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线挫皮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7317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电线挫皮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挫皮固定座、滑动设置于挫皮固定座的下挫皮件、滑动设置于挫皮固定座的上挫皮件、用于驱动上挫皮件与下挫皮件彼此水平靠近或者远离移动的挫皮驱动装置及用于驱动上挫皮件升降的升降驱动装置,所述上挫皮件位于下挫皮件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左右移动的上挫皮件和下挫皮件对电线的外皮进行挫动,以使外皮未被切刀所切割的部分能够实现断开,从而使被切开的外皮能够轻松、快速及顺畅地从电线中剥离,以使线芯外露;该方式的设计,可以减少电线剥皮的损坏程度,并且使得电线的剥皮口更为平整且美观,从而有利于提高线芯后续的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线挫皮机构
本技术涉及电线加工设备
,尤其是指一种电线挫皮机构。
技术介绍
在电线的加工过程中,为便于芯线连接其他的电连接器件,芯线的端部必须经过剥皮处理。在现有的剥皮机中,由于切刀的结构限制,使得切刀只能切割外皮的上下两侧,外皮的边侧不能被切刀切割;或者,切刀的切入深度不够,以使外皮未能完全断开。由此,现有一般都是采用切刀将电线的外皮的上下两侧切开,并使切刀的刀尖嵌入外皮内,然后再将切刀往外拉,将外皮的两侧进行拉断,以将被切的外皮能够从电线上剥离,使线芯外露。但是,对于一些较粗的电线,其外皮的硬度较强,不易被拉断,如果采用拉动外皮的方式,容置导致电线的剥皮口不平整,影响后续的线芯加工质量;并且在采用较大的拉力情况下,切刀也容易发生形变,导致剥皮质量较差;所以,现有工人在剥皮前,先对外皮切割,然后再对该外皮进行正反向转动,最后再剥离外皮;对切割后的外皮进行转动,以使外皮未被切割的余料在转动的作用下逐渐地被拉断,从而使外皮能够轻松地被剥离。但是,采用人工转动外皮的方式,在长时间工作下,工人的手指容置劳累,导致其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且生产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线挫皮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挫皮固定座、滑动设置于挫皮固定座的下挫皮件、滑动设置于挫皮固定座的上挫皮件、用于驱动上挫皮件与下挫皮件彼此水平靠近或者远离移动的挫皮驱动装置及用于驱动上挫皮件升降的升降驱动装置,所述上挫皮件位于下挫皮件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线挫皮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挫皮固定座、滑动设置于挫皮固定座的下挫皮件、滑动设置于挫皮固定座的上挫皮件、用于驱动上挫皮件与下挫皮件彼此水平靠近或者远离移动的挫皮驱动装置及用于驱动上挫皮件升降的升降驱动装置,所述上挫皮件位于下挫皮件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线挫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挫皮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挫皮固定座上的前固定座、滑动设置于前固定座上的下滑块、滑动设置于前固定座上并位于下滑块的上方的上滑块、转动设置于前固定座的一侧的转动杆以及用于驱动转动杆转动的转动驱动装置,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上滑块铰接,转动杆的另一端与下滑块铰接;所述上挫皮件与上滑块连接,下挫皮件与下滑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线挫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前固定座的一侧的后固定座、分别设置于转动杆的两端的第一滑杆与第二滑杆、滑动设置于后固定座上的升降块以及装设于后固定座上并用于驱动升降块升降的第一升降驱动器,所述转动杆位于前固定座与后固定座之间,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滑轨滑动配合的第一滑槽和与第二滑轨滑动配合的第二滑槽;所述升降块设置有导向斜槽,所述第一滑杆的一端与上滑块连接,第一滑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一滑槽后与导向斜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杆的一端滑动设置于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伟聂东华曾志峰周文军易华杨晟荣卢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联升传导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