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感应加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6743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感应加热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中频感应加热炉,可以自行对加热炉内壁进行打磨抛光处理。在加热时,将被加热物放置在上下料支撑平台上,两个上下料气缸带动上下料支撑平台上升,将需要加热的物质送到感应加热炉开口处,方便工作人员添加,加热完毕后,打开转动液压油缸,转动液压油缸的伸缩杆缩回,带动直角转动板在两个转动支架上逆时针转动,来带动感应加热炉倾斜,将加热好的物质倒出,然后转动液压油缸的伸缩杆伸出,带动直角转动板在两个转动支架上顺时钟转动,来带动感应加热炉回到直立状态,转动板限位板防止直角转动板转到两个转动支架左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频感应加热炉
本技术涉及感应加热
,更具体的说是中频感应加热炉。
技术介绍
公开号为CN206387255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热炉,包括炉体底座、加热体底座、后保温体组合、前保温体组合、钨坩埚和炉室保温体,在炉体底座的上部设有炉体,在炉体内部一侧设有后保温体组合,在炉体内部另一侧设有前保温体组合,在炉体内部的下部设有加热体底座,在加热体底座的上部设有炉室保温体,在炉室保温体的上部设有钨坩埚,所述钨坩埚设置为马蹄形,由感应线圈和耐火保温材料捣打为一体,在炉室保温体内设有感应加热线圈;本技术过设置马蹄形的钨坩埚,升温较快,是传统电阻炉的五倍,可任意频繁开炉停炉不会造成炉室保温体的损坏,由于炉室保温体外不设置钨丝,从而不用考虑氧化,炉体内不用氢气保护,氢气消耗量小,耗电量小;缺点是使用过程中,加热炉内壁会渐渐粘上被加热物的残渣,使加热炉导热能力下降,且表面有污垢,该技术无法自行对加热炉内壁进行打磨抛光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中频感应加热炉,其有益效果为中频感应加热炉可以自行对加热炉内壁进行打磨抛光处理。中频感应加热炉,包括上下料移动底座、升降旋转打磨总成和液压转动炉总成,所述的升降旋转打磨总成固定连接在上下料移动底座上,液压转动炉总成固定连接在上下料移动底座上,升降旋转打磨总成位于液压转动炉总成正上方,所述的升降旋转打磨总成包括龙门支撑架、上下升降气缸、升降滑道、升降横梁、打磨电机、打磨旋转轴、旋转钢刷和灰尘接收板,两个龙门支撑架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上下料移动底座前后两端,两个上下升降气缸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龙门支撑架上,两个龙门支撑架上均设置有升降滑道,升降横梁的前后两端分别滑动在两个升降滑道上,升降横梁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上下升降气缸的伸缩轴上,打磨电机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在升降横梁的中部,打磨旋转轴固定连接在打磨电机的输出轴上,旋转钢刷固定连接在打磨旋转轴的中部,灰尘接收板固定连接在打磨旋转轴下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中频感应加热炉所述的上下料移动底座包括移动底板、油缸转动底座、推拉移动杆、自锁万向轮、上下料气缸、上下料支撑平台,移动底板底端的四个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自锁万向轮,两个龙门支撑架分别固定连接在移动底板中部的前后两端,油缸转动底座固定连接在移动底板右端,移动底板右端设置有推拉移动杆,两个上下料气缸均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在移动底板左端,上下料支撑平台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上下料气缸的伸缩轴上,液压转动炉总成固定连接在移动底板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中频感应加热炉所述的液压转动炉总成包括转动液压油缸、直角转动板、感应加热炉、感应加热线圈、转动支架和转动板限位板,转动液压油缸右端转动连接在油缸转动底座上,转动液压油缸左端转动连接在直角转动板底端,直角转动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转动支架上,两个转动支架底端均固定连接在移动底板上,转动板限位板固定连接在两个转动支架中部,感应加热炉固定连接在直角转动板上,感应加热线圈固定连在感应加热炉上,打磨旋转轴位于感应加热炉正上方。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中频感应加热炉所述的旋转钢刷的直径大于感应加热炉的内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中频感应加热炉所述的灰尘接收板的直径等于感应加热炉的内径。本技术中频感应加热炉的有益效果为:中频感应加热炉可以通过上下升降气缸带动打磨电机和旋转钢刷将感应加热炉内壁上的污垢进行打磨抛光处理,防止因为污垢长时间积攒,使感应加热炉内壁的导热性下降,导致热量转化率下降,还可以使用灰尘接收板将打磨抛光下来的污垢进行收集,同时可以使用转动液压油缸带动直角转动板和感应加热炉来将加热后的物质倒出来,同时可以使用上下料气缸带动上下料支撑平台来进行接收加热后的物质以及给空的感应加热炉添加被加热物,帮助操作人员省力,大大降低劳动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频感应加热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中频感应加热炉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上下料移动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升降旋转打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液压转动炉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上下料移动底座1;移动底板1-1;油缸转动底座1-2;推拉移动杆1-3;自锁万向轮1-4;上下料气缸1-5;上下料支撑平台1-6;升降旋转打磨总成2;龙门支撑架2-1;上下升降气缸2-2;升降滑道2-3;升降横梁2-4;打磨电机2-5;打磨旋转轴2-6;旋转钢刷2-7;灰尘接收板2-8;液压转动炉总成3;转动液压油缸3-1;直角转动板3-2;感应加热炉3-3;感应加热线圈3-4;转动支架3-5;转动板限位板3-6。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1、2、3、4、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技术涉及感应加热
,更具体的说是中频感应加热炉,包括上下料移动底座1、升降旋转打磨总成2和液压转动炉总成3,所述的升降旋转打磨总成2固定连接在上下料移动底座1上,液压转动炉总成3固定连接在上下料移动底座1上,升降旋转打磨总成2位于液压转动炉总成3正上方,所述的升降旋转打磨总成2包括龙门支撑架2-1、上下升降气缸2-2、升降滑道2-3、升降横梁2-4、打磨电机2-5、打磨旋转轴2-6、旋转钢刷2-7和灰尘接收板2-8,两个龙门支撑架2-1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上下料移动底座1前后两端,两个上下升降气缸2-2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龙门支撑架2-1上,两个龙门支撑架2-1上均设置有升降滑道2-3,升降横梁2-4的前后两端分别滑动在两个升降滑道2-3上,升降横梁2-4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上下升降气缸2-2的伸缩轴上,打磨电机2-5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在升降横梁2-4的中部,打磨旋转轴2-6固定连接在打磨电机2-5的输出轴上,旋转钢刷2-7固定连接在打磨旋转轴2-6的中部,灰尘接收板2-8固定连接在打磨旋转轴2-6下端;两个上下升降气缸2-2带动升降横梁2-4上下升降,升降横梁2-4带动打磨电机2-5上下移动,打磨电机2-5带动打磨旋转轴2-6和旋转钢刷2-7转动,旋转钢刷2-7对感应加热炉3-3内壁进行打磨抛光。具体实施方式二:下面结合图1、2、3、4、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上下料移动底座1包括移动底板1-1、油缸转动底座1-2、推拉移动杆1-3、自锁万向轮1-4、上下料气缸1-5和上下料支撑平台1-6,移动底板1-1底端的四个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自锁万向轮1-4,两个龙门支撑架2-1分别固定连接在移动底板1-1中部的前后两端,油缸转动底座1-2固定连接在移动底板1-1右端,移动底板1-1右端设置有推拉移动杆1-3,两个上下料气缸1-5均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在移动底板1-1左端,上下料支撑平台1-6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上下料气缸1-5的伸缩轴上,液压转动炉总成3固定连接在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中频感应加热炉,包括上下料移动底座(1)、升降旋转打磨总成(2)和液压转动炉总成(3),所述的升降旋转打磨总成(2)固定连接在上下料移动底座(1)上,液压转动炉总成(3)固定连接在上下料移动底座(1)上,升降旋转打磨总成(2)位于液压转动炉总成(3)正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旋转打磨总成(2)包括龙门支撑架(2-1)、上下升降气缸(2-2)、升降滑道(2-3)、升降横梁(2-4)、打磨电机(2-5)、打磨旋转轴(2-6)、旋转钢刷(2-7)和灰尘接收板(2-8),两个龙门支撑架(2-1)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上下料移动底座(1)前后两端,两个上下升降气缸(2-2)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龙门支撑架(2-1)上,两个龙门支撑架(2-1)上均设置有升降滑道(2-3),升降横梁(2-4)的前后两端分别滑动在两个升降滑道(2-3)上,升降横梁(2-4)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上下升降气缸(2-2)的伸缩轴上,打磨电机(2-5)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在升降横梁(2-4)的中部,打磨旋转轴(2-6)固定连接在打磨电机(2-5)的输出轴上,旋转钢刷(2-7)固定连接在打磨旋转轴(2-6)的中部,灰尘接收板(2-8)固定连接在打磨旋转轴(2-6)下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中频感应加热炉,包括上下料移动底座(1)、升降旋转打磨总成(2)和液压转动炉总成(3),所述的升降旋转打磨总成(2)固定连接在上下料移动底座(1)上,液压转动炉总成(3)固定连接在上下料移动底座(1)上,升降旋转打磨总成(2)位于液压转动炉总成(3)正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旋转打磨总成(2)包括龙门支撑架(2-1)、上下升降气缸(2-2)、升降滑道(2-3)、升降横梁(2-4)、打磨电机(2-5)、打磨旋转轴(2-6)、旋转钢刷(2-7)和灰尘接收板(2-8),两个龙门支撑架(2-1)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上下料移动底座(1)前后两端,两个上下升降气缸(2-2)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龙门支撑架(2-1)上,两个龙门支撑架(2-1)上均设置有升降滑道(2-3),升降横梁(2-4)的前后两端分别滑动在两个升降滑道(2-3)上,升降横梁(2-4)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上下升降气缸(2-2)的伸缩轴上,打磨电机(2-5)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在升降横梁(2-4)的中部,打磨旋转轴(2-6)固定连接在打磨电机(2-5)的输出轴上,旋转钢刷(2-7)固定连接在打磨旋转轴(2-6)的中部,灰尘接收板(2-8)固定连接在打磨旋转轴(2-6)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频感应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料移动底座(1)包括移动底板(1-1)、油缸转动底座(1-2)、推拉移动杆(1-3)、自锁万向轮(1-4)、上下料气缸(1-5)和上下料支撑平台(1-6),移动底板(1-1)底端的四个角处均固定连接有自锁万向轮(1-4),两个龙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宏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阳市非凡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