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户外升降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6249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户外升降梯,包括底部支撑板,其顶面两侧设置有两条导轨滑槽;收叠架底部与底部支撑板顶面一端铰接,其可收叠于底部支撑板顶部;伸缩杆为两组,每一组伸缩杆的第一端均铰接于伸缩架上,第二端均具有滑块,且滑块与导轨滑槽滑动连接;梯板包括多个,多个梯板的两侧均间距固定于收叠架上,且随收叠架的收叠可减小相邻层的距离。由于收叠架可收叠于底部支撑板顶部;在收叠状态方便携带,使用时将收叠架拉开,底部支撑板为底座与最底部梯板形成支撑结构,拉伸中,伸缩杆由导轨滑槽一侧至另一侧后通过定位销定位,保证梯子的稳定性,收叠中各构件收叠极大的减小了占用面积,满足了人们户外携带、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户外升降梯
本技术涉及升降梯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便携式户外升降梯。
技术介绍
梯子是日常生活用具,由两根长粗杆子做边,中间横穿适合攀爬的横杆,用于爬高。为了实现不同程度的升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很多种类的升降梯,如通过液压进行升降的升降梯,甚至在改类型的升降梯上增加操作平台,达到了高处需要升降的目的;但是对于一些户外需要升降的地方,上述升降梯携带不方便,还需增加运输装置进行运输,导致户外应用的不变,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携带方便的升降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便携式户外升降梯,提供了一种便于携带的户外升降梯,提高了人们户外携带的便捷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户外升降梯,包括:底部支撑板,底部支撑板顶面两侧设置有两条导轨滑槽;收叠架,收叠架底部与底部支撑板顶面一端铰接,其可收叠于底部支撑板顶部;伸缩杆,伸缩杆为两组,每一组伸缩杆的第一端均铰接于伸缩架上,第二端均具有滑块,且滑块与导轨滑槽滑动连接;梯板,梯板包括多个,多个梯板的两侧均间距固定于收叠架上,且随收叠架的收叠可减小相邻层的距离。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户外升降梯,由于收叠架可收叠于底部支撑板顶部;在收叠状态方便携带,使用时将收叠架拉开,底部支撑板为底座与最底部梯板形成支撑结构,拉伸中,伸缩杆由导轨滑槽一侧至另一侧后通过定位销定位,保证梯子的稳定性,收叠中各构件收叠极大的减小了占用面积,满足了人们户外携带、使用需求。优选地,收叠架包括多个支撑杆端部铰接形成多个相互连接的平行四边形单元,最下部的一个平行四边形单元端部与底部支撑板铰接,每一个梯板均固定于平行四边形单元的铰接处。由于平行四边形结构相对稳定,且能够承受一定的力,由此减小了构件的尺寸规格。各构件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优选地,伸缩杆为多段杆形成伸缩结构,其第一端铰接于平行四边形单元的铰接处。方便收叠后,减小收纳体积。优选地,底部支撑板上设置万向轮机构,方便移动,节省人力。优选地,万向轮机构包括支架和万向轮,支架与底部支撑板可折叠连接。当使用时,从底部支撑板上折下,使用升降梯时将其折叠在底部支撑板上。折叠结构可采用合页和蝶形弹簧实现,或者合页间轴铰接,并通过限位销轴固定在对应的固定位置上。优选地,底部支撑板上远离万向轮机构的一端设置有提手,提手可伸缩于底部支撑板的收纳槽内,由此可实现拖动,降低拖拉强度。优选地,最上部的平行四边形单元的铰接处铰接有贴合板,能够贴合到竖直建筑物表面,增加梯子的固定牢度。优选地,最上部的平行四边形单元的铰接处固定有挂钩,适合在非平面的场景下应用。优选地,底部支撑板上设置有柔性材料防护层,覆盖于收叠架收叠后的表面与底部支撑板形成一个封闭体。其中防护层可以采用布料、塑料等材料制成,方便在收叠架收纳后,将其与底部支撑板固定于一体,方便拖拉,同时有利于收纳中防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户外升降梯拉伸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户外升降梯收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附图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户外升降收叠保护固定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户外升降梯,提供了一种便于携带的户外升降梯,提高了人们户外携带的便捷性。参见附图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户外升降梯,包括:底部支撑板1,底部支撑板1顶面两侧设置有两条导轨滑槽11;收叠架2,收叠架2底部与底部支撑板1顶面一端铰接,其可收叠于底部支撑板1顶部;伸缩杆3,伸缩杆3为两组,每一组伸缩杆3的第一端均铰接于伸缩架2上,第二端均具有滑块,且滑块与导轨滑槽11滑动连接;梯板4,梯板4包括多个,多个梯板4的两侧均间距固定于收叠架2上,且随收叠架2的收叠可减小相邻层的距离。本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户外升降梯,由于收叠架可收叠于底部支撑板顶部;在收叠状态方便携带,使用时将收叠架拉开,底部支撑板为底座与最底部梯板形成支撑结构,拉伸中,伸缩杆由导轨滑槽一侧至另一侧后通过定位销定位,保证梯子的稳定性,收叠中各构件收叠极大的减小了占用面积,满足了人们户外携带、使用需求。具体而言,收叠架2包括多个支撑杆21端部铰接形成多个相互连接的平行四边形单元,最下部的一个平行四边形单元端部与底部支撑板1铰接,每一个梯板4均固定于平行四边形单元的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户外升降梯,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部支撑板(1),所述底部支撑板(1)顶面两侧设置有两条导轨滑槽(11);/n收叠架(2),所述收叠架(2)底部与所述底部支撑板(1)顶面一端铰接,其可收叠于所述底部支撑板(1)顶部;/n伸缩杆(3),所述伸缩杆(3)为两组,每一组所述伸缩杆(3)的第一端均铰接于所述收叠架(2)上,第二端均具有滑块,且所述滑块与所述导轨滑槽(11)滑动连接;/n以及梯板(4),所述梯板(4)包括多个,多个所述梯板(4)的两侧均间距固定于所述收叠架(2)上,且随所述收叠架(2)的收叠可减小相邻层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户外升降梯,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部支撑板(1),所述底部支撑板(1)顶面两侧设置有两条导轨滑槽(11);
收叠架(2),所述收叠架(2)底部与所述底部支撑板(1)顶面一端铰接,其可收叠于所述底部支撑板(1)顶部;
伸缩杆(3),所述伸缩杆(3)为两组,每一组所述伸缩杆(3)的第一端均铰接于所述收叠架(2)上,第二端均具有滑块,且所述滑块与所述导轨滑槽(11)滑动连接;
以及梯板(4),所述梯板(4)包括多个,多个所述梯板(4)的两侧均间距固定于所述收叠架(2)上,且随所述收叠架(2)的收叠可减小相邻层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户外升降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叠架(2)包括多个支撑杆(21)端部铰接形成多个相互连接的平行四边形单元,最下部的一个平行四边形单元端部与所述底部支撑板(1)铰接,每一个所述梯板(4)均固定于所述平行四边形单元的铰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户外升降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3)为多段杆形成伸缩结构,其第一端铰接于所述平行四边形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晓巧王念陈卓任媛媛王文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