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炉渣的外排出渣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06618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炉渣的外排出渣系统,包括排渣箱、斜向滤板、输送带、振动电机和集尘设备,所述排渣箱内开设有筛渣通道,且底部一侧构造有斜面,斜面一端由支撑腿支撑,所述排渣箱的上方开设连通筛渣通道的进渣口,所述排渣箱的侧面开设有连通筛渣通道的出渣口,所述筛渣通道内斜向设置有多组斜向滤板,且多组所述斜向滤板均向出渣口方向倾斜,多组所述斜向滤板中底端的一组斜向滤板底部斜向设置有一组阻隔板,且斜向滤板和阻隔板的底端均由连接排渣箱的限位滑杆支撑,所述排渣箱的底端斜面处通过螺栓限位有一组快拆板。该锅炉炉渣的外排出渣系统,结构合理,易于实现炉渣筛分排渣,且有效集尘,适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炉渣的外排出渣系统
本技术属于过滤排渣
,具体涉及一种锅炉炉渣的外排出渣系统。
技术介绍
垃圾焚烧即通过适当的热分解、燃烧、熔融等反应,使垃圾经过高温下的氧化进行减容,成为残渣或者熔融固体物质的过程。由于垃圾用焚烧法处理后,减量化效果显著,节省用地,还可消灭各种病原体,将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故垃圾焚烧法已成为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现有生活垃圾在焚烧后需筛分出料,实现不同大小炉渣的分批处理,而现有筛分出渣设备存在较大的扬尘,影响工作环境,且筛分时易存在筛网堵塞的情况,适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炉渣的外排出渣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炉渣的外排出渣系统,包括排渣箱、斜向滤板、输送带、振动电机和集尘设备,所述排渣箱内开设有筛渣通道,且底部一侧构造有斜面,斜面一端由支撑腿支撑,所述排渣箱的上方开设连通筛渣通道的进渣口,所述排渣箱的侧面开设有连通筛渣通道的出渣口;所述筛渣通道内斜向设置有多组斜向滤板,且多组所述斜向滤板均向出渣口方向倾斜,多组所述斜向滤板中底端的一组斜向滤板底部斜向设置有一组阻隔板,且斜向滤板和阻隔板的底端均由连接排渣箱的限位滑杆支撑;所述排渣箱的底端斜面处通过螺栓限位有一组快拆板,所述快拆板的上端面安装有一组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的顶端配合有至少两组振动连杆,且振动连杆向上延伸并与斜向滤板和阻隔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斜向滤板和阻隔板的底端均设置有向出渣口方向延伸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内配合有多组通过链带传动的传动辊,且其中一组传动辊与步进电机配合传动。优选的,所述集尘设备安装于排渣箱的侧面,且斜向安装于斜向滤板和阻隔板的上方,所述集尘设备包括集尘箱以及集尘箱内安装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上等距安装有多组风扇主体。优选的,所述集尘箱远离排渣箱的一侧安装有一组封装板,且导风板朝向排渣箱的一侧安装有一组滤尘网。优选的,所述封装板上等距设置有多组连通泵风主管的泵风支管,且泵风主管与风泵配合安装。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锅炉炉渣的外排出渣系统,采用自上而下的多组斜向滤板对炉渣进行筛分,配合一侧的输送带实现不同大小炉渣的排出收集,适用性强;斜向滤板和阻隔板由振动电机的振动连杆连接,实现振动,有效防止炉渣堵塞于斜向滤板的空隙内,保证顺利下料;斜向滤板和阻隔板上方的集尘设备通过内部的导风板以及配合泵风主管的风泵实现烟尘的吸附,有效防止烟尘在工作空间内扩散,保障工作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集尘设备结构示意图。图中:1排渣箱、101筛渣通道、102进渣口、103出渣口、2斜向滤板、201阻隔板、3输送带、4振动电机、401振动连杆、5集尘设备、6集尘箱、601封装板、602滤尘网、7导风板、701风扇主体、8泵风支管、801泵风主管、9快拆板、10支撑腿、11限位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锅炉炉渣的外排出渣系统,包括排渣箱1、斜向滤板2、输送带3、振动电机4和集尘设备5,所述排渣箱1内开设有筛渣通道101,且底部一侧构造有斜面,斜面一端由支撑腿10支撑,所述排渣箱1的上方开设连通筛渣通道101的进渣口102,所述排渣箱1的侧面开设有连通筛渣通道101的出渣口103;所述筛渣通道101内斜向设置有多组斜向滤板2,且多组所述斜向滤板2均向出渣口103方向倾斜,多组所述斜向滤板2中底端的一组斜向滤板2底部斜向设置有一组阻隔板201,且斜向滤板2和阻隔板201的底端均由连接排渣箱1的限位滑杆11支撑(具体实施时,斜向滤板2和阻隔板201的底端可开设适配限位滑杆11的槽,使得限位滑杆11能对斜向滤板2和阻隔板201进行辅助支撑,而振动电机4的振动方向沿限位滑杆11的轴心方向即可不影响限位滑杆11对斜向滤板2和阻隔板201的支撑),具体实施时,多组斜向滤板2的孔隙自上而下逐步缩小;所述排渣箱1的底端斜面处通过螺栓限位有一组快拆板9,所述快拆板9的上端面安装有一组振动电机4(具体实施时,振动电机4可选用任一型号),所述振动电机4的顶端配合有至少两组振动连杆401,且振动连杆401向上延伸并与斜向滤板2和阻隔板201固定连接,斜向滤板2和阻隔板201由振动电机4的振动连杆401连接,实现振动,有效防止炉渣堵塞于斜向滤板2的空隙内,保证顺利下料。具体的,所述斜向滤板2和阻隔板201的底端均设置有向出渣口103方向延伸的输送带3,所述输送带3内配合有多组通过链带传动的传动辊,且其中一组传动辊与步进电机配合传动,采用自上而下的多组斜向滤板2对炉渣进行筛分,配合一侧的输送带3实现不同大小炉渣的排出收集,适用性强。具体的,所述集尘设备5安装于排渣箱1的侧面,且斜向安装于斜向滤板2和阻隔板201的上方,所述集尘设备5包括集尘箱6以及集尘箱6内安装的导风板7,所述导风板7上等距安装有多组风扇主体701,所述集尘箱6远离排渣箱1的一侧安装有一组封装板601,且导风板7朝向排渣箱1的一侧安装有一组滤尘网602,所述封装板601上等距设置有多组连通泵风主管801的泵风支管8,且泵风主管801与风泵配合安装(具体实施时,风泵可选用任一型号,且风泵应与一组类似吸尘器内的集尘袋结构配合实现集尘),斜向滤板2和阻隔板201上方的集尘设备5通过内部的导风板7以及配合泵风主管801的风泵实现烟尘的吸附,有效防止烟尘在工作空间内扩散,保障工作环境。具体的,该锅炉炉渣的外排出渣系统,在使用时需只需将开启风扇主体701、振动电机4和配合输送带3的步进电机,当炉渣从进渣口102处进入筛渣通道101时,振动电机4振动振动连杆401使得斜向滤板2和阻隔板201同步振动,较大的垃圾从上部的斜向滤板2上下滑至输送带3上输送到外部,而较小的继续下落继续筛分,直至最小的下落在阻隔板201上并滑落至输送带3上,炉渣下落产生的灰尘由导风板7上风扇主体701产生的负压初步吸附入集尘箱6内,再由配合泵风主管801的风泵抽出集尘箱6外实现集尘,该锅炉炉渣的外排出渣系统,结构合理,易于实现炉渣筛分排渣,且有效集尘,适用性强。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炉炉渣的外排出渣系统,包括排渣箱(1)、斜向滤板(2)、输送带(3)、振动电机(4)和集尘设备(5),所述排渣箱(1)内开设有筛渣通道(101),且底部一侧构造有斜面,斜面一端由支撑腿(10)支撑,所述排渣箱(1)的上方开设连通筛渣通道(101)的进渣口(102),所述排渣箱(1)的侧面开设有连通筛渣通道(101)的出渣口(103);/n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渣通道(101)内斜向设置有多组斜向滤板(2),且多组所述斜向滤板(2)均向出渣口(103)方向倾斜,多组所述斜向滤板(2)中底端的一组斜向滤板(2)底部斜向设置有一组阻隔板(201),且斜向滤板(2)和阻隔板(201)的底端均由连接排渣箱(1)的限位滑杆(11)支撑;/n所述排渣箱(1)的底端斜面处通过螺栓限位有一组快拆板(9),所述快拆板(9)的上端面安装有一组振动电机(4),所述振动电机(4)的顶端配合有至少两组振动连杆(401),且振动连杆(401)向上延伸并与斜向滤板(2)和阻隔板(20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炉渣的外排出渣系统,包括排渣箱(1)、斜向滤板(2)、输送带(3)、振动电机(4)和集尘设备(5),所述排渣箱(1)内开设有筛渣通道(101),且底部一侧构造有斜面,斜面一端由支撑腿(10)支撑,所述排渣箱(1)的上方开设连通筛渣通道(101)的进渣口(102),所述排渣箱(1)的侧面开设有连通筛渣通道(101)的出渣口(103);
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渣通道(101)内斜向设置有多组斜向滤板(2),且多组所述斜向滤板(2)均向出渣口(103)方向倾斜,多组所述斜向滤板(2)中底端的一组斜向滤板(2)底部斜向设置有一组阻隔板(201),且斜向滤板(2)和阻隔板(201)的底端均由连接排渣箱(1)的限位滑杆(11)支撑;
所述排渣箱(1)的底端斜面处通过螺栓限位有一组快拆板(9),所述快拆板(9)的上端面安装有一组振动电机(4),所述振动电机(4)的顶端配合有至少两组振动连杆(401),且振动连杆(401)向上延伸并与斜向滤板(2)和阻隔板(20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干陈当灏刘文明林思从吴志强张世裕彭真
申请(专利权)人:瀚蓝福清固废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