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式的液涨式机械温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7224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温控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式的液涨式机械温控器,包括电器座、温控器主体、动力件和不锈钢压片,所述电器座由基座、插脚、簧片座、动触片和静触片构成,所述动触片上安装有动触点,静触片上安装有静触点,且动触片和静触片上安装有绝缘板,所述温控器主体包括调节轴、塑料架和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旋转孔,并且所述调节轴可转动杆安装在旋转孔内部,调节轴的外部上侧安装有限位片,所述塑料架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架的内侧,所述动力件包括感温筒、护套管、毛细管、膜盒和顶杆,所述感温筒通过焊接连接到毛细管一端,主要解决温控器复位不及时,温控精度低,温度稳定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式的液涨式机械温控器
本技术涉及温控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式的液涨式机械温控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温控器是一种根据工作环境的温度变化,在开关内部发生物理形变,从而产生某些特殊效应,产生导通或者断开动作的一系列自动控制元件,其中液涨式机械温控器是指当被控制对象的温度发生变化时使温控器感温部内的物质产生相应的热胀冷缩的物理现象,与感温部连通一起的膜盒产生膨胀或收缩,以杠杆原理带动开关通断动作,从而达到恒温的使用目的,在家电行业、电热设备以及制冷行业等温度控制场合中都得到了广泛使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涨式机械温控器,温控器复位不及时,温控精度低,温度稳定性差,因此,提出一种的作用新式的液涨式机械温控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式的液涨式机械温控器,主要解决温控器复位不及时,温控精度低,温度稳定性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式的液涨式机械温控器,包括电器座、温控器主体、动力件和不锈钢压片,所述电器座由基座、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式的液涨式机械温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器座、温控器主体、动力件和不锈钢压片(12),所述电器座由基座(1)、插脚(2)、簧片座(3)、动触片(4)和静触片(5)构成,所述动触片(4)上安装有动触点(6),静触片(5)上安装有静触点(7),且动触片(4)和静触片(5)上安装有绝缘板(8),所述温控器主体包括调节轴(9)、塑料架(10)和固定支架(11),所述固定支架(11)上设置有旋转孔,并且所述调节轴(9)可转动杆安装在旋转孔内部,调节轴(9)的外部上侧安装有限位片(13),所述塑料架(10)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架(11)的内侧,所述动力件包括感温筒(14)、护套管(15)、毛细管(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式的液涨式机械温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器座、温控器主体、动力件和不锈钢压片(12),所述电器座由基座(1)、插脚(2)、簧片座(3)、动触片(4)和静触片(5)构成,所述动触片(4)上安装有动触点(6),静触片(5)上安装有静触点(7),且动触片(4)和静触片(5)上安装有绝缘板(8),所述温控器主体包括调节轴(9)、塑料架(10)和固定支架(11),所述固定支架(11)上设置有旋转孔,并且所述调节轴(9)可转动杆安装在旋转孔内部,调节轴(9)的外部上侧安装有限位片(13),所述塑料架(10)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架(11)的内侧,所述动力件包括感温筒(14)、护套管(15)、毛细管(16)、膜盒(17)和顶杆(18),所述感温筒(14)通过焊接连接到毛细管(16)一端,所述护套管(15)套到毛细管(16)上,所述毛细管(16)另一端与膜盒(17)内侧孔焊接,所述顶杆(18)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吉强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乐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