一种荒地土壤改造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7562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改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荒地土壤改造方法及其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荒地土壤改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使用环保可控制的降解材料作为遮挡物将荒地土壤进行遮挡;步骤2.在所述遮挡物的上方种植植物,并营造所述植物适于生长的环境,使其适应环境生长;步骤3.随着时间推移,在遮挡物的防护保护作用(防风、阳光曝晒等)下,荒地处的土壤会逐渐变得潮湿并适合动植物生长,在所述遮挡物降解后,所述植物会随着土壤一起落在荒地处,并扎根于荒地,从而实现荒地改造。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现有荒地土壤的养护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方案具有结构简单、结实耐用,可适用于户外复杂环境适用的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荒地土壤改造方法及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改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荒地土壤改造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人类生产生活过渡使用,土壤环境遭到破坏,造成“年年灌,年年养”的恶性循环。生活中我们每年甚至每季可以看到各单位、组织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花草种植、浇灌、养护,但依然不能改善土壤干燥的问题。这是因为相关技术的立足于“土壤干涸-浇灌-更高效的浇灌”的浇灌技术发展方面。但没有找到一种根本可行的方法方案。在土壤环境干涸,且造成“年年灌,年年养”的循环下依然不能对进行有效改善的环境。现有技术只是立足于将水如何更高效、低耗地浇灌到土地上,但其不是一种能根本上解决土壤环境问题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荒地土壤改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使用环保可控制的降解材料作为遮挡物将荒地土壤进行遮挡;步骤2.在所述遮挡物的上方种植植物,并营造所述植物适于生长的环境,使其适应环境生长;步骤3.随着时间推移,在所述遮挡物降解后,所述植物会随着土壤一起落在荒地处,并扎根于荒地,从而实现荒地改造。优选地,所述的在所述遮挡物的上方种植植物,具体是:将植物种植于嵌套在所述遮挡物上方的花盆中,其中,所述花盆采用环保可控制的降解材料制备而成。更优选地,所述花盆的降解速度慢于所述遮挡物。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植物通过水流营养灌溉生长。优选地,所述遮挡物和花盆的材料中添加有营养肥料物质。优选地,所述可控制的降解材料为秸秆、纸屑或木屑在高温高压下压制而成。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荒地土壤改造装置,包括遮挡物和嵌套于所述遮挡物上方的花盆。优选地,所述遮挡物包括底板、外框体和内接于所述外框体的花盆架;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底槽,所述花盆放置于底槽中;所述外框体上设置有凹槽,所述花盆架包括第一槽、第二槽和环形槽,所述第一槽与凹槽配合,所述环形槽套设在所述花盆的圆周壁,所述第二槽设于两个环形槽之间。优选地,所述外框体上设置有凹槽,所述花盆架包括第一槽、第二槽和环形槽,所述第一槽与凹槽配合,所述环形槽套设在所述花盆的圆周壁,所述第二槽设于两个环形槽之间。优选地,所述花盆圆周壁上还设置有第一排水口;所述环形槽靠近花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一排水口与所述第二排水口为对应连通设置,可以起到通过槽道对植物进行灌溉作用。优选地,所述第一槽、第二槽和环形槽为密封管型或开放管型。优选地,所述花盆上沿内壁还设置有若干空心的毛细管道;所述毛细管道为上下两端开口;所述毛细管道的下端开口位于所述花盆底部的上方。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荒地土壤改造系统,该系统包括灌溉模块、检测模块、控制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灌溉模块能够将水以及营养成分灌溉到所述花盆的土壤中,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各个所述花盆的土壤的水分和营养成分的百分比含量,并将水分和营养成分的百分比含量传输至显示模块(例如手机、电脑等);所述显示模块用于将所述水分和营养成分的百分比含量进行可视化展示;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对灌溉模块进行控制,即用于控制所述荒地土壤改造装置的运行。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借鉴生活中常见自然现象,提出一套全新的荒地土壤环保改造的方法,并形成完整产品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可控制的降解材料进行产品主体结构设计,前期使用降解材料做成遮挡物遮挡荒地,互相连接形成一大片覆盖荒地的“养护膜”,为土地遮挡阳光及风等自然条件对土壤的曝晒和水分营养蒸发,对荒地土壤的表层土壤和水分进行保护和养护,随着时间推移,所覆盖的土壤会产生类似石块下压着的土壤性状变化,变得湿润,并适合动植物生长,并随着产品主体结构的降解,使得花盆中的土壤与底下土壤结合,形成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环境。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荒地土壤改造装置,该装置能够在对土壤进行遮挡的同时,也能够为花盆内的植物方便浇水灌溉以及提供养分,在遮挡保护后,对花盆内植物灌溉的过程中,有部分水分,营养会进入到地下土地,同时自然界的下雨等情况的水分也会慢慢在浸润到土壤中。这样一方面对土壤进行长期保护性养护,另一方面还可以不断进行营养水分补充的方式根本性解决土壤荒芜的问题,这与现在常见的各种注重提高喷灌、浇灌、滴灌的产品效率、功能的设计思路有根本性区别。本专利技术的遮挡物和花盆均为可含有营养肥料物质,且可控制降解材料做成(采用秸秆、纸屑、木屑高温高压下压制),随着在户外环境中与及灌溉的水的作用下慢慢会水解和降解;且花盆架在花盆和遮挡物降解后还能够重新回收利用,非常符合环保、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3.本专利技术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设计的环保产品具有易于运输、储存及方便组装使用的优点。每个荒地土壤改造装置可以独立组成一个模块单元,可采用多种连接方式将模块单元相互连接组成一个大面积的环保灌溉体系,设计方案具有结构简单、结实耐用,可适用于户外复杂环境适用的特性。4.本专利技术在花盆内壁上还设置有毛细管道,该管道能够在花盆中水量较多的时候,存储一定的水分,之后水分能够沿毛细管道向上蒸发至花盆口处,蒸发上升过程中可在毛细管口部分冷凝,并滴落进一步润湿上层土壤;此外,在平时毛细管道还能够起到土壤底部通风的作用,增加土壤底部的含氧率,加快植物的根部呼吸,进而促进植物的生长。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荒地土壤改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荒地土壤改造装置中遮挡物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荒地土壤改造装置中花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荒地土壤改造装置中花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荒地土壤改造装置中花盆的截面图;附图标记:遮挡物1,花盆2,花盆架3,底板11,外框体12,第一排水口21,毛细管道22,第一槽31,第二槽32,环形槽33,底槽111,凹槽121,第二排水口33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有益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以下详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可实施范围的限定。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石块、木块长期压着土壤往往比,同一块土地其他地方更湿润,水分等营养充足,甚至能长出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基于这个发现,本方法采用可控制在三年左右降解的环保材料,设计了一套土壤环保改造思路方案,本方法设计与传统的喷灌、浇灌等方式有个核心区别就在于将利用遮挡的方式长期阻挡阳光曝晒和水分蒸发,同时结合,环保花盆产品的设计对土壤上种植物进行养护,可以便于对荒地的土壤改造服务。该思路将通过在设计一套产品系统,前期借助环保材料、智能技术及模块化产品组件形成连片的养护系统对荒地环境进行养护和绿化。由于该套产品在设计过程中考虑遮挡阳光、降低环境气候(风)对荒地土壤表层破坏和对水分的蒸发,从而达到对所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荒地土壤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使用环保可控制的降解材料作为遮挡物将荒地土壤进行遮挡;/n步骤2.在所述遮挡物的上方种植植物,并营造所述植物适于生长的环境,使其适应环境生长;/n步骤3.随着时间推移,在所述遮挡物降解后,所述植物会随着土壤一起落在荒地处,并扎根于荒地,从而实现荒地改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荒地土壤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使用环保可控制的降解材料作为遮挡物将荒地土壤进行遮挡;
步骤2.在所述遮挡物的上方种植植物,并营造所述植物适于生长的环境,使其适应环境生长;
步骤3.随着时间推移,在所述遮挡物降解后,所述植物会随着土壤一起落在荒地处,并扎根于荒地,从而实现荒地改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荒地土壤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所述遮挡物的上方种植植物,具体是:将植物种植于嵌套在所述遮挡物上方的花盆中,其中,所述花盆采用环保可控制的降解材料制备而成,所述花盆的降解速度慢于所述遮挡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荒地土壤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植物通过水流营养灌溉生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荒地土壤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物和花盆的材料中添加有营养肥料物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荒地土壤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制的降解材料为秸秆、纸屑或木屑在高温高压下压制而成。


6.一种荒地土壤改造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实施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包括遮挡物和嵌套于所述遮挡物上方的花盆。


7.根据权利要求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明辉刘建妹杨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印刷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