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箱式变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7350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水箱式变电站,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顶部的顶棚,顶棚呈伞形设置,顶棚的外圆周处设置有环形的接雨槽,接雨槽上设置有供雨水流出的开口,接雨槽上沿竖直向滑移连接有环形的隔离网板,顶棚上设置有用于控制隔离网板沿竖直向滑移的控制装置,顶棚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降雨的检测装置,检测装置持续检测到降雨时控制装置驱动位于接雨槽顶部的隔离网板向下滑移。常态下隔离网板覆盖接雨槽顶部,拦截外部落叶和杂物的同时一定程度限制接雨槽的雨水导流能力,需要时隔离网板下移,接雨槽因隔离网板不再局部拦截雨水而可充分发挥雨水导流的能力,排水的导流需求可被充分满足,排水方便且排水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水箱式变电站
本技术涉及电力系统用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防水箱式变电站。
技术介绍
变电站是指电力系统中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接受电能及分配电能的场所。箱式变电站是变电站的一种,通常包括箱体,电力传输元件设置在箱体内,箱式变电站适用于矿山、工厂企业、油气田和风力发电站,它替代了原有的土建配电房,配电站,成为新型的成套变配电装置。通常箱式变电站具有防水、防雨、防晒、防尘及防小动物的五防建设要求。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7651905U的技术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箱式变电站,包括变电站本体、盖设于变电站本体上部的屋顶、设于屋顶上的屋檐、沿屋顶的长度延伸方向设于屋顶两侧的用于排水的水槽、设于屋檐和水槽之间的用于遮挡雨水或杂物的覆盖件,覆盖件自屋檐向水槽的方向延伸形成延伸部,延伸部盖设于水槽上,通过延伸部防止落叶或杂物进入水槽中,避免水槽堵塞造成无法排水。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延伸部防止落叶或杂物进入水槽的同时也使得雨水进入水槽中流量变小,当暴雨来临时水槽的引水能力不足以满足该箱式变电站的排水需求,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箱式变电站,雨天时可便捷排水,且不会因为垃圾堵塞造成排水不畅。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防水箱式变电站,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顶部的顶棚,所述顶棚呈伞形设置,所述顶棚的外圆周处设置有环形的接雨槽,所述接雨槽上设置有供雨水流出的开口,所述接雨槽上沿竖直向滑移连接有环形的隔离网板,所述顶棚上设置有用于控制隔离网板沿竖直向滑移的控制装置,所述顶棚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降雨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持续检测到降雨时控制装置驱动位于接雨槽顶部的隔离网板向下滑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常态下隔离网板覆盖接雨槽顶部,拦截外部落叶和杂物的同时一定程度限制接雨槽的雨水导流能力,当检测装置持续检测到降雨时检测装置的控制器向控制装置的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装置控制隔离网板向下滑移至与接雨槽的内底面抵接,接雨槽因隔离网板不再局部拦截雨水而可充分发挥雨水导流的能力,排水的导流需求可被充分满足,且隔离网板上的杂物和落叶可被雨水冲刷掉,检测装置检测到降雨停止时控制装置驱动隔离网板复位,使用方便,排水顺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接雨槽上的用于保证常态下隔离网板位于接雨槽底部的弹性件,所述顶棚内水平设置有缠绕轴,所述缠绕轴与顶棚旋转连接,所述缠绕轴上固定有若干条采用防水材质制成的拉绳,所述拉绳的另一端向下倾斜穿过顶棚后与隔离网板固定,所述缠绕轴的一端连接有缠绕电机,所述顶棚上倾斜设置有供拉绳穿过的穿孔,所述穿孔内固定有采用橡胶材质制成的密封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需要控制隔离网板向下滑移时,通过缠绕电机驱动缠绕轴旋转并释放拉绳,弹性件的弹力驱动隔离网板向下移动,缠绕轴反转并收卷拉绳时隔离网板被向上拉动,操作简单且控制效果好,拉绳防水,雨水难以沿拉伸渗流至顶棚内,穿孔和拉绳倾斜,雨水自重阻止雨水进入顶棚,密封圈填补间隙并拦截雨水,该变电站的防水性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顶棚顶部的检测槽,所述顶棚顶部固定有用于封闭检测槽的钢化玻璃,所述钢化玻璃和检测槽的顶部槽口均倾斜,所述检测槽内固定有雨量传感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量传感器持续检测到降雨后向控制装置的控制器发送信号,雨量传感器检测到降雨停止后向控制器的控制器发送信号,钢化玻璃倾斜,雨水不易停留在钢化玻璃上,雨量传感器的检测精度高,检测效果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化玻璃远离雨量传感器的外表面涂覆有疏水涂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疏水涂层进一步降低钢化玻璃上附着雨水的可能,进一步提高雨量传感器的检测精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引水沟。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水沟可以汇聚箱体侧壁上的降水和水汽,并加速水体的流走速度,增强该变电站的排水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底部环绕箱体四周倾斜设置有导水边,所述导水边设置在引水沟底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水边进一步引导水体远离箱体流动,增强排水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上倾斜设置有挡水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孔在保证箱体热对流散热的同时有挡水片拦截雨水,保证防水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棚上涂覆有防锈涂料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锈涂料层可以避免顶棚因长时间使用而朽坏,有效延长使用寿命。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可竖直向移动的过滤挡板实现非降雨时避免外界落叶和杂物进入接雨槽内并堵塞接雨槽,持续降雨后下移过滤挡板使得接雨槽充分发挥导流排水的作用,导流效果好,排水顺畅;2.在散热良好的同时保证了防水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持续降雨后且未停止降雨)。图2是本技术的针对控制装置和检测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箱体;11、散热孔;12、挡水片;13、引水沟;14、导水边;2、顶棚;21、防锈涂料层;3、接雨槽;31、隔离网板;32、弹性件;33、拉绳;34、缠绕轴;35、缠绕电机;36、开口;4、检测槽;41、钢化玻璃;411、疏水涂层;42、雨量传感器;5、穿孔;51、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防水箱式变电站,包括箱体1以及设置在箱体1顶部的顶棚2,顶棚2呈伞形设置。顶棚2采用金属材质制成,顶棚2上涂覆有采用环氧树脂等材料制成的防锈涂料层21。顶棚2的外圆周处设置有环形的接雨槽3,接雨槽3上设置有供雨水流出的开口36。接雨槽3上沿竖直向滑移连接有环形的隔离网板31,顶棚2上设置有控制装置供使用者驱动隔离网板31竖直滑移,顶棚2上设置有检测装置供使用者检测是否降雨,当检测装置持续检测到降雨时控制装置驱动隔离网板31沿竖直向滑移至与接雨槽3内底面抵接。常态下隔离网板31位于接雨槽3的顶部,隔离网板31直接承载掉落的落叶或杂物。检测装置检测到降雨且降雨持续一段时间后,使用者通过控制装置驱动隔离网板31下移至隔离网板31与接雨槽3的内底面抵接,接雨槽3的引水能力因隔离网板31不再覆盖接雨槽3的顶部而增强,雨水沿接雨槽3流动并从开口36处流出。即使是暴雨,该箱式变电站的排水需求也可满足。顶棚2的圆锥斜面使得雨水不易滞留在顶棚2上,在检测装置刚检测到降雨和控制装置开始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内,雨水可将隔离网板31顶面的落叶和杂物冲刷掉,且部分雨水渗流进接雨槽3内,接雨槽3导流雨水但导流能力未充分发挥。即使雨水未冲刷干净隔离网板31,在隔离网板31下移至接雨槽3内时,雨水可继续冲刷,进而将杂物或落叶从开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水箱式变电站,包括箱体(1)以及设置在箱体(1)顶部的顶棚(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2)呈伞形设置,所述顶棚(2)的外圆周处设置有环形的接雨槽(3),所述接雨槽(3)上设置有供雨水流出的开口(36),所述接雨槽(3)上沿竖直向滑移连接有环形的隔离网板(31),所述顶棚(2)上设置有用于控制隔离网板(31)沿竖直向滑移的控制装置,所述顶棚(2)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降雨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持续检测到降雨时控制装置驱动位于接雨槽(3)顶部的隔离网板(31)向下滑移。/n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水箱式变电站,包括箱体(1)以及设置在箱体(1)顶部的顶棚(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2)呈伞形设置,所述顶棚(2)的外圆周处设置有环形的接雨槽(3),所述接雨槽(3)上设置有供雨水流出的开口(36),所述接雨槽(3)上沿竖直向滑移连接有环形的隔离网板(31),所述顶棚(2)上设置有用于控制隔离网板(31)沿竖直向滑移的控制装置,所述顶棚(2)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降雨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持续检测到降雨时控制装置驱动位于接雨槽(3)顶部的隔离网板(31)向下滑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接雨槽(3)上的用于保证常态下隔离网板(31)位于接雨槽(3)底部的弹性件(32),所述顶棚(2)内水平设置有缠绕轴(34),所述缠绕轴(34)与顶棚(2)旋转连接,所述缠绕轴(34)上固定有若干条采用防水材质制成的拉绳(33),所述拉绳(33)的另一端向下倾斜穿过顶棚(2)后与隔离网板(31)固定,所述缠绕轴(34)的一端连接有缠绕电机(35),所述顶棚(2)上倾斜设置有供拉绳(33)穿过的穿孔(5),所述穿孔(5)内固定有采用橡胶材质制成的密封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贞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第六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