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重冲击保护的电声换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7493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多重冲击保护的电声换能器,包括壳体、振动膜、磁轭、线圈本体、簧片及冲击保护构件,簧片包括自由移动部,冲击保护构件包括至少三点冲击保护结构,多点冲击保护结构分别凸出设置于磁轭、驱动磁体、线圈本体内表面或簧片自由移动部上下表面,且簧片自由移动部的上下两侧分别至少设置有一点冲击保护结构,多点冲击保护结构可在簧片自由移动部上下运动时与簧片自由移动部接触以阻止簧片继续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多重冲击保护结构,对簧片实现多点接触保护,增加了簧片有效保护距离,可以更进一步限制簧片受冲击后的位移,大大提高产品的抗冲击特性,并且可大大降低电声换能器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多重冲击保护的电声换能器
本技术涉及电声换能器
,特别是具有多重冲击保护的电声换能器。
技术介绍
换能器在使用过程中跌落至地面或者受到猛烈晃动时,其内部用于能量转换的簧片将受到极大的瞬时冲击力而产生运动,如果没有冲击保护,簧片就会由于运动幅度过大而产生永久形变,导致换能器灵敏度降低、失真增大。现有的换能器冲击保护都是采用了两点接触保护,由于簧片并不是刚性的,受到冲击后每个位置的形变都是随机不同的,现有两点接触保护并不能有效保护簧片冲击夯形变最厉害的地方,抗冲击性能相对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对簧片实现多点接触保护,增加了簧片有效保护距离,可以更进一步限制簧片受冲击后的位移,大大提高产品的抗冲击特性的具有多重冲击保护的电声换能器。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具有多重冲击保护的电声换能器,包括:壳体;振动组件,设置于壳体内,包括有振动膜,振动膜连接于壳体上并相对壳体部分悬空设置形成可振动空间;磁性组件,包括有相对设置的两驱动磁体及设置于两驱动磁体外侧并与两驱动磁体连接的磁轭;马达组件,包括有线圈本体及簧片,簧片包括有固定部、自由移动部及将固定部与自由移动部连接的中间连接部,簧片固定部固定连接于磁轭外侧,线圈本体中间及两驱动磁体之间均形成有可供簧片自由移动部通过的通道,簧片自由移动部穿设于该通道内并可在该通道内上下振动,簧片自由移动部的自由端通过连接件与振动膜连接;冲击保护构件,至少包括三点冲击保护结构,多点冲击保护结构分别凸出设置于磁轭、驱动磁体、线圈本体内表面或簧片自由移动部上下表面,且簧片自由移动部的上下两侧分别至少设置有一点冲击保护结构,多点冲击保护结构可在簧片自由移动部上下运动时与簧片自由移动部接触以阻止簧片继续运动。进一步地,所述冲击保护构件包括有第一冲击保护结构、第二冲击保护结构、第三冲击保护结构及第四冲击保护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簧片自由移动部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两点冲击保护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冲击保护结构设置于位于簧片自由移动部上侧的磁轭内表面,第二冲击保护结构设置于位于簧片自由移动部下侧的磁轭内表面,第三冲击保护结构为凸出形成于簧片自由移动部上表面或下表面的凸包,第四冲击保护结构设置于与第三冲击保护结构异侧的线圈本体内表面。进一步地,所述冲击保护构件包括有第一冲击保护结构、第二冲击保护结构及第三冲击保护结构。进一步地,设置于簧片自由移动部上下表面的冲击保护结构与设置于线圈本体内表面的冲击保护结构异侧设置或同侧错开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多点冲击保护结构分别凸出设置于磁轭、线圈本体内表面或簧片自由移动部上下表面,并与磁轭、线圈本体或簧片自由移动部为一体成型结构。进一步地,设置于磁轭内表面的冲击保护结构采用磁轭材料并与磁轭同步冲压成型。进一步地,设置于线圈本体内表面的冲击保护结构由胶水固化形成,并与线圈本体同步一体成型。进一步地,设置于簧片自由移动部上的冲击保护结构在簧片自由移动部上直接冲压成型。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置有多重冲击保护结构,对簧片实现多点接触保护,增加了簧片有效保护距离,可以更进一步限制簧片受冲击后的位移,大大提高产品的抗冲击特性,并且冲击保护结构在电声换能器现有零件上冲压并与现有零件一体成型,无须单独采购冲击保护片,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冲击保护结构强度,且在换能器组装时不需要高精度组装模具,可大大提升组装效率,有利于降低电声换能器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品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具有多重冲击保护的电声换能器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具有多重冲击保护的电声换能器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中:1.壳体,2.振动膜,3.驱动磁体,4.磁轭,5.线圈本体,6.簧片,60.固定部,61.自由移动部,62.中间连接部,7.连接件,8.第一冲击保护结构,9.第二冲击保护结构,10.第三冲击保护结构,11.第四冲击保护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的具有多重冲击保护的电声换能器,可应用于送话器、麦克风、接收器、扬声器、加速度计等设备中,在诸如助听器、耳内式监控器、头戴式耳机、电子收听保护设备、甚至小规模声音扬声器等设备中也可应用。实施例1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具有多重冲击保护的电声换能器,包括壳体1及设置于壳体1内的振动组件、磁性组件、马达组件及冲击保护组件。振动组件包括有振动膜2,振动膜2包括有连接框架及固定于连接框架上的悬空部,连接框架连接于壳体1上,悬空部相对壳体1悬空设置形成可振动空间;磁性组件包括有相对设置的两驱动磁体3及设置于两驱动磁体3外侧并与两驱动磁体3连接的磁轭4;马达组件,包括有线圈本体5及簧片6,簧片6包括有固定部60、自由移动部61及将固定部60与自由移动部61连接的中间连接部62,簧片固定部60固定连接于磁轭4外侧,线圈本体5中间及两驱动磁体3之间均形成有可供簧片6自由移动部通过的通道,簧片6自由移动部61穿设于该通道内并可在该通道内上下振动,簧片6自由移动部61的自由端通过连接件7与振动膜2连接。当簧片6的自由移动部61发生振动时,导致连接件7振动,振动膜2响应于连接件7的对应运动而运动。冲击保护构件包括第一冲击保护结构8、第二冲击保护结构9、第三冲击保护结构10及第四冲击保护结构11,可在簧片6自由移动部61上下运动时与簧片6自由移动部61接触以阻止簧片6继续运动。第一冲击保护结构8凸出设置于位于簧片6自由移动部61上侧的磁轭4内表面,第二冲击保护结构9凸出设置于位于簧片6自由移动部61下侧的磁轭4内表面,第三冲击保护结构10为凸出形成于簧片6自由移动部61下表面的凸包,第四冲击保护结构11凸出设置于位于簧片6自由移动部61上侧的线圈本体5内表面。第一冲击保护结构8、第二冲击保护结构9采用磁轭材料并在磁轭4生产时与磁轭4同步冲压成型,磁轭4由多片磁轭片依次铆接形成,第一冲击保护结构8、第二冲击保护结构9凸出设置于磁轭4的末端磁轭片上并与末端磁轭片一体成型;第三冲击保护结构10为高度为0.05-0.1mm、直径为0.3-0.5mm的凸包,在簧片6自由移动部61上直接冲压成型;第四冲击保护结构11由胶水固化形成,在绕制线圈时,由涂覆在线圈上的胶水流入绕线模上设计的防冲击保护特征槽内,烘干后即与线圈本体5同步一体成型,防冲击保护特征槽为一个高度为0.05-0.1mm的凹槽,优选的凹槽宽度为0.05-0.15、长度为0.5-1.5mm,形成的第四冲击保护结构为凹槽对应的高度为0.05-0.1mm、宽度为0.05-0.15mm、长度为0.5-1.5mm的凸起结构。参照图1,本技术的具有多重冲击保护的电声换能器,当簧片6的自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多重冲击保护的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n振动组件,设置于壳体内,包括有振动膜,振动膜连接于壳体上并相对壳体部分悬空设置形成可振动空间;/n磁性组件,包括有相对设置的两驱动磁体及设置于两驱动磁体外侧并与两驱动磁体连接的磁轭;/n马达组件,包括有线圈本体及簧片,簧片包括有固定部、自由移动部及将固定部与自由移动部连接的中间连接部,簧片固定部固定连接于磁轭外侧,线圈本体中间及两驱动磁体之间均形成有可供簧片自由移动部通过的通道,簧片自由移动部穿设于该通道内并可在该通道内上下振动,簧片自由移动部的自由端通过连接件与振动膜连接;/n冲击保护构件,至少包括三点冲击保护结构,多点冲击保护结构分别凸出设置于磁轭、驱动磁体、线圈本体内表面或簧片自由移动部上下表面,且簧片自由移动部的上下两侧分别至少设置有一点冲击保护结构,多点冲击保护结构可在簧片自由移动部上下运动时与簧片自由移动部接触以阻止簧片继续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多重冲击保护的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振动组件,设置于壳体内,包括有振动膜,振动膜连接于壳体上并相对壳体部分悬空设置形成可振动空间;
磁性组件,包括有相对设置的两驱动磁体及设置于两驱动磁体外侧并与两驱动磁体连接的磁轭;
马达组件,包括有线圈本体及簧片,簧片包括有固定部、自由移动部及将固定部与自由移动部连接的中间连接部,簧片固定部固定连接于磁轭外侧,线圈本体中间及两驱动磁体之间均形成有可供簧片自由移动部通过的通道,簧片自由移动部穿设于该通道内并可在该通道内上下振动,簧片自由移动部的自由端通过连接件与振动膜连接;
冲击保护构件,至少包括三点冲击保护结构,多点冲击保护结构分别凸出设置于磁轭、驱动磁体、线圈本体内表面或簧片自由移动部上下表面,且簧片自由移动部的上下两侧分别至少设置有一点冲击保护结构,多点冲击保护结构可在簧片自由移动部上下运动时与簧片自由移动部接触以阻止簧片继续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重冲击保护的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保护构件包括有第一冲击保护结构、第二冲击保护结构、第三冲击保护结构及第四冲击保护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多重冲击保护的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自由移动部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两点冲击保护结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多重冲击保护的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冲击保护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洪明施明明张春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亿欧得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