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0kV配电线路运维管理用防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7285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10kV配电线路运维管理用防雷装置,包括:电线塔杆、避雷针组件和接地体组件,所述电线塔杆的顶端水平设置有线路横担,所述避雷针组件通过固定座垂直固定连接在电线塔杆的顶端位置处,所述接地体组件通过接地引下线与避雷针组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将接地体组件设计呈有接地体本体配合降阻剂进行包覆式的结构,降阻剂自身电阻率非常低,当其包覆在接地体本体时相当于增大接地体组件的等值半径,从而降低了接地体组件的总电阻,提高防雷的效果,同时降阻剂包覆在接地体本体的外侧可以使得接地体本体表面形成一层钝化膜,从而对接地体本体进行保护,防止其受到土壤腐蚀,进一步提高防雷保护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0kV配电线路运维管理用防雷装置
本技术涉及配电线路防雷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10kV配电线路运维管理用防雷装置。
技术介绍
配电线路是指从降压变电站把电力送到配电变压器或将配电变电站的电力送到用电单位的线路,10kV配电线路运维管理用防雷装置就是对0kV配电线路进行防雷保护的装置。目前电力施工运维管理用对线路防雷保护装置多为通过在电线塔杆上架设避雷针配合引下线和接地体组件进行防雷保护,但是现有的接地体组件多为直接将接地体本体埋在地下,缺少对接地电阻的调节措施,且接地体本体容易发生腐蚀,从而影响避雷保护的效果,同时现有的线路防雷用避雷针缺少辅助支撑保护措施,易导致倾斜损坏,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10kV配电线路运维管理用防雷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10kV配电线路运维管理用防雷装置,包括:电线塔杆、避雷针组件和接地体组件;所述电线塔杆的顶端水平设置有线路横担;所述避雷针组件通过固定座垂直固定连接在电线塔杆的顶端位置处;所述接地体组件通过接地引下线与避雷针组件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接地体组件包括接地体本体和网状筒罩,所述接地体组件通过连接座嵌入设置在网状筒罩的内侧,且网状筒罩的内侧浇筑填充有降阻剂。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降阻剂包覆在接地体本体上,且降阻剂与接地体本体紧密接触,所述降阻剂的PH值为9-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避雷针组件包括调节套管、调节螺柱和避雷针本体,所述调节螺柱螺旋嵌入在调节套管中,且调节螺柱与调节套管的连接位置处螺旋套接有调节螺母,所述避雷针本体垂直连接在调节螺柱的顶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座的外侧等角度水平连接有三个调节螺杆且三个调节螺杆上均螺旋套接有螺旋套架,三个所述螺旋套架上均转动连接有侧向支撑架,三个所述侧向支撑架的顶端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套架,且连接套架固定套接在调节螺柱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环形支撑架;所述环形支撑架套接在调节套管的外侧,且环形支撑架的外侧等角度转动连接有三个侧向连接架,且三个所述侧向连接架的顶端分别与三个所述侧向支撑架的中段位置处转动连接。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10kV配电线路运维管理用防雷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10kV配电线路运维管理用防雷装置通过将接地体组件设计呈有接地体本体配合降阻剂进行包覆式的结构,降阻剂自身电阻率非常低,当其包覆在接地体本体时相当于增大接地体组件的等值半径,从而降低了接地体组件的总电阻,提高防雷的效果,同时降阻剂包覆在接地体本体的外侧可以使得接地体本体表面形成一层钝化膜,从而对接地体本体进行保护,防止其受到土壤腐蚀,进一步提高防雷保护的效果。(2):该10kV配电线路运维管理用防雷装置通过在固定座外侧设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中螺旋套架上连接的侧向支撑架配合连接套架可以对调节螺柱进行支撑,同时环形支撑架可以通过侧向连接架配合侧向支撑架对调节套管进行支撑,从而实现对避雷针组件整体进行支持,增强其强度,防止其变形损坏,延长避雷针组件的使用寿命,同时侧向支撑架的支撑高度可以通过螺旋套架和连接套架进行调节,从而满足在对调节螺杆的高度进行调节时满足不同高度侧向支撑的需要,在使用时更加的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10kV配电线路运维管理用防雷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接地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避雷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环形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电线塔杆;2、线路横担;3、固定座;4、避雷针组件;41、调节套管;42、调节螺柱;43、避雷针本体;5、接地引下线;6、接地体组件;61、接地体本体;62、降阻剂;63、网状筒罩;64、连接座;7、调节螺杆;8、螺旋套架;9、侧向支撑架;10、连接套架;11、环形支撑架;12、侧向连接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10kV配电线路运维管理用防雷装置,包括:电线塔杆1、避雷针组件4和接地体组件6;电线塔杆1的顶端水平设置有线路横担2;避雷针组件4通过固定座3垂直固定连接在电线塔杆1的顶端位置处;接地体组件6通过接地引下线5与避雷针组件4连接。接地体组件6包括接地体本体61和网状筒罩63,接地体组件6通过连接座64嵌入设置在网状筒罩63的内侧,且网状筒罩63的内侧浇筑填充有降阻剂62。降阻剂62包覆在接地体本体61上,且降阻剂62与接地体本体61紧密接触,降阻剂62的PH值为9-10。工作原理:该10kV配电线路运维管理用防雷装置使用时,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它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在避雷针组件4的顶端,形成局部电场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组件4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5和接地体组件6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对配电线路进行防雷保护,接地体组件6设计呈有接地体本体61配合降阻剂62进行包覆式的结构,降阻剂62自身电阻率非常低,当其包覆在接地体本体61时相当于增大接地体组件6的等值半径,从而降低了接地体组件6的总电阻,提高防雷导电的效果,同时降阻剂62包覆在接地体本体61的外侧可以使得接地体本体61表面形成一层钝化膜,从而对接地体本体61进行保护,防止其受到土壤腐蚀,进一步提高防雷保护的效果。如图3和图4所示,避雷针组件4包括调节套管41、调节螺柱42和避雷针本体43,调节螺柱42螺旋嵌入在调节套管41中,且调节螺柱42与调节套管41的连接位置处螺旋套接有调节螺母,避雷针本体43垂直连接在调节螺柱42的顶端。可以通过调节螺母对调节螺柱42进行调节,从而对调节螺柱42在调节套管41中嵌入的深度进行调节,最终实现对调节螺柱42顶端避雷针本体43的高度进行调节。固定座3的外侧等角度水平连接有三个调节螺杆7且三个调节螺杆7上均螺旋套接有螺旋套架8,三个螺旋套架8上均转动连接有侧向支撑架9,三个侧向支撑架9的顶端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套架10,且连接套架10固定套接在调节螺柱42上。调节螺杆7中螺旋套架8上连接的侧向支撑架9配合连接套架10可以对调节螺柱42进行支撑,增强调节螺柱42的强度,从而实现对避雷针组件4进行支撑,增强其强度,防止其发生歪斜,同时侧向支撑架9的支撑高度可以通过螺旋套架8和连接套架10进行调节,实现在调节螺柱42的高度进行调节时,满足不同高度侧向支撑的需要。还包括环形支撑架11;环形支撑架11套接在调节套管41的外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10kV配电线路运维管理用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线塔杆(1)、避雷针组件(4)和接地体组件(6);/n所述电线塔杆(1)的顶端水平设置有线路横担(2);/n所述避雷针组件(4)通过固定座(3)垂直固定连接在电线塔杆(1)的顶端位置处;/n所述接地体组件(6)通过接地引下线(5)与避雷针组件(4)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0kV配电线路运维管理用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线塔杆(1)、避雷针组件(4)和接地体组件(6);
所述电线塔杆(1)的顶端水平设置有线路横担(2);
所述避雷针组件(4)通过固定座(3)垂直固定连接在电线塔杆(1)的顶端位置处;
所述接地体组件(6)通过接地引下线(5)与避雷针组件(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kV配电线路运维管理用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体组件(6)包括接地体本体(61)和网状筒罩(63),所述接地体组件(6)通过连接座(64)嵌入设置在网状筒罩(63)的内侧,且网状筒罩(63)的内侧浇筑填充有降阻剂(6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10kV配电线路运维管理用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阻剂(62)包覆在接地体本体(61)上,且降阻剂(62)与接地体本体(61)紧密接触,所述降阻剂(62)的PH值为9-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kV配电线路运维管理用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益飞邱略能徐方俞梦彪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光明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汇亮电力服务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