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环境智能调控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7542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环境智能调控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包括箱体和主控器,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架,且安装架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伸缩电机,所述伸缩电机的上方安装有丝杆,所述主控器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吸尘棉,且主控器位于安装架的内部,所述安装架的上方安装有限位套,且限位套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套,所述箱体的前端安装有触摸屏,且触摸屏的外壁粘接有密封胶。该对环境智能调控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设置有密封胶,在密封胶的作用下,可弥补触摸屏与箱体之间的间隙,避免外部的水渍侵入箱体的内部,避免水渍影响触摸屏的运行状态,能够有效的增大装置抗外界环境的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环境智能调控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境智能调控系统
,具体为一种对环境智能调控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室内环境调控,是指对室内温度、湿度、空气中的含氧浓度和有害气体浓度等因素的综合评价,现有技术的环境调控设备多是在温度或湿度进行调控,比如夏季采用空调制冷降温。环境智能调控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线束较多,容易产生混乱相互缠绕,从而容易影响用户对装置的维修效率,以及用户对装置内部组件的拆装步骤较为繁琐,维修效率较低,且装置对外界环境干扰能力较差,并且不能很好的为组件提供可靠的环境,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环境智能调控系统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环境智能调控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环境智能调控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线束较多,容易产生混乱相互缠绕,从而容易影响用户对装置的维修效率,以及用户对装置内部组件的拆装步骤较为繁琐,维修效率较低,且装置对外界环境干扰能力较差,并且不能很好的为组件提供可靠的环境,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对环境智能调控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包括箱体和主控器,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架,且安装架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伸缩电机,所述伸缩电机的上方安装有丝杆,所述主控器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吸尘棉,且主控器位于安装架的内部,所述安装架的上方安装有限位套,且限位套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套,所述箱体的前端安装有触摸屏,且触摸屏的外壁粘接有密封胶。优选的,所述伸缩电机和丝杆之间均关于安装架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且安装架与丝杆之间为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安装架左右两侧的内壁表面与吸尘棉的外表面之间局部紧密贴合,且吸尘棉之间关于安装架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主控器包括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控制主机和G传输终端,所述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三者通过导线与控制主机构成并联电性连接,且控制主机通过导线与触摸屏之间构成串联电线连接,并且控制主机通过导线与4G传输终端之间构成串联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套沿安装架的水平中心线方向均匀分布,且限位套的外部呈“工”字形结构,并且限位套包裹于橡胶套,同时橡胶套的内部呈中空柱状体结构。优选的,所述密封胶包裹于触摸屏的外壁边缘,且密封胶的中轴线与触摸屏的中轴线之间相互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设置有伸缩电机和丝杆,在伸缩电机的作用下,可推动安装架沿箱体的竖直中心线方向上下移动,可将安装架推出箱体的内部,为用户提供双面的维修位置,能够有效的提高用户对安装架内部的组件维修效率,从而能够有效的减少用户维修安装架内部组件所消耗的时间,以及可将安装架拉回至初始位置,能够有效的减少拆装组件所需的时间;2、本技术设置有吸尘棉,通过吸尘棉能够有效的吸附安装架内部灰尘,避免灰尘堆积在安装架内部的组件,影响组件的散热效果,设置有密封胶,在密封胶的作用下,可弥补触摸屏与箱体之间的间隙,避免外部的水渍侵入箱体的内部,避免水渍影响触摸屏的运行状态,能够有效的增大装置抗外界环境的干扰;3、本技术设置有限位套和橡胶套,橡胶套能够有效的将线束与限位套隔开,避免线束与安装架之间磨损过度,以及能够有效的增大线束与限位套之间的摩擦力度,避免线束受到的拉扯力度过大,导致线束断裂的出现,而限位套的均匀分布能够有效的将不同的线束进行分类处理,使得用户可清晰了解不同线束的功能,能够有效的提高用户对线束的维修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主控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伸缩电机;3、安装架;4、吸尘棉;5、丝杆;6、主控器;601、温度传感器;602、烟雾传感器;603、湿度传感器;604、控制主机;605、4G传输终端;7、散热风扇;8、限位套;9、橡胶套;10、触摸屏;11、密封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对环境智能调控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包括箱体1和主控器6,箱体1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散热风扇7,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架3,且安装架3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伸缩电机2,伸缩电机2的上方安装有丝杆5,伸缩电机2和丝杆5之间均关于安装架3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且安装架3与丝杆5之间为螺纹连接,在伸缩电机2的作用下,可推动安装架3沿箱体1的竖直中心线方向上下移动,可将安装架3推出箱体1的内部,此时,为用户提供双面的维修位置,能够有效的提高用户对安装架3内部的组件维修效率,从而能够有效的减少用户维修安装架3内部组件所消耗的时间,以及可将安装架3拉回至初始位置,能够有效的减少拆装组件所需的时间,主控器6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吸尘棉4,且主控器6位于安装架3的内部,安装架3左右两侧的内壁表面与吸尘棉4的外表面之间局部紧密贴合,且吸尘棉4之间关于安装架3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通过吸尘棉4能够有效的吸附安装架3内部灰尘,避免灰尘堆积在安装架3内部的组件,影响组件的散热效果;主控器6包括温度传感器601、烟雾传感器602、湿度传感器603、控制主机604和4G传输终端605,温度传感器601、烟雾传感器602和湿度传感器603三者通过导线与控制主机604构成并联电性连接,且控制主机604通过导线与触摸屏10之间构成串联电线连接,并且控制主机604通过导线与4G传输终端605之间构成串联电性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601能够有效的检测室内的环境温度,烟雾传感器602能够有效的检测室内有无烟气产生,而湿度传感器603能够有效的检测室内的湿度,可依次将信息传输到控制主机604,以及可通过触摸屏10显示给用户,使得用户能够清晰的了解室内的环境,安装架3的上方安装有限位套8,且限位套8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套9,限位套8沿安装架3的水平中心线方向均匀分布,且限位套8的外部呈“工”字形结构,并且限位套8包裹于橡胶套9,同时橡胶套9的内部呈中空柱状体结构,用户可将线束贯穿入限位套8的内部,橡胶套9能够有效的将线束与限位套8隔开,避免线束与安装架3之间磨损过度,以及能够有效的增大线束与限位套8之间的摩擦力度,避免线束受到的拉扯力度过大,导致线束断裂的出现,而限位套8的均匀分布能够有效的将不同的线束进行分类处理,使得用户可清晰了解不同线束的功能,能够有效的提高用户对线束的维修效率;箱体1的前端安装有触摸屏10,且触摸屏10的外壁粘接有密封胶11,密封胶11包裹于触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环境智能调控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包括箱体(1)和主控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散热风扇(7),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架(3),且安装架(3)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伸缩电机(2),所述伸缩电机(2)的上方安装有丝杆(5),所述主控器(6)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吸尘棉(4),且主控器(6)位于安装架(3)的内部,所述安装架(3)的上方安装有限位套(8),且限位套(8)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套(9),所述箱体(1)的前端安装有触摸屏(10),且触摸屏(10)的外壁粘接有密封胶(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环境智能调控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包括箱体(1)和主控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散热风扇(7),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架(3),且安装架(3)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伸缩电机(2),所述伸缩电机(2)的上方安装有丝杆(5),所述主控器(6)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吸尘棉(4),且主控器(6)位于安装架(3)的内部,所述安装架(3)的上方安装有限位套(8),且限位套(8)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套(9),所述箱体(1)的前端安装有触摸屏(10),且触摸屏(10)的外壁粘接有密封胶(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环境智能调控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电机(2)和丝杆(5)之间均关于安装架(3)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且安装架(3)与丝杆(5)之间为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环境智能调控系统的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3)左右两侧的内壁表面与吸尘棉(4)的外表面之间局部紧密贴合,且吸尘棉(4)之间关于安装架(3)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阳胡松肖高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威仕顿环境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