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控制装置及可应用于该电子控制装置的基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7523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6:07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控制装置,包括外罩、连接器、电路板、基板和螺钉。所述电路板固定于由外罩和基板围设形成的壳体内并在其周边被夹持在所述外罩和所述基板之间;所述螺钉依次穿过所述基板的通孔和所述电路板的安装孔旋拧入所述外罩,使得所述基板与所述电路板相对固定;其中,通过在基板通孔内圆周表面上设置齿部结构使得基板通孔与齿部共同形成宏观上的弹性结构,在组装各部件过程中,齿部受挤压而形变产生的力有利于使基板和电路板间的装配更为紧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控制装置及可应用于该电子控制装置的基板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子控制装置及可应用于该电子控制装置的基板。
技术介绍
应用于机动车辆的控制装置例如控制车载安全气囊的电子控制装置通常配备有适用于安装在机动车辆的结构部件上的外壳,该外壳通常由基板和外罩围设形成,电路板被组装于壳体内并在其周边被夹持在基板和外罩之间并由螺钉依次贯穿基板、电路板和外罩而使电路板紧固于壳体内。此外,电子控制装置的外壳还装配有用于接线的连接器,其提供与传感器、执行器或者其它控制装置之间的通信;电路板支承实现电子控制装置功能所需的电子元器件。为避免误触发安全气囊,要求电路板能够稳定可靠地被紧固于基板和外罩之间。在上述螺钉紧固部位的基板、电路板和外罩堆叠结构中,基板和电路板直接接触挤压,通过螺钉的作用力将二者紧固在一起。由于基板多由硬质刚性的金属材料制成,基板所发生的形变为恒定变形,在维持恒定变形的材料中,应力会随时间的增长而减小,即基板会发生应力松弛(或蠕变)的现象,该现象将影响基板和电路板之间的紧固力,可能产生电路板松动的情况,增加了误触发安全气囊的风险。因此,有必要提供改进的技术方案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控制装置,通过改进基板的机构解决由于基板应力松弛而使紧固力降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控制装置,包括外罩、连接器、电路板、基板和螺钉。所述外罩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外罩上还具有连通所述收容空间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电路板其固定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并包括至少一个贯穿所述电路板的安装孔;连接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开口并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基板封闭所述第二开口并包括至少一个贯穿所述基板的通孔;所述螺钉依次穿过所述基板的通孔和所述电路板的安装孔旋拧入所述外罩,使得所述基板与所述电路板相对固定;其中,所述基板的通孔的内圆周表面上形成有若干沿所述通孔周向分布的齿部,所述齿部包括固接于所述通孔的内圆周表面的固定端、突出于所述通孔的内圆周表面并朝向电路板倾斜的自由端和连接所述固定端与自由端的齿体;各所述齿部的自由端相互分离,在所述通孔的径向上,各所述齿部的自由端到所述通孔的轴线的距离小于所述通孔的半径;所述电路板的安装孔的半径大于等于所述螺钉的螺杆的最大半径、小于所述基板通孔的半径;所述螺钉的螺杆的最大半径小于等于所述基板齿部的自由端到所述通孔轴线的最小距离。根据本技术,当基板与电路板被紧固而相互靠近抵压时,电路板首先抵压齿部,在电路板继续朝向基板抵压、以及基板继续朝向电路板抵压的过程中,齿部由于在此过程中的受力情况而沿背离电路板的方向发生形变,相应地,该形变产生一个反向的力作用于电路板上,结合螺钉的紧固力,使得电路板更牢固的被组装和固定,同时,基板通孔和齿部所共同形成的弹性结构也有效解决了基板应力松弛所产生的紧固变弱的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能够应用于上述电子控制装置的基板。为能更进一步了解本申请的特征以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申请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申请加以限制。附图说明结合附图参阅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将更加充分地理解本申请,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指代同样的元件。其中:图1(a)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电子控制装置的爆炸示意图;图1(b)示出了图1(a)中的电子控制装置各主要部件在一个组装处的结构示意图;图2(a)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电子控制装置的主要部件的组装示意图;图2(b)示出了图2(a)中的电子控制装置的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基板通孔和齿部结构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的基板通孔和齿部在方向D上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应的技术特征。如图1(a)所示的电子控制装置,包括外罩10、连接器20、电路板30、基板40和螺钉50。所述外罩10包括侧壁10a和顶表面10b,所述侧壁10a和所述顶表面10b形成一收容空间A,所述侧壁10a和所述顶表面10b限定了与所述收容空间A连通的第一开口101;所述侧壁10a在与所述顶表面10b相对的位置限定了与所述收容空间A连通的第二开口102;所述基板40封闭所述第二开口102,所述基板40包括限定出其厚度的第一紧固面S1和第二紧固面S2、以及至少一个在垂直于所述第一紧固面S1的方向D上开设的通孔401;所述电路板30固定于所述收容空间A内并在其周边被夹持在所述外罩10和所述基板40之间;所述连接器20安装于所述第一开口101并与所述电路板30连接;如图1(b)所示,所述螺钉50依次穿过所述基板40的通孔401和所述电路板30的安装孔301旋拧入所述外罩10,例如,所述螺钉50可以是自攻螺钉,其旋拧入塑胶材质的外罩10内而与外罩10之间形成螺纹配合从而在螺钉50的螺帽与外罩10之间形成紧固力,使得被夹持于螺帽与外罩10之间的基板40与电路板30相对固定。请再参阅图2(a)和图2(b),其中,所述基板40的通孔401的内圆周表面上形成有若干沿所述通孔401周向分布的齿部60,所述齿部60包括固接于所述通孔401的内圆周表面的固定端601、突出于所述通孔401的内圆周表面并沿所述方向D(即朝向电路板30的方向)倾斜的自由端602和连接所述固定端601与自由端602的齿体;各所述齿部60的自由端602相互分离。由于齿部60突出于通孔401的内圆周表面且齿部自由端602与基板40并未完全处于同一平面内,在基板通孔401的轴向X上,前述齿部60与基板40的通孔401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弹性的结构。当基板40与电路板30被紧固而相互靠近抵压时,电路板30首先抵压齿部60,在电路板30继续朝向基板40抵压、以及同时基板40继续朝向电路板30抵压的过程中,齿部60由于在此过程中的受力情况而沿与第一紧固面垂直的方向D所相反的方向(即背离电路板30的方向)发生形变,相应地,该形变产生一个反向的(或沿方向D的)力作用于电路板30上,结合螺钉50的紧固力,使得电路板30更牢固的被组装和固定,基板通孔401和齿部60所共同形成的弹性结构也有效解决了基板40应力松弛所产生的紧固变弱的问题。为满足实际的组装要求,所述基板齿部60的自由端602到所述通孔401轴线X的最小距离R6大于等于所述螺钉50的螺杆的最大半径R5,以避免组装过程中齿部60对螺钉50产生干涉;所述电路板30的安装孔301的半径R3大于等于所述螺钉50的螺杆的最大半径R5、小于所述基板通孔401的半径R4,使得螺钉50能够在组装过程中正常贯穿电路板30的同时,电路板30能够有效抵压齿部60而使齿部60在组装过程中发生预期的形变。请继续参阅图2(a),螺钉50具有螺帽,在与第一紧固面S1垂直的方向D上,螺帽的抵持面抵持于第一紧固面S1上,螺帽抵持面的外径大于所述基板通孔401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罩(10),其形成收容空间(A),所述外罩上还具有连通所述收容空间的第一开口(101)和第二开口(102);/n电路板(30),其固定于所述收容空间(A)内,所述电路板(30)包括至少一个贯穿所述电路板(30)的安装孔(301);/n连接器(20),其安装于所述第一开口(101)并与所述电路板(30)电性连接;/n基板(40),其封闭所述第二开口(102),所述基板(40)包括至少一个贯穿所述基板(40)的通孔(401);/n螺钉(50),其依次穿过所述基板(40)的通孔(401)和所述电路板(30)的安装孔(301)旋拧入所述外罩(10),使得所述基板(40)与所述电路板(30)相对固定;其中,/n所述基板(40)的通孔(401)的内圆周表面上形成有若干沿所述通孔(401)周向分布的齿部(60),所述齿部(60)包括固接于所述通孔(401)的内圆周表面的固定端(601)、突出于所述通孔(401)的内圆周表面并朝向所述电路板(30)倾斜的自由端(602)和连接所述固定端(601)与所述自由端(602)的齿体,各所述齿部(60)的自由端(602)相互分离;/n所述电路板(30)的安装孔(301)的半径(R3)大于等于所述螺钉(50)的螺杆的最大半径(R5)、小于所述基板通孔(401)的半径(R4);/n所述螺钉(50)的螺杆的最大半径(R5)小于等于所述齿部自由端(602)到所述通孔(401)轴线(X)的最小距离(R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罩(10),其形成收容空间(A),所述外罩上还具有连通所述收容空间的第一开口(101)和第二开口(102);
电路板(30),其固定于所述收容空间(A)内,所述电路板(30)包括至少一个贯穿所述电路板(30)的安装孔(301);
连接器(20),其安装于所述第一开口(101)并与所述电路板(30)电性连接;
基板(40),其封闭所述第二开口(102),所述基板(40)包括至少一个贯穿所述基板(40)的通孔(401);
螺钉(50),其依次穿过所述基板(40)的通孔(401)和所述电路板(30)的安装孔(301)旋拧入所述外罩(10),使得所述基板(40)与所述电路板(30)相对固定;其中,
所述基板(40)的通孔(401)的内圆周表面上形成有若干沿所述通孔(401)周向分布的齿部(60),所述齿部(60)包括固接于所述通孔(401)的内圆周表面的固定端(601)、突出于所述通孔(401)的内圆周表面并朝向所述电路板(30)倾斜的自由端(602)和连接所述固定端(601)与所述自由端(602)的齿体,各所述齿部(60)的自由端(602)相互分离;
所述电路板(30)的安装孔(301)的半径(R3)大于等于所述螺钉(50)的螺杆的最大半径(R5)、小于所述基板通孔(401)的半径(R4);
所述螺钉(50)的螺杆的最大半径(R5)小于等于所述齿部自由端(602)到所述通孔(401)轴线(X)的最小距离(R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螺钉(50)具有螺帽,所述螺帽的抵持面抵持于所述基板(40),所述螺帽的抵持面的半径大于等于所述基板通孔(401)的半径(R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40)还包括螺帽收容部(70),所述螺帽收容部(70)由所述通孔(401)的部分内圆周表面及所述齿部(60)朝向所述螺帽的部分顶表面围设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齿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健
申请(专利权)人: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