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磁加热辊的加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7501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磁加热辊的加热结构,属于电磁加热辊领域,包括金属发热辊筒,所述金属发热辊筒通过连接颈与安装架相连接,所述金属发热辊筒内壁设置有陶瓷隔热层,所述安装架的中间铺设有复合电缆组,所述金属发热辊筒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插有加热棒,所述金属发热辊筒的中心处设置有辊芯,所述辊芯上缠绕有感应线圈;所述加热棒包括金属筒壁,所述金属筒壁的内部为导热腔,所述金属筒壁的底部设置有粘结片,该种用于电磁加热辊的加热结构,相比传统的散热孔,提高了散热面与外部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加热外部物体的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加热效率高、散热速度快、辊芯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磁加热辊的加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磁加热辊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电磁加热辊的加热结构。
技术介绍
电磁加热辊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加热设备,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线圈产生交变磁场,交变磁场中的磁力线从一个磁极经过发热金属到另一个磁极形成回路,磁力线会切割发热金属,在发热金属中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产生涡流,电流流经金属后发热,从而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电磁加热辊制造涉及到材料、化工、机械、自控、电子等多项学科的专业知识,制造难度高,因此直至本世纪初,我国才对电磁加热辊开始进行研究,而目前我国已经研发出了多种电磁加热辊类型,但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比如申请号为:201910458769.0的中国专利,具体内容为:一种稳流电磁加热装置,包括金属内管,套装在金属内管外的矽钢片筒,所述金属内管两端设置有内管支撑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矽钢片筒外部并行绕装有三组感应线圈,每组感应线圈的电源接线头穿过矽钢片筒后穿入金属内管,并从内管支撑轴的内孔穿出。上述专利就是一种常见的电磁加热辊结构,就存在着散热效率低、速度慢的问题,难以快速、高效的将产生的热量发散出去,而淤积的高温会对电磁加热辊产生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磁加热辊的加热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电磁加热辊存在着的散热效率低、速度慢、难以快速、高效的将产生的热量发散出去,而淤积的高温会对电磁加热辊产生危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磁加热辊的加热结构,包括金属发热辊筒,所述金属发热辊筒通过连接颈与安装架相连接,所述金属发热辊筒内壁设置有陶瓷隔热层,所述安装架的中间铺设有复合电缆组,所述金属发热辊筒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插有加热棒,所述金属发热辊筒的中心处设置有辊芯,所述辊芯上缠绕有感应线圈;所述加热棒包括金属筒壁,所述金属筒壁的内部为导热腔,所述金属筒壁的底部设置有粘结片。优选的,所述复合电缆组固定于所述安装架中心处的通孔内,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复合电缆组之间设置有绝缘圈。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与所述连接颈一体化成型,所述连接颈与所述金属发热辊筒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安装孔为盲孔,所述安装孔均匀等距的散布在所述金属发热辊筒的壳体上。优选的,所述复合电缆组与所述感应线圈电连接,所述辊芯为非金属材料。优选的,所述金属筒壁与所述粘结片固定连接,所述金属筒壁为铜。优选的,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加热棒过渡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用于电磁加热辊的加热结构,相比传统的散热孔,提高了散热面与外部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加热外部物体的效率,本技术具有加热效率高、散热速度快、辊芯使用寿命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加热棒拔出状态下的立体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加热棒的剖视图。图中:1、安装架;2、复合电缆组;3、连接颈;4、金属发热辊筒;5、安装孔;6、陶瓷隔热层;7、加热棒;8、辊芯;9、感应线圈;701、金属筒壁;702、导热腔;703、粘结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参阅图1-图3,一种用于电磁加热辊的加热结构,包括金属发热辊筒4,金属发热辊筒4通过连接颈3与安装架1相连接,金属发热辊筒4内壁设置有陶瓷隔热层6,安装架1的中间铺设有复合电缆组2,金属发热辊筒4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5,安装孔5内插有加热棒7,金属发热辊筒4的中心处设置有辊芯8,辊芯8上缠绕有感应线圈9;加热棒7包括金属筒壁701,金属筒壁701的内部为导热腔702,金属筒壁701的底部设置有粘结片703。具体的,复合电缆组2固定于安装架1中心处的通孔内,安装架1与复合电缆组2之间设置有绝缘圈,这样设置可以避免复合电缆组2漏电,提高了本装置的安全性。具体的,安装架1与连接颈3一体化成型,连接颈3与金属发热辊筒4固定连接,这样设置可以通过连接颈3连接安装架1与金属发热辊筒4,同时安装架1可以用于将本装置固定安装于所需的位置。具体的,安装孔5为盲孔,安装孔5均匀等距的散布在金属发热辊筒4的壳体上,这样设置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安装孔5的覆盖面积,使金属发热辊筒4内部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快速、高效的从安装孔5及其内部的加热棒7发散出去,提高本装置均匀散热的能力。具体的,复合电缆组2与感应线圈9电连接,辊芯8为非金属材料,这样设置可以通过复合电缆组2将电力导入感应线圈9内,由感应线圈9形成高频振荡的磁场,通过磁场与金属发热辊筒4的互相作用,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并散发出去。具体的,金属筒壁701与粘结片703固定连接,金属筒壁701为铜,铜的延展性好、散热性能好,便于将加热棒7卡在安装孔5内,避免脱落。具体的,安装孔5与加热棒7过渡配合,这样设置可以保证安装孔5与加热棒7的卡接强度,避免加热棒7从安装孔5内掉落。工作原理:通过安装架1将本装置固定安装于所需位置,并通过复合电缆组2将外部的控制指令与电力接入感应线圈9,然后将所需数量的加热棒7一一插入安装孔5内,通过粘结片703将加热棒7固定于安装孔5内,在复合电缆组2输入的电力作用下,感应线圈9产生高频振荡磁场,震荡磁场反复穿过安装孔5,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电能被转换为热能,在陶瓷隔热层6的隔热作用下,安装孔5产生的热量单向通过加热棒7向外发散,通过加热棒7扩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热量利用率更高,将热量快速的发散出去,还可以避免热量淤积在金属发热辊筒4内部导致对辊芯8和感应线圈9产生损害,从而提高了本装置的使用寿命。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磁加热辊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发热辊筒(4),所述金属发热辊筒(4)通过连接颈(3)与安装架(1)相连接,所述金属发热辊筒(4)内壁设置有陶瓷隔热层(6),所述安装架(1)的中间铺设有复合电缆组(2),所述金属发热辊筒(4)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5),所述安装孔(5)内插有加热棒(7),所述金属发热辊筒(4)的中心处设置有辊芯(8),所述辊芯(8)上缠绕有感应线圈(9);/n所述加热棒(7)包括金属筒壁(701),所述金属筒壁(701)的内部为导热腔(702),所述金属筒壁(701)的底部设置有粘结片(7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磁加热辊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发热辊筒(4),所述金属发热辊筒(4)通过连接颈(3)与安装架(1)相连接,所述金属发热辊筒(4)内壁设置有陶瓷隔热层(6),所述安装架(1)的中间铺设有复合电缆组(2),所述金属发热辊筒(4)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5),所述安装孔(5)内插有加热棒(7),所述金属发热辊筒(4)的中心处设置有辊芯(8),所述辊芯(8)上缠绕有感应线圈(9);
所述加热棒(7)包括金属筒壁(701),所述金属筒壁(701)的内部为导热腔(702),所述金属筒壁(701)的底部设置有粘结片(7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磁加热辊的加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电缆组(2)固定于所述安装架(1)中心处的通孔内,所述安装架(1)与所述复合电缆组(2)之间设置有绝缘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伟杰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盛邦制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