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通滤波器、毫米波AAU系统与通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7270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通滤波器、毫米波AAU系统与通信装置。低通滤波器包括高低阻抗微带线低通滤波结构及耦合器枝节。高低阻抗微带线低通滤波结构包括呈折叠状并依次电连接的多个微带线。耦合器枝节的其中一端用于与信号检测模块电性连接,耦合器枝节的另一端用于通过匹配负载接地设置。接入到毫米波AIP天线模块的输入口后,一方面,能实现毫米波AIP天线模块的输入口信号的驻波检测、功率检测、DPD功能、以及谐波和带外杂散抑制;另一方面,由于高低阻抗微带线低通滤波结构的多个微带线呈折叠状,这样高低阻抗微带线低通滤波结构为小型化设计,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器件尺寸,占用空间小,便于平面电路互连设计的同时还能实现小型化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通滤波器、毫米波AAU系统与通信装置
本技术涉及通信
,特别是涉及一种低通滤波器、毫米波AAU系统与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地,毫米波AAU(ActiveAntennaUnit,有源天线单元)系统包括用于发射中频信号的发射端、本振模块、混合器、功率放大器、低通滤波器与毫米波AIP天线模块。发射端将中频信号并发送给混合器,混合器将中频信号与本振模块传递过来的本振信号进行混合上变频,然后输送给功率放大器,由功率放大器将信号放大后传递给低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对功率放大器传递来的信号进行信号谐波与杂散抑制处理后传输给毫米波AIP天线模块。常规设计中,低通滤波器和耦合器常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器件,链路尺寸长度是二者之和。为了节省空间以及降低损耗,传统的高功率低损耗的耦合滤波器通常采用双定向耦合器和带通滤波器级联的方式,它主要是通过腔体结构实现带耦合器的滤波器设计。然而,无法实现小型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低通滤波器、毫米波AAU系统与通信装置,它能实现小型化设计。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低通滤波器,包括:高低阻抗微带线低通滤波结构,所述高低阻抗微带线低通滤波结构包括呈折叠状并依次电连接的多个微带线,多个所述微带线中的首端部位的首端微带线用于与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多个所述微带线中的末端部位的末端微带线用于与毫米波AIP天线模块电性连接;及耦合器枝节,所述耦合器枝节包括依次电连接的多个传输线,所述耦合器枝节与所述高低阻抗微带线低通滤波结构之间间隔设置并相互耦合配合,所述耦合器枝节与首端部位的首端微带线、末端部位的末端微带线配合形成定向耦合器,所述耦合器枝节的其中一端用于与信号检测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耦合器枝节的另一端用于通过匹配负载接地设置。上述的低通滤波器,接入到毫米波AIP(Antennainpackage,封装天线)天线模块的输入口后,一方面,能实现毫米波AIP天线模块的输入口信号的驻波检测、功率检测、DPD(DigitalPre-Distortion,数字预失真)功能、以及谐波和带外杂散抑制,另一方面,由于高低阻抗微带线低通滤波结构的多个微带线呈折叠状,这样高低阻抗微带线低通滤波结构为小型化设计,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器件尺寸,占用空间小,便于平面电路互连设计的同时还能实现小型化设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带线包括第一微带线、第二微带线、第三微带线、第四微带线、第五微带线、首端微带线与末端微带线;所述第一微带线、所述第二微带线、所述第三微带线、所述第四微带线及所述第五微带线依次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微带线与所述第二微带线的设置方向相同,所述第四微带线与所述第五微带线的设置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微带线与所述第四微带线并列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微带线与所述第五微带线并列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微带线通过所述首端微带线与所述信号检测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五微带线通过所述末端微带线与所述毫米波AIP天线模块电性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微带线的设置方向分别与所述首端微带线的设置方向、所述末端微带线的设置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微带线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第三微带线的设置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微带线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第四微带线的设置方向相互平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首端微带线的长度L6与所述末端微带线的长度L7相同;所述首端微带线的宽度W6与所述末端微带线的宽度W7相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经过所述第三微带线的中心点并垂直于所述第三微带线的直线定义为对称轴P,所述高低阻抗微带线低通滤波结构关于所述对称轴P轴对称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微带线的长度L1为3.4mm~4.2mm,宽度W1为2mm~2.8mm;所述第二微带线的长度L2为2.5mm~3.3mm,宽度W2为0.1mm~0.3mm;所述第三微带线的长度L3为6.4mm~7.2mm,宽度W3为2mm~2.8mm;所述第四微带线长度L4为2.5mm~3.3mm,宽度W4为0.1mm~0.3mm;所述第五微带线的长度L5为3.4mm~4.2mm,宽度W5为2mm~2.8mm;所述首端微带线的长度L6为1.5mm~2.5mm,宽度W6为0.9mm~1.3mm;所述末端微带线的长度L7为1.5mm~2.5mm,宽度W7为0.9mm~1.3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首端微带线与所述第一微带线相连的一端为宽度朝向靠近于所述第一微带线的方向逐渐变小的渐缩段;所述末端微带线与所述第五微带线相连的一端为宽度朝向靠近于所述第五微带线的方向逐渐变小的渐缩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耦合器枝节包括第一传输线与两个第二传输线;所述第一传输线与所述高低阻抗微带线低通滤波结构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传输线面向所述高低阻抗微带线低通滤波结构的一侧设有间隔的若干个齿部;两个所述第二传输线分别与所述第一传输线的两端相连。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输线包括第一分体段与第二分体段;所述第一分体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输线相连,所述第一分体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分体段相连,所述第一分体段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分体段的宽度,所述第二分体段与所述第一分体段相连的一端为宽度朝向靠近于所述第一分体段的方向逐渐变小的渐变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齿部的形状为三角形、方形或半圆形;相邻所述齿部之间的间隔S为0.12mm~0.18mm,所述齿部的高度h为0.4mm~0.8mm,所述齿部的宽度a为0.4mm~1.2mm。一种毫米波AAU系统,包括所述的低通滤波器,还包括用于发射中频信号的发射端、本振模块、混合器、功率放大器、信号检测模块及毫米波AIP天线模块;所述发射端和所述本振模块均与所述混合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混合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首端微带线相连,所述毫米波AIP天线模块的输入口与所述末端微带线相连;所述耦合器枝节的其中一端与所述信号检测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耦合器枝节的另一端通过匹配负载接地设置。上述的毫米波AAU系统,接入到毫米波AIP(Antennainpackage,封装天线)天线模块的输入口后,一方面,能实现毫米波AIP天线模块的输入口信号的驻波检测、功率检测、DPD(DigitalPre-Distortion,数字预失真)功能、以及谐波和带外杂散抑制,另一方面,由于高低阻抗微带线低通滤波结构的多个微带线呈折叠状,这样高低阻抗微带线低通滤波结构为小型化设计,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器件尺寸,占用空间小,便于平面电路互连设计的同时还能实现小型化设计。一种通信装置,包括所述的低通滤波器。上述的通信装置,接入到毫米波AIP(Antennainpackage,封装天线)天线模块的输入口后,一方面,能实现毫米波AIP天线模块的输入口信号的驻波检测、功率检测、DPD(DigitalPre-Distortion,数字预失真)功能、以及谐波和带外杂散抑制,另一方面,由于高低阻抗微带线低通滤波结构的多个微带线呈折叠状,这样高低阻抗微带线低通滤波结构为小型化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高低阻抗微带线低通滤波结构,所述高低阻抗微带线低通滤波结构包括呈折叠状并依次电连接的多个微带线,多个所述微带线中的首端部位的首端微带线用于与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多个所述微带线中的末端部位的末端微带线用于与毫米波AIP天线模块电性连接;及/n耦合器枝节,所述耦合器枝节包括依次电连接的多个传输线,所述耦合器枝节与所述高低阻抗微带线低通滤波结构之间间隔设置并相互耦合配合,所述耦合器枝节与首端部位的首端微带线、末端部位的末端微带线配合形成定向耦合器,所述耦合器枝节的其中一端用于与信号检测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耦合器枝节的另一端用于通过匹配负载接地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高低阻抗微带线低通滤波结构,所述高低阻抗微带线低通滤波结构包括呈折叠状并依次电连接的多个微带线,多个所述微带线中的首端部位的首端微带线用于与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多个所述微带线中的末端部位的末端微带线用于与毫米波AIP天线模块电性连接;及
耦合器枝节,所述耦合器枝节包括依次电连接的多个传输线,所述耦合器枝节与所述高低阻抗微带线低通滤波结构之间间隔设置并相互耦合配合,所述耦合器枝节与首端部位的首端微带线、末端部位的末端微带线配合形成定向耦合器,所述耦合器枝节的其中一端用于与信号检测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耦合器枝节的另一端用于通过匹配负载接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带线包括第一微带线、第二微带线、第三微带线、第四微带线、第五微带线、首端微带线与末端微带线;所述第一微带线、所述第二微带线、所述第三微带线、所述第四微带线及所述第五微带线依次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微带线与所述第二微带线的设置方向相同,所述第四微带线与所述第五微带线的设置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微带线与所述第四微带线并列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微带线与所述第五微带线并列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微带线通过所述首端微带线与所述信号检测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五微带线通过所述末端微带线与所述毫米波AIP天线模块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带线的设置方向分别与所述首端微带线的设置方向、所述末端微带线的设置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微带线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第三微带线的设置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微带线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第四微带线的设置方向相互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首端微带线的长度L6与所述末端微带线的长度L7相同;所述首端微带线的宽度W6与所述末端微带线的宽度W7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将经过所述第三微带线的中心点并垂直于所述第三微带线的直线定义为对称轴P,所述高低阻抗微带线低通滤波结构关于所述对称轴P轴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带线的长度L1为3.4mm~4.2mm,宽度W1为2mm~2.8mm;所述第二微带线的长度L2为2.5mm~3.3mm,宽度W2为0.1mm~0.3mm;所述第三微带线的长度L3为6.4mm~7.2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永振钟伟东高霞
申请(专利权)人: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