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电源输入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7385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开关电源输入保护电路,包括三极管Q2、三极管Q3、稳压管D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开关电源的输入电压依次经电阻R1、电阻R2输入三极管Q3的基极,开关电源的输入电压还经电阻R3、稳压管D1负极、稳压管D1正极输入三极管Q2的基极,电阻R1、电阻R2的公共端经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开关电源芯片的供电端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开关电源进行输入欠压保护,且保护电路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有利于开关电源的小型化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关电源输入保护电路
本技术涉及开关电源
,尤其涉及一种开关电源输入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开关电源又称交换式电源、开关变换器,是一种高频化电能转换装置,是电源供应器的一种,其功能是将一个位准的电压,透过不同形式的架构转换为用户端所需求的电压或电流。开关电源的输入多半是交流电源(例如市电)或是直流电源,而输出多半是需要直流电源的设备。开关电源的输入电压需要保持在正常水平,若输入欠压则会对设备造成损坏,因而开关电源需要设置输入欠压保护电路,但传统的开关电源欠压保护电路结构复杂,不利于开关电源的小型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开关电源输入保护电路,以解决传统开关电源欠压保护电路结构复杂、不利于开关电源小型化设计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开关电源输入保护电路,包括三极管Q2、三极管Q3、稳压管D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开关电源的输入电压依次经电阻R1、电阻R2输入三极管Q3的基极,开关电源的输入电压还经电阻R3、稳压管D1负极、稳压管D1正极输入三极管Q2的基极,电阻R1、电阻R2的公共端经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开关电源芯片的供电端相连。可选的,所述开关电源输入保护电路还包括电阻R6,三极管Q2的基极还经电阻R6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可选的,所述开关电源输入保护电路还包括三极管Q1、电阻R4、电阻R5,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还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电阻R3、稳压管D1的公共端经电阻R5、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3、稳压管D1的公共端还经电阻R4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可选的,所述开关电源输入保护电路还包括电容C1,电容C1与电阻R4并联。可选的,所述开关电源输入保护电路还包括电阻R7,电阻R7接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1的基极之间。可选的,所述开关电源输入保护电路还包括三极管Q4、稳压管D2、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2,供电源依次经电阻R8、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三极管Q4的发射极、电阻R12接地,三极管Q4发射极、电阻R12的公共端经电阻R10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开关电源的输入电压还经稳压管D2的负极、稳压管D2的正极与三极管Q4的基极相连。可选的,所述开关电源输入保护电路还包括电阻R9,电阻R9接入稳压管D2与三极管Q4的基极之间。本技术的开关电源输入保护电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开关电源输入保护电路可对开关电源进行输入欠压保护,且保护电路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有利于开关电源的小型化设计;(2)本技术的开关电源输入保护电路设置了欠压关断与恢复之间的回差电路,可避免电路在欠压关断值附近振荡;(3)本技术的开关电源输入保护电路可对开关电源进行输入过压保护,且保护电路的结构简单、成本低,进一步有利于开关电源的小型化设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开关电源输入保护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开关电源输入保护电路,包括三极管Q2、三极管Q3、稳压管D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开关电源的输入电压依次经电阻R1、电阻R2输入三极管Q3的基极,开关电源的输入电压还经电阻R3、稳压管D1负极、稳压管D1正极输入三极管Q2的基极,电阻R1、电阻R2的公共端经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开关电源芯片的供电端相连。其中,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分别用于对各支路的输入进行分压或限流。本实施例中,开关电源的输入电压处于正常范围时,稳压管D1导通,三极管Q2的基极为高电平,三极管Q2处于导通状态,开关电源的输入电压经电阻R1、电阻R2分压和限流后输入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2将三极管Q3的基极电平拉低,三极管Q3的基极为低电平,三极管Q3截止,开关电源芯片的供电端正常供电。开关电源的输入电压欠压时,稳压管D1截止,三极管Q2的基极为低电平,三极管Q2处于关断状态,开关电源的输入电压经电阻R1、电阻R2分压和限流后输入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的基极为高电平,三极管Q3导通,开关电源芯片的供电端经三极管Q3接地,开关电源停止工作。这样,本实施例中的开关电源输入保护电路可对开关电源进行输入欠压保护,且保护电路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有利于开关电源的小型化设计。可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开关电源输入保护电路还包括电阻R6,三极管Q2的基极还经电阻R6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电阻R6可保证三极管Q2没有输入电压或输入端悬空时三极管Q2可靠截止,避免三极管Q2的误导通。可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开关电源输入保护电路还包括三极管Q1、电阻R4、电阻R5,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还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电阻R3、稳压管D1的公共端经电阻R5、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3、稳压管D1的公共端还经电阻R4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本实施例中,开关电源的输入电压欠压时,三极管Q1的基极为高电平,三极管Q1导通,电阻R4与电阻R5并联,稳压管D1的负极电压取决于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开关电源的输入电压正常时,三极管Q1关断,稳压管D1的负极电压取决于电阻R3、电阻R4。这样,本实施例中的开关电源输入保护电路设置了欠压关断与恢复之间的回差电路,可避免电路在欠压关断值附近振荡。可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开关电源输入保护电路还包括电容C1,电容C1与电阻R4并联。电容C1用于滤波,平滑电路中的电信号。可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开关电源输入保护电路还包括电阻R7,电阻R7接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1的基极之间。电阻R7用于限流,避免电流过大烧毁三极管Q1。可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开关电源输入保护电路还包括三极管Q4、稳压管D2、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2,供电源依次经电阻R8、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三极管Q4的发射极、电阻R12接地,三极管Q4发射极、电阻R12的公共端经电阻R10与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开关电源的输入电压还经稳压管D2的负极、稳压管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关电源输入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极管Q2、三极管Q3、稳压管D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开关电源的输入电压依次经电阻R1、电阻R2输入三极管Q3的基极,开关电源的输入电压还经电阻R3、稳压管D1负极、稳压管D1正极输入三极管Q2的基极,电阻R1、电阻R2的公共端经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开关电源芯片的供电端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电源输入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极管Q2、三极管Q3、稳压管D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开关电源的输入电压依次经电阻R1、电阻R2输入三极管Q3的基极,开关电源的输入电压还经电阻R3、稳压管D1负极、稳压管D1正极输入三极管Q2的基极,电阻R1、电阻R2的公共端经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开关电源芯片的供电端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输入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阻R6,三极管Q2的基极还经电阻R6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输入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极管Q1、电阻R4、电阻R5,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还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电阻R3、稳压管D1的公共端经电阻R5、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3、稳压管D1的公共端还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坚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整流器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