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伪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7148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6: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伪标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伪标签,该防伪标签,包括:基材,基材上设定有防伪区;粘结层,粘结层位于防伪区上;以及镭射颗粒,镭射颗粒随机嵌在粘结层上,镭射颗粒与防伪区的颜色不同。该防伪标签具有三维立体特征,并且呈现四维感光特性,增强了防伪标签的防伪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伪标签
本技术涉及防伪
,尤其涉及一种防伪标签。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与技术的发展,防伪技术已经从传统的银行、海关、税务、金融、公安等部门制作的护照、证件、货币、票证和有价证券的使用场合逐渐转向民用,并在烟酒、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服装、光盘以及农药、化肥、汽车零部件、日用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潜力。防伪标签是一门涉及光学、化学、物理学、电磁学、计算机技术、光谱技术、数字印刷技术、包装印刷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交叉学科技术。防伪技术多种多样,如激光全息技术、水印技术、电码技术、数字编码、条形码、二维码以及RFID等。要能够达到防伪的目的,防伪标签必须同时具备不可复制、不可重复使用以及不可揭离的特点。三维立体图形防伪标签具有信息复杂度高且不可复制的优点。传统的三维立体图形防伪标签制作工艺条件苛刻,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伪标签,其具有三维立体特征,并且呈现四维感光特性,增强了防伪标签的防伪性能。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防伪标签,包括:基材,所述基材上设定有防伪区;粘结层,所述粘结层位于所述防伪区上;以及镭射颗粒,所述镭射颗粒随机嵌在所述粘结层上;其中,所述镭射颗粒与所述防伪区的颜色不同。优选地,所述粘结层和所述防伪区之间具有油墨层,所述油墨层颜色与所述基材颜色不同,所述镭射颗粒与所述油墨和所述防伪区叠加之后的颜色不同,且所述粘结层为透明涂层。优选地,所述防伪区和所述油墨层之间具有第二涂层。优选地,在所述镭射颗粒上方,覆盖有透明覆膜层。优选地,覆膜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层、邻苯基苯酚层、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层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基材为铜版纸、易碎纸、合成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粘结层为水胶层、油胶层、不干胶层、UV胶水层、光油层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镭射颗粒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氯乙烯、邻苯基苯酚中的一种。优选地,所述镭射颗粒的形状为圆形、三角形、梯形、正方形、线条状、六边形、菱形、不规则形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优选地,所述基材上还包括条码区,且所述条码区与所述防伪区范围不重合。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防伪标签中,粘结层用于固定镭射颗粒并防止镭射颗粒脱落,在形成防伪标签上,镭射颗粒粘附并嵌在防伪区的粘结层上,且镭射颗粒不重叠,其中粘结层上的镭射颗粒具有完全随机的特性,形成随机防伪图案具有三维立体特征,并且呈现四维感光特性,增强了防伪标签的防伪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材;2、第二涂层;3、油墨层;4、粘结层;5、覆膜层;6、镭射颗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行的描述仅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各个不同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组合,以构成未在以下描述中示出的其他实施例。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防伪标签,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参考图1,该防伪标签还包括基材1、粘结层4、以及镭射颗粒6。基材上设定有防伪区,防伪区用于区别于基材的其他区域;粘结层4位于防伪区上,粘结层4用于将镭射颗粒6固定在防伪区,镭射颗粒与防伪区和所述粘结层叠加后呈现的颜色不同,防伪区和所述粘结层叠加后呈现的颜色作为底色层。若粘结层为透明色,则防伪区为非透明色且镭射颗粒与防伪区颜色不同,防伪区作为底色层;若粘结层为半透明,则镭射颗粒的颜色与粘结层和防伪区叠加后的颜色不同,粘结层和防伪区叠加后的颜色作为底色;如粘结层不透明色,则镭射颗粒与粘结层颜色不同,粘结层色作为底色层,防伪区的颜色可以为任意颜色。应当理解的是,防伪区的颜色与基材上除防伪区之外的其他区域颜色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应当理解,防伪区可以是基材的整个区域,也可以是基材的其中一块区域,在本专利技术中防伪区域的形式不限,若防伪区为基材的一块区域,则防伪区应当与基材的其他区域区分开,如防伪区的颜色与基材的其他区域颜色不同;或者防伪区与基材其他区域颜色相同,则防伪区域基材其他区域之间具有边界,边界的颜色与基材其他区域颜色不同,边界可以是线框边界或其他各种形式的边界,边界的形式不限,只需能够区分其他区域即可。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若粘结层为透明,防伪区可以为任意颜色,镭射颗粒的颜色不同于防伪区,防伪区作为底色层;若粘结层为半透明,则防伪区可以是任意颜色,且镭射颗粒与防伪区和粘结层叠加后的颜色不同,防伪区和粘结层叠加后的颜色为底色;若粘结层为不透明,则粘结层为底色,镭颗粒的颜色与粘结层的颜色不同。在一个实施例中,防伪区和粘结层的颜色至少一个为非透明色,如黑色或其他彩色,若防伪区的颜色是黑色或不同于透明色的其他颜色,粘结层可以透明色,则镭射颗粒颜色与防伪区颜色不同,防伪区作为底色层,底色层的颜色与镭射颗粒的颜色不同;或者,粘结层为黑色或其他颜色,防伪区可以为任意颜色,镭射颗粒的颜色与防伪区和粘结层叠加后的颜色不同,防伪区和粘结层叠加后的颜色作为底色;或者,防伪区和粘结层均为有色,需要说明的是,防伪区和粘结层可以选择相同颜色,且不同时为透明色时,镭射颗粒的颜色与粘结层和防伪区叠加后的颜色不同。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镭射颗粒的颜色与防伪区和粘结层叠加后的颜色相同。镭射颗粒6随机嵌在粘结层4上,镭射颗粒6可以是多种不同形状随机散落在防伪区,也可以是同种形状镭射颗粒6随机散落在防伪区,在粘结层4上嵌有多种不同形状随机散落的随机镭射颗粒,使标签具有唯一性和三维特性。在其他实施例中,至少有三种形状的镭射颗粒随机散落在粘结层上。应当理解,镭射颗粒的形状越多,形成的防伪标签的随机图案越复杂,防伪效果越好。该防伪标签上,镭射颗粒粘附并嵌在防伪区的粘结层上,且镭射颗粒不重叠,其中粘结层上的镭射颗粒具有完全随机的特性,形成随机防伪图案具有三维立体特征,并且呈现四维感光特性,增强了防伪标签的防伪性能。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基材为铜版纸、易碎纸、合成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中的一种。粘结层可以是水胶层、油胶层、不干胶层、UV胶水层、光油层等,优选固化速度块的UV胶水。镭射颗粒材料为具有镭射特征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氯乙烯、邻苯基苯酚中的一种。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参考图2,防伪标签包括基材1、基材上设定的防伪区、粘结层4、嵌在粘结层4上的镭射颗粒6、粘结层4和防伪区之间具有油墨层3,镭射颗粒与油墨和防伪区叠加之后的颜色不同,油墨的颜色与基材的颜色不同,使油墨层的与基材其他区域之间具有边界,便于识别。且粘结层4为透明以露出油墨层3的颜色,在粘结层和防伪区之间设置油墨层作为底色层,此时粘结层的颜色为透明,防伪区的颜色可以是任意颜色。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油墨层为不透明,基材以及防伪区的颜色可以是任意颜色,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材,所述基材上设定有防伪区;/n粘结层,所述粘结层位于所述防伪区上;以及/n镭射颗粒,所述镭射颗粒随机嵌在所述粘结层上;/n其中,所述镭射颗粒与所述防伪区的颜色不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材,所述基材上设定有防伪区;
粘结层,所述粘结层位于所述防伪区上;以及
镭射颗粒,所述镭射颗粒随机嵌在所述粘结层上;
其中,所述镭射颗粒与所述防伪区的颜色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层和所述防伪区之间具有油墨层,所述油墨层颜色与所述基材颜色不同,所述镭射颗粒与所述油墨和所述防伪区叠加之后的颜色不同,且所述粘结层为透明涂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区和所述油墨层之间具有第二涂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镭射颗粒上方,覆盖有透明覆膜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覆膜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层、邻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涌耀黄志明汪宁吴光乐刘一宸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沃朴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