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刻字背光亮度的显示屏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7507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刻字背光亮度的显示屏面板,包括设有显示屏的壳体,壳体上设有通讯接口、手动切换开关和用于采集周围光照强度的光敏二极管;壳体内设有控制器、控制电路和光敏控制电路,控制器的输入端与通讯接口相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01、电阻R02、三极管和亮度调节模块,亮度调节模块包括多组并联设置的发光二极管;电阻R01的一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供电电压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拆卸面板即可实现显示屏面板上刻字的背光亮度调节,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刻字背光亮度的显示屏面板
本技术涉及显示器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刻字背光亮度的显示屏面板。
技术介绍
目前,信息、通信产业不断地推陈出新,带动了液晶显示器市场的蓬勃发展。液晶显示器具有高画质、体积小、重量轻、低驱动电压与低消耗功率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个人数字助理、移动电话、摄录放影机、笔记本电脑、桌上型显示器、车用显示器及投影电视等消费性通讯或电子产品。目前显示屏面板上刻字和硅胶按键刻字的背光都是通过LED串联电阻来实现。虽然这种方式有着简单方便的特点,但是也存在很多缺点。一是无法改变背光亮度,客户对面板刻字和硅胶按键刻字背光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在黑暗环境下希望背光亮一些,太阳光下希望背光暗一些降低功耗等等要求时,无法满足要求。二是生产过程中亮度的调整,由于硅胶材料透光率和烤漆效果的不同,可能每批面板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导致每批面板的亮度可能存在一些不同。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拆掉面板更换电阻的阻值去调试,这样既浪费人力物力,不利于成本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刻字背光亮度的显示屏面板,无需拆卸面板即可实现显示屏面板上刻字的背光亮度调节。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调节刻字背光亮度的显示屏面板,包括设有显示屏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上设有通讯接口、手动切换开关和用于采集周围光照强度的光敏二极管;壳体内设有控制器、控制电路和光敏控制电路,控制器的输入端与通讯接口相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01、电阻R02、三极管和亮度调节模块,亮度调节模块包括多组并联设置的发光二极管;电阻R01的一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供电电压相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02的一端与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接地;通讯接口和光敏二极管分别通过手动切换开关与控制器相连接;光敏控制电路包括相并联的电阻R5和电容C5,其正极通过光敏二极管与电源相连接,负极接地。进一步,所述的亮度调节模块包括并联设置的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2和发光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电阻R1与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通过电阻R2与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通过电阻R3与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进一步,当手动切换开关切换至通讯模式时,通讯接口接收相应指令并传至控制器,控制器接收指令后通过PWM占空比经三极管使亮度调节模块的发光二极管的电压发生变化,实现面板上刻字的背光亮度调节。进一步,当手动切换开关切换至感光模式时,所述的光敏二极管采集壳体周围的光照强度,然后将电压传给控制器,控制器处理后通过PWM占空比经三极管使亮度调节模块的发光二极管的电压发生变化,实现面板上刻字的背光亮度调节。进一步,所述的通讯接口为USB接口或RS232接口。进一步,所述的壳体上设有与控制器输入端相连接的亮度调节开关。进一步,所述的三极管为NPN三极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刻字背光亮度的显示屏面板,通过在壳体上设置通讯接口和用于采集周围光照强度的光敏二极管,通讯接口和光敏二极管均通过手动切换开关与控制器相连接;手动切换开关用于切换通讯模式和感光模式,控制器通过接收通讯接口或光敏二极管发出的信号,控制器处理后通过PWM占空比经三极管调节亮度调节模块中发光二极管的电压,从而调节显示屏面板上刻字的背光亮度变化。本技术无需拆卸面板即可实现显示屏面板上刻字的背光亮度调节,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可调节刻字背光亮度的显示屏面板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的光敏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其中,1为壳体,2为光敏二极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所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不是限定。参见图1、图2和图3,一种可调节刻字背光亮度的显示屏面板,包括设有显示屏的壳体1,壳体1上设有通讯接口、手动切换开关和用于采集周围光照强度的光敏二极管2;壳体1内设有控制器、控制电路和光敏控制电路,控制器的输入端与通讯接口相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01、电阻R02、三极管和亮度调节模块,亮度调节模块包括多组并联设置的发光二极管;电阻R01的一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供电电压相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02的一端与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接地;通讯接口和光敏二极管2分别通过手动切换开关与控制器相连接;光敏控制电路包括相并联的电阻R5和电容C5,其正极通过光敏二极管2与电源相连接,负极接地。具体的,所说的控制器采用型号为STM32F103CBT6的控制器。控制器自带AD转化功能,光敏二极管2的正极与控制器的AD功能的IO口相连接;光敏二极管2采用型号为LXD/GB5-AIDPH的光敏二极管。进一步,所述的亮度调节模块包括并联设置的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2和发光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电阻R1与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通过电阻R2与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通过电阻R3与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进一步,当手动切换开关切换至通讯模式时,通讯接口接收相应指令并传至控制器,控制器接收指令后通过PWM占空比经三极管使亮度调节模块的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发生变化,实现面板上刻字的背光亮度调节。进一步,当手动切换开关切换至感光模式时,所述的光敏二极管2采集壳体1周围的光照强度,然后将电压传给控制器,控制器处理后通过PWM占空比经三极管使亮度调节模块的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发生变化,实现面板上刻字的背光亮度调节。具体的,所述的手动切换开关用于切换通讯模式和感光模式,控制器通过接收通讯接口或光敏二极管2发出的信号,控制器处理后通过PWM占空比的变化并经三极管分别使串联电阻R1、串联电阻R2和串联电阻R3上的电压产生变化,使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3的电流产生变化,从而实现显示屏面板上刻字的背光亮度调节。进一步,所述的通讯接口为USB接口或RS232接口。具体的,所述的通讯接口还可以是RS485接口、RS422接口、CAN总线中的一种。进一步,所述的壳体1上设有与控制器输入端相连接的亮度调节开关。具体的,通过亮度调节开关可手动调节控制器通过PWM占空比经三极管使串联电阻R1、串联电阻R2和串联电阻R3上的电压产生变化,以及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2、发光二极管D3的电流产生变化,从而实现显示屏面板上刻字的背光亮度调节。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刻字背光亮度的显示屏面板,包括设有显示屏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上设有通讯接口、手动切换开关和用于采集周围光照强度的光敏二极管(2);壳体(1)内设有控制器、控制电路和光敏控制电路,控制器的输入端与通讯接口相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n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01、电阻R02、三极管和亮度调节模块,亮度调节模块包括多组并联设置的发光二极管;电阻R01的一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供电电压相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02的一端与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接地;/n通讯接口和光敏二极管(2)分别通过手动切换开关与控制器相连接;/n光敏控制电路包括相并联的电阻R5和电容C5,其正极通过光敏二极管(2)与电源相连接,负极接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刻字背光亮度的显示屏面板,包括设有显示屏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上设有通讯接口、手动切换开关和用于采集周围光照强度的光敏二极管(2);壳体(1)内设有控制器、控制电路和光敏控制电路,控制器的输入端与通讯接口相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
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01、电阻R02、三极管和亮度调节模块,亮度调节模块包括多组并联设置的发光二极管;电阻R01的一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发光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供电电压相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02的一端与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接地;
通讯接口和光敏二极管(2)分别通过手动切换开关与控制器相连接;
光敏控制电路包括相并联的电阻R5和电容C5,其正极通过光敏二极管(2)与电源相连接,负极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刻字背光亮度的显示屏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亮度调节模块包括并联设置的发光二极管D1、发光二极管D2和发光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电阻R1与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通过电阻R2与三极管的集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锐任淑国王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捷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