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648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紧凑折叠的高椅具有可折叠框架组件,该可折叠的框架组件具有在它们各自的上端相互枢转连接的前框架部分和后框架部分。该框架组件可移动到其中前、后框架部分相互间隔近距离的折叠状态。前、后趾部表面被设置在前、后框架部分的各自下端上。在折叠状态时,前、后趾部表面相互间隔一个稳定距离。该稳定距离大于框架部分的近距离。该折叠高椅可直立在趾部表面上,并且当折叠时即使框架部分相互很近仍保持相对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高椅(high chair),尤其涉及一种能紧凑地折叠并具有腿的高椅,这些腿形成稳定的底座,用于使折叠的高椅在竖直方向上站立和保持该折叠的高椅处于竖直方向。
技术介绍
高椅和可折叠的高椅是本领域公知的。还公知的是折叠椅折叠成当从侧面看时具有较短长度和较窄轮廓的紧凑尺寸。然而,当处于折叠状态时,这些类型的高椅一般不能轻易地或容易地直立。这是因为当处于折叠状态时,前、后高椅腿或框架部分的底端的位置非常靠近。这种类型的可折叠高椅的前、后接触点之间的间隙较小,从而导致了对于直立的高椅具有较窄的底座。一些高椅在它们的腿或框架部分的底端具有滚子、轮子或脚轮。当这种类型的椅子处于折叠状态和直立时,高椅支在仍支撑在地表面上的轮子或脚轮上。这使得高椅腿的底部和地面或支撑面之间具有非常小的面接触。如果所有的轮子都没有锁定以防止旋转,则轮子可以旋转或自转,从而进一步降低了高椅折叠和直立时的稳定性。上述因素之一或两个将导致窄轮廓的可折叠高椅在折叠时很容易翻倒或完全不能直立。附图说明结合附图阅读下面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晰,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教导构造的高椅的一个实施例的前部透视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高椅处于使用或打开状态的侧视图。图3是图1中所示的高椅处于直立的折叠状态的侧视图。图4是沿图1的IV-IV线截得的高椅支脚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截面图,并示出处于释放状态的轮制动元件。图5是图4的高椅支脚组件的截面图,但是示出处于锁定状态的轮制动元件。具体实施例方式这里所公开的高椅是窄轮廓或紧凑型可折叠高椅的一个实施例。所公开的高椅在转换到折叠状态时可以直立并仍然保持稳定和相对坚固。这里公开的高椅的实施例具有前腿和后腿,每个腿具有终止在至少一个支脚组件处的底端。在一个实施例中,支脚组件具有底部表面,该底部表面具有趾端和跟端。趾部表面位于各支脚组件的自由端或远端,并相对于底部表面具有一角度。当该实施例中的高椅处于使用状态时,前、后腿相互展开较宽距离,且底部表面面向地面或地板表面。高椅将直接支撑在底部表面上,或如果使用轮子的话,则支撑在轮子上,该轮子通过支脚组件的底部表面露出。当所公开的高椅处于折叠状态时,在高椅的两侧,前腿的下端与后腿的下端位于间隔相近的位置。在该实施例中,当高椅直立时,趾部表面与地面或地板接触。一个或多个前支脚组件的趾部表面相对于前腿下端的位置向前偏移。类似地,一个或多个后支脚组件的趾部表面相对于后腿下端的位置向后偏移。因此,在该实施例中,趾部表面在高椅的前、后折叠腿之间形成较宽的间隙或较大的深度距离。与先前所知的窄轮廓的可折叠高椅相比,这种结构形成用于支撑处于竖直或站立状态的折叠的、窄的或窄轮廓的高椅的更稳定的底座。现转向附图,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教导构造的高椅10的一个实施例的前部透视图。所公开实施例中的高椅10具有框架组件12,该框架组件在支撑高椅停留的地面或地板上方的升高的位置处支撑座椅14。在该实施例中,框架组件12具有从侧面看A形框架结构。在所公开实施例中的高椅10还具有托板16,该托板位于座椅靠背17前方间隔一段距离的位置处,且位于座椅的座椅底部18的上方。在该实施例中,A形框架组件12包括前框架部分20和后框架部分21。前、后框架部分20和21在如图2所示的使用状态和图3所示的紧凑折叠状态之间可彼此相对地枢转折叠。前框架部分20具有一对前腿22,这对前腿侧向相互间隔A形框架组件12的宽度。类似地,后框架部分21具有一对后腿24,这对后腿侧向相互间隔A形框架组件12的宽度。在该实施例中,腿22和24都基本上是线形或直的元件。当从前面看时前腿22基本上相互平行,当从后面看时,后腿基本上相互平行。为了方便描述,因为前框架部分20和前腿22相对于座椅面对方向位于座椅14的前方,它们在此被称为“前”元件。同样为了简化描述,因为后框架部分21和后腿24位于座椅14的后方,它们在此被称为“后”元件。在本实施例中,框架组件12的各侧还具有套26,该套与一个前腿22和一个后腿24的上端相连。该实施例中的套26具有相互枢转连接的两个部件26a和26b。一个前腿22与套的一个部件26a相连,一个后腿24与轮套的另一个部件26b相连。前腿22和后腿24可以在使用和折叠状态之间在套26处彼此相向和相互远离地枢转。在该实施例中,套26具有向下的解锁按钮28。在该实施例中,该解锁按钮28可以被向上按压,以允许在图2和图3的使用和折叠状态之间套的套部件26a和26b之间的相对旋转,该相对旋转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在该实施例中,各前腿22还终止于单个的下端30,且各后腿24终止于单个的下端32。前横杆34在下端30上方一段距离的位置处的间隔开的前腿22之间牢固地互连和延伸。类似地,后横杆36在后腿各自的下端32上方一段距离的位置处的后腿24之间牢固地互连和延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教导,支脚组件40被安装或装载在各腿22和24的下端30和32上。在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该支腿组件的特征和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认识到高椅的各种结构可以明显不同,但仍然落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和范围之内。如果有的话,框架组件12、座椅14、托板16的结构、功能和外形可以与这里公开的实施例明显不同,并执行它们所预期的功能。具体而言,框架组件12可以与所示出的不同。例如,框架结构可以使用U形前、后框架部分、倒置的T形前后框架部分等。另外,框架组件12不需要包括线形或直腿,而可以用所需要的弯曲或波状外形替代。此外,在折叠状态下,不论是从前方或后方看时还是侧面看时,或者从两个方向看时,框架组件12的腿22和24不需要相互平行。此外,框架组件12可以有实质上单个的下前端和下后端、这里所描述的成对的下前腿和下后腿或数量更多的前、后地板接触点。在该实施例中,一对座椅托架50位于座椅14的两端,并沿座椅侧向向外延伸。各托架50在其近端处连接于座椅14,并在其远端上具有管状连接件52。在该实施例中,管状连接件52可滑动并套叠地容纳于相应设置的前腿22的外部。座椅14位于间隔开的前腿22和间隔开的后腿24之间,并在前腿22上由托架50支撑。座椅14可以沿着前腿22上、下滑动以调整座椅的高度,或在折叠状态时降低座椅以减小折叠高椅10的整体尺寸。任何适合的机构可用于锁定或释放座椅14,尤其是沿着前腿22将管状连接件52锁定在需要的位置。该实施例中的托板16可拆卸地安装在副托板54上。副托板54由可滑动且可枢转的连接部件支撑在高椅上,该副托板可固定在如图1和2所示的使用状态或当折叠高椅10时移动到如图3所示的下降位置。托板支撑架60被设置在座椅的两侧。在副托板54两侧的后端56可枢转地连接在各自的托板支撑架60上。滑动轨道62被设置在副托板54的两侧,并在后端64处可枢转地连接到在托板两侧的托板支撑架60上。托板杆66位于托板16的两侧,且托板杆66具有枢转地连接在一个座椅托架50上的下端67。各托板杆66的上端68被连接在其相应的滑动轨道62上,从而上端68能滑动、滚动或沿该轨道移动。在使用位置中,托板杆66的上端68沿着滑动轨道62向前滑动,直到它们弹入或扣入如图1所示的使用位置。传统的释放按钮(未示出)可被设置在托板16的两侧,用于将托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椅框架组件,其包括:前部,其具有上端、下端和左右方向前参考平面;后部,其具有上端、下端和左右方向后参考平面,前部的上端和后部的上端相互枢转连接,前部和后部可在使用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重新配置,在该使用状态,下端相互分开, 该折叠状态,下端相互接近地间隔紧密距离;前支脚组件,其装载在前部的下端上,并且具有前接触表面,前接触表面的位置设置成用于当处于折叠状态时使用;以及后支脚组件,其装载在后部的下端上,并且具有后接触表面,后接触表面的位置设置成用 于当处于折叠状态时使用,其中前接触表面和后接触表面之间的支脚距离大于在前部的下端和后部的下端之间的所述紧密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丽莎A克拉维尔丹尼斯R斯托弗保罗纳尔逊赫尔曼J谢马修J蓝西尔威廉B贝洛斯托马斯M佩林
申请(专利权)人:哥瑞考儿童产品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