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调光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7029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调光膜,包括耐磨层,耐磨层的内部包括上防水透明层、上聚光透明层、上透明缓冲层、上透明支撑层、高分子液晶材料层、下透明支撑层、下透明缓冲层、下散光透明层、下防水透明层,耐磨层的底部固定链接有粘贴层,耐磨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电开关及电接头,上防水透明层的内部包括上聚光透明层、上透明缓冲层,下防水透明层的内部包括下散光透明层、下透明缓冲层,上防水透明层、上聚光透明层、上透明缓冲层、上透明支撑层、高分子液晶材料层、下透明支撑层、下透明缓冲层、下散光透明层、下防水透明层依次与耐磨层的内壁紧密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调光膜,透光率高,不刺眼,操控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调光膜
本技术涉及调光膜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调光膜。
技术介绍
伴随科技的发展,调光膜也随之被专利技术出来,目前市场上的调光膜都是运用了调光膜的基本功能,使用对光的处理仅仅限于基础,不能对光进行聚合和发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调光膜,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调光膜,包括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内部包括上防水透明层、上聚光透明层、上透明缓冲层、上透明支撑层、高分子液晶材料层、下透明支撑层、下透明缓冲层、下散光透明层、下防水透明层,所述耐磨层的底部固定链接有粘贴层,所述耐磨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电开关及电接头,所述上防水透明层的内部包括上聚光透明层、上透明缓冲层,所述下防水透明层的内部包括下散光透明层、下透明缓冲层,上防水透明层、上聚光透明层、上透明缓冲层、上透明支撑层、高分子液晶材料层、下透明支撑层、下透明缓冲层、下散光透明层、下防水透明层依次与耐磨层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上防水透明层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上聚光透明层,所述上聚光透明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透明缓冲层,所述上透明缓冲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透明支撑层,所述上透明支撑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高分子液晶材料层,所述高分子液晶材料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有下透明支撑层,所述下透明支撑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透明缓冲层,所述下透明缓冲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散光透明层,所述下散光透明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防水透明层。优选的,所述耐磨层的内部设置有闭合的空腔,耐磨层呈透明状。优选的,所述上防水透明层的前面、背面、顶部以及左右两侧通过粘合剂固定连接在耐磨层的内壁上,下防水透明层的前面、背面、底部以及左右两侧通过粘合剂固定连接在耐磨层的内壁上,上防水透明层与下防水透明层关于耐磨层水平方向的中轴线对称。优选的,所述上聚光透明层的前面、背面、顶部与左右两侧通过粘合剂与上防水透明层固定连接,下散光透明层的前面、背面、底部与左右两侧通过粘合剂与下防水透明层固定连接,上聚光透明层与下防水透明层关于耐磨层水平方向的中轴线对称。优选的,所述上透明缓冲层的顶部通过粘合剂与上聚光透明层固定连接,上透明缓冲层的左右两侧通过粘合剂与上防水透明层的内壁固定连接,下透明缓冲层的底部通过粘合剂与下散光透明层固定连接,下透明缓冲层的左右两侧通过粘合剂与下防水透明层的内壁固定连接,上透明缓冲层与下透明缓冲层关于耐磨层水平方向的中轴线对称。优选的,所述上透明支撑层的顶部通过粘合剂与防水透明层的底部和上透明缓冲层的底部固定连接,上透明支撑层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耐磨层,下透明支撑层的底部通过粘合剂与防水透明层的底部和下透明缓冲层的顶部固定连接,上透明支撑层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耐磨层,上透明支撑层与下透明支撑层关于耐磨层水平方向的中轴线对称。优选的,所述高分子液晶材料层的顶部通过粘合剂与上透明支撑层固定连接,高分子液晶材料层的顶部通过粘合剂与下透明支撑层固定连接,高分子液晶材料层的左右两侧与耐磨层的内壁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耐磨层,保护内部不会受外界影响,通过设置的上防水透明层与下防水透明层,使得保护内部不易进水,通过设置的上聚光透明层,使得透射进来的阳光得以集中,从而使得屋内更加明亮,通过设置的下散光透明层,使得阳光透射过玻璃后,不刺眼,温和,通过设置的下透明支撑层、上透明支撑层、上透明缓冲层、下透明缓冲层的相互配合,使得保护了高分子液晶材料层不会因外界冲击而产生破坏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智能调光膜的截面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智能调光膜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智能调光膜的左视图。图中:1、耐磨层;2、上防水透明层;3、上聚光透明层;4、上透明缓冲层;5、上透明支撑层;6、高分子液晶材料层;7、下透明支撑层;8、下透明缓冲层;9、下散光透明层;10、下防水透明层;11、粘贴层;12、控电开关及电连接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智能调光膜,包括耐磨层1,耐磨层1的内部设置有闭合的空腔,耐磨层1呈透明状,耐磨层1的内部包括上防水透明层2、上聚光透明层3、上透明缓冲层4、上透明支撑层5、高分子液晶材料层6、下透明支撑层7、下透明缓冲层8、下散光透明层9、下防水透明层10,耐磨层1的底部固定链接有粘贴层11,耐磨层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电开关及电连接装置12,上防水透明层2的内部包括上聚光透明层3、上透明缓冲层4,上防水透明层2的前面、背面、顶部以及左右两侧通过粘合剂固定连接在耐磨层1的内壁上,下防水透明层10的内部包括下散光透明层9、下透明缓冲层8,下防水透明层10的前面、背面、底部以及左右两侧通过粘合剂固定连接在耐磨层1的内壁上,上防水透明层2与下防水透明层10关于耐磨层1水平方向的中轴线对称,上防水透明层2、上聚光透明层3、上透明缓冲层4、上透明支撑层5、高分子液晶材料层6、下透明支撑层7、下透明缓冲层8、下散光透明层9、下防水透明层10依次与耐磨层1的内壁紧密贴合,上防水透明层2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上聚光透明层3,上聚光透明层3的前面、背面、顶部与左右两侧通过粘合剂与上防水透明层2固定连接,上聚光透明层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透明缓冲层4,上透明缓冲层4的顶部通过粘合剂与上聚光透明层3固定连接,上透明缓冲层4的左右两侧通过粘合剂与上防水透明层2的内壁固定连接,上透明缓冲层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透明支撑层5,上透明支撑层5的顶部通过粘合剂与防水透明层2的底部和上透明缓冲层4的底部固定连接,上透明支撑层5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耐磨层1,上透明支撑层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高分子液晶材料层6,高分子液晶材料层6的顶部通过粘合剂与上透明支撑层5固定连接,高分子液晶材料层6的顶部通过粘合剂与下透明支撑层7固定连接,高分子液晶材料层6的左右两侧与耐磨层1的内壁固定连接,高分子液晶材料层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有下透明支撑层7,下透明支撑层7的底部通过粘合剂与防水透明层2的底部和下透明缓冲层8的顶部固定连接,上透明支撑层5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耐磨层1,上透明支撑层5与下透明支撑层7关于耐磨层1水平方向的中轴线对称,下透明支撑层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透明缓冲层8,下透明缓冲层8的底部通过粘合剂与下散光透明层9固定连接,下透明缓冲层8的左右两侧通过粘合剂与下防水透明层10的内壁固定连接,上透明缓冲层4与下透明缓冲层8关于耐磨层1水平方向的中轴线对称,下透明缓冲层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散光透明层9,下散光透明层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防水透明层10,下散光透明层9的前面、背面、底部与左右两侧通过粘合剂与下防水透明层10固定连接,上聚光透明层3与下防水透明层10关于耐磨层1水平方向的中轴线对称。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智能调光膜,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调光膜,包括耐磨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1)的内部包括上防水透明层(2)、上聚光透明层(3)、上透明缓冲层(4)、上透明支撑层(5)、高分子液晶材料层(6)、下透明支撑层(7)、下透明缓冲层(8)、下散光透明层(9)、下防水透明层(10),所述耐磨层(1)的底部固定链接有粘贴层(11),所述耐磨层(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电开关及电连接装置(12),所述上防水透明层(2)的内部包括上聚光透明层(3)、上透明缓冲层(4),所述下防水透明层(10)的内部包括下散光透明层(9)、下透明缓冲层(8),上防水透明层(2)、上聚光透明层(3)、上透明缓冲层(4)、上透明支撑层(5)、高分子液晶材料层(6)、下透明支撑层(7)、下透明缓冲层(8)、下散光透明层(9)、下防水透明层(10)依次与耐磨层(1)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上防水透明层(2)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上聚光透明层(3),所述上聚光透明层(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透明缓冲层(4),所述上透明缓冲层(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透明支撑层(5),所述上透明支撑层(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高分子液晶材料层(6),所述高分子液晶材料层(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有下透明支撑层(7),所述下透明支撑层(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透明缓冲层(8),所述下透明缓冲层(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散光透明层(9),所述下散光透明层(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防水透明层(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调光膜,包括耐磨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1)的内部包括上防水透明层(2)、上聚光透明层(3)、上透明缓冲层(4)、上透明支撑层(5)、高分子液晶材料层(6)、下透明支撑层(7)、下透明缓冲层(8)、下散光透明层(9)、下防水透明层(10),所述耐磨层(1)的底部固定链接有粘贴层(11),所述耐磨层(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控电开关及电连接装置(12),所述上防水透明层(2)的内部包括上聚光透明层(3)、上透明缓冲层(4),所述下防水透明层(10)的内部包括下散光透明层(9)、下透明缓冲层(8),上防水透明层(2)、上聚光透明层(3)、上透明缓冲层(4)、上透明支撑层(5)、高分子液晶材料层(6)、下透明支撑层(7)、下透明缓冲层(8)、下散光透明层(9)、下防水透明层(10)依次与耐磨层(1)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上防水透明层(2)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上聚光透明层(3),所述上聚光透明层(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透明缓冲层(4),所述上透明缓冲层(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透明支撑层(5),所述上透明支撑层(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高分子液晶材料层(6),所述高分子液晶材料层(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有下透明支撑层(7),所述下透明支撑层(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透明缓冲层(8),所述下透明缓冲层(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散光透明层(9),所述下散光透明层(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防水透明层(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1)的内部设置有闭合的空腔,耐磨层(1)呈透明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调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防水透明层(2)的前面、背面、顶部以及左右两侧通过粘合剂固定连接在耐磨层(1)的内壁上,下防水透明层(10)的前面、背面、底部以及左右两侧通过粘合剂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刚叶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时代智光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