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斗式取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6877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59
一种提斗式取样器,包括收纳盒;收纳盒内设置收纳仓;收纳盒包括隔板、提杆、拉杆、抽气筒、橡胶塞、第一弹簧件、通气管和取样器;收纳盒的顶部分别设置供提杆与拉杆插入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收纳盒的底部设置供取样器穿过的第五通孔;取样器包括进样管、出样管、固定板、第二弹簧件和拉绳;取样器的顶部设置用于绕绳的绕线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提杆、拉杆、抽气筒和取样器的设计得到了一种一次可获得多组样品、取样后及时密封、样品不会损失的提斗式取样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斗式取样器
本技术涉及取样器
,尤其涉及一种提斗式取样器。
技术介绍
目前,取样器广泛应用于水泥、石膏、生料等粉状物的生产行业中,取样器在医疗、卫生、制药领域同样广泛应用。为保证所生产的粉状物料的产品质量,通过使用各种方式的取样器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抽取部分样品进行分析检验。以便了解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达到所要求的技术指标,并及时反馈,方便各生产工序对生产工艺进行调整。现有技术中的取样器往往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一次取样只能取一组样品,取样时无法做到精确取样,取出的样品可能有遭到环境的污染和损失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提斗式取样器,通过提杆、拉杆、抽气筒和取样器的设计得到了一种一次可获得多组样品、取样后及时密封、样品不会损失的提斗式取样器。(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提斗式取样器,包括收纳盒;收纳盒内设置收纳仓;收纳盒包括隔板、提杆、拉杆、抽气筒、橡胶塞、第一弹簧件、通气管和取样器;收纳盒的顶部分别设置供提杆与拉杆插入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隔板水平设置在收纳仓内;隔板上分别设置供提杆与抽气筒穿过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收纳盒的底部设置供取样器穿过的第五通孔;取样器设置在收纳仓内,取样器设置在隔板的下方;提杆竖直设置,提杆的下端穿过第一通孔与第三通孔后设置在取样器的顶部;抽气筒设置在收纳仓内,抽气筒设置在隔板与取样器之间;橡胶塞设置在抽气筒内;拉杆的下端穿过第二通孔与第四通孔后设置在橡胶塞的顶部;第一弹簧件的一端设置在取样器的顶部,第一弹簧件的另一端设置在隔板的底部;通气管的一端设置在抽气筒内,通气管的另一端设置在取样器内;取样器包括进样管、出样管、固定板、第二弹簧件和拉绳;进样管和出样管设置在取样器上;固定板水平设置在取样器上,固定板设置在进样管的下方;进样管上设置用于封闭进样管物料进出的挡板,挡板竖直设置;挡板上下滑动设置在进样管上;第二弹簧件的一端设置在挡板的底部,第二弹簧件的另一端设置在固定板的顶部;取样器的顶部设置用于绕绳的绕线装置;拉绳的一端设置在挡板的顶部,拉绳的另一端与绕线装置连接设置。优选的,提杆的顶部设置提手;拉杆的顶部设置拉柄。优选的,进样管位置处设置过滤网。优选的,出样管上设置阀门。优选的,取样器设置多组。本技术中,工作人员在进行取样时,首先将收纳盒放置在待取样物的上方,推动拉杆往下运动,拉杆带动取样器往下直至待取样区,由于有挡板的存在,所以在未到达指定取样区域时,取样器不会进行取样,保证了取样的准确性;待准备取样时,驱动绕线机构运动,提拉拉绳上移,带动挡板上移打开进样管,然后上拉拉杆,带动活塞上移,实现抽气的动作,样品从进样管进入取样器中,待取样完成后,松动拉绳,在第二弹簧件的作用下,挡板复位,完成对取样管的密封,避免了样品的流失和被污染的风险;第一弹簧件能对取样器进行复位,取样器在完成取样后,通过第一弹簧件带动回收到收纳仓内,减小了装置的体积,具有较高的实用性。本技术中,提杆的顶部设置提手;拉杆的顶部设置拉柄;拉柄与提手的设计,便于取样过程中的操作,提高了取样器的使用舒适度;进样管位置处设置过滤网,可以在取样的过程中,避免较大的杂质进入取样器中,提高了样品的质量;出样管上设置阀门,可以随时从取样器中取出样品。提高了取样器的实用性;取样器设置多组,一次取样可得到多组样品,避免了多次取样,提高了取样的效率与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提斗式取样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提斗式取样器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提斗式取样器中取样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提斗式取样器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收纳盒;2、收纳仓;3、隔板;4、第一通孔;5、第二通孔;6、第三通孔;7、第四通孔;8、第五通孔;9、提杆;10、提手;11、拉杆;12、拉柄;13、抽气筒;14、橡胶塞;15、第一弹簧件;16、通气管;17、取样器;18、进样管;19、出样管;20、固定板;21、挡板;22、第二弹簧件;23、过滤网;24、阀门;25、拉绳;26、绕线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提斗式取样器,包括收纳盒1;收纳盒1内设置收纳仓2;收纳盒1包括隔板3、提杆9、拉杆11、抽气筒13、橡胶塞14、第一弹簧件15、通气管16和取样器17;收纳盒1的顶部分别设置供提杆9与拉杆11插入的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5;隔板3水平设置在收纳仓2内;隔板3上分别设置供提杆9与抽气筒13穿过的第三通孔6和第四通孔7;收纳盒1的底部设置供取样器17穿过的第五通孔8;取样器17设置在收纳仓2内,取样器17设置在隔板3的下方;提杆9竖直设置,提杆9的下端穿过第一通孔4与第三通孔6后设置在取样器17的顶部;抽气筒13设置在收纳仓2内,抽气筒13设置在隔板3与取样器17之间;橡胶塞14设置在抽气筒13内;拉杆11的下端穿过第二通孔5与第四通孔7后设置在橡胶塞14的顶部;第一弹簧件15的一端设置在取样器17的顶部,第一弹簧件15的另一端设置在隔板3的底部;通气管16的一端设置在抽气筒13内,通气管16的另一端设置在取样器17内;取样器17包括进样管18、出样管19、固定板20、第二弹簧件22和拉绳25;进样管18和出样管19设置在取样器17上;固定板20水平设置在取样器17上,固定板20设置在进样管18的下方;进样管18上设置用于封闭进样管18物料进出的挡板21,挡板21竖直设置;挡板21上下滑动设置在进样管18上;第二弹簧件22的一端设置在挡板21的底部,第二弹簧件22的另一端设置在固定板20的顶部;取样器17的顶部设置用于绕绳的绕线装置26;拉绳25的一端设置在挡板21的顶部,拉绳25的另一端与绕线装置26连接设置。本技术中,工作人员在进行取样时,首先将收纳盒放置在待取样物的上方,推动拉杆往下运动,拉杆带动取样器往下直至待取样区,由于有挡板的存在,所以在未到达指定取样区域时,取样器不会进行取样,保证了取样的准确性;待准备取样时,驱动绕线机构运动,提拉拉绳上移,带动挡板上移打开进样管,然后上拉拉杆,带动活塞上移,实现抽气的动作,样品从进样管进入取样器中,待取样完成后,松动拉绳,在第二弹簧件的作用下,挡板复位,完成对取样管的密封,避免了样品的流失和被污染的风险;第一弹簧件能对取样器进行复位,取样器在完成取样后,通过第一弹簧件带动回收到收纳仓内,减小了装置的体积,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斗式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纳盒(1);收纳盒(1)内设置收纳仓(2);收纳盒(1)包括隔板(3)、提杆(9)、拉杆(11)、抽气筒(13)、橡胶塞(14)、第一弹簧件(15)、通气管(16)和取样器(17);/n收纳盒(1)的顶部分别设置供提杆(9)与拉杆(11)插入的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5);隔板(3)水平设置在收纳仓(2)内;隔板(3)上分别设置供提杆(9)与抽气筒(13)穿过的第三通孔(6)和第四通孔(7);收纳盒(1)的底部设置供取样器(17)穿过的第五通孔(8);取样器(17)设置在收纳仓(2)内,取样器(17)设置在隔板(3)的下方;提杆(9)竖直设置,提杆(9)的下端穿过第一通孔(4)与第三通孔(6)后设置在取样器(17)的顶部;抽气筒(13)设置在收纳仓(2)内,抽气筒(13)设置在隔板(3)与取样器(17)之间;橡胶塞(14)设置在抽气筒(13)内;拉杆(11)的下端穿过第二通孔(5)与第四通孔(7)后设置在橡胶塞(14)的顶部;第一弹簧件(15)的一端设置在取样器(17)的顶部,第一弹簧件(15)的另一端设置在隔板(3)的底部;通气管(16)的一端设置在抽气筒(13)内,通气管(16)的另一端设置在取样器(17)内;/n取样器(17)包括进样管(18)、出样管(19)、固定板(20)、第二弹簧件(22)和拉绳(25);进样管(18)和出样管(19)设置在取样器(17)上;固定板(20)水平设置在取样器(17)上,固定板(20)设置在进样管(18)的下方;进样管(18)上设置用于封闭进样管(18)物料进出的挡板(21),挡板(21)竖直设置;挡板(21)上下滑动设置在进样管(18)上;第二弹簧件(22)的一端设置在挡板(21)的底部,第二弹簧件(22)的另一端设置在固定板(20)的顶部;取样器(17)的顶部设置用于绕绳的绕线装置(26);拉绳(25)的一端设置在挡板(21)的顶部,拉绳(25)的另一端与绕线装置(26)连接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斗式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纳盒(1);收纳盒(1)内设置收纳仓(2);收纳盒(1)包括隔板(3)、提杆(9)、拉杆(11)、抽气筒(13)、橡胶塞(14)、第一弹簧件(15)、通气管(16)和取样器(17);
收纳盒(1)的顶部分别设置供提杆(9)与拉杆(11)插入的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5);隔板(3)水平设置在收纳仓(2)内;隔板(3)上分别设置供提杆(9)与抽气筒(13)穿过的第三通孔(6)和第四通孔(7);收纳盒(1)的底部设置供取样器(17)穿过的第五通孔(8);取样器(17)设置在收纳仓(2)内,取样器(17)设置在隔板(3)的下方;提杆(9)竖直设置,提杆(9)的下端穿过第一通孔(4)与第三通孔(6)后设置在取样器(17)的顶部;抽气筒(13)设置在收纳仓(2)内,抽气筒(13)设置在隔板(3)与取样器(17)之间;橡胶塞(14)设置在抽气筒(13)内;拉杆(11)的下端穿过第二通孔(5)与第四通孔(7)后设置在橡胶塞(14)的顶部;第一弹簧件(15)的一端设置在取样器(17)的顶部,第一弹簧件(15)的另一端设置在隔板(3)的底部;通气管(16)的一端设置在抽气筒(13)内,通气管(16)的另一端设置在取样器(17)内;
取样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炳伟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钢城企业公司计控电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