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模板连接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6158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模板连接架,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它包括倒T型的支板架;支板架上方设置有盖板架;盖板架下端沿前后方向开有倒T型的通槽;支板架中部由前到后均匀分布有若干通孔;通孔沿左右方向设置;支板架上端由前到后均匀分布有若干竖向螺柱;盖板架上端均匀分布有若干插孔;插孔均与通槽上端连通;通槽上部宽度大于支板架上部宽度;竖向螺柱一一对应穿过插孔;竖向螺柱上均螺纹连接有锁定螺母;支板架下部设置有扩撑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能够提高建筑模板连接处的牢固程度,节省空间,减少对施工造成的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模板连接架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技术介绍
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目前的建筑模板在布置时,一般是通过建筑模板相互连接固定,然而当载荷较大时,仅通过建筑模板相互之间的连接作用,牢固性无法保证,尤其是两个建筑模板的连接处,变形、脱离等风险较大;目前的解决方法是在建筑模板连接处下方增加支撑架结构,以提高建筑模板连接处的牢固程度,然而支撑架结构很占空间,甚至对施工造成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模板连接架,其能够提高建筑模板连接处的牢固程度,节省空间,减少对施工造成的干扰。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模板连接架,包括倒T型的支板架;支板架上方设置有盖板架;盖板架下端沿前后方向开有倒T型的通槽;支板架中部由前到后均匀分布有若干通孔;通孔沿左右方向设置;支板架上端由前到后均匀分布有若干竖向螺柱;盖板架上端均匀分布有若干插孔;插孔均与通槽上端连通;通槽上部宽度大于支板架上部宽度;竖向螺柱一一对应穿过插孔;竖向螺柱上均螺纹连接有锁定螺母;支板架下部设置有扩撑机构;所述的扩撑机构包括固定在支板架下端中部的托板;支板架下部左右两端的前后两侧分别铰接转动有扩撑条;扩撑条下端与托板上侧滑动。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模板连接架的托扩撑条外侧均对应设置有阻挡螺栓;阻挡螺栓沿竖直方向设置;阻挡螺栓穿过托板且与托板螺纹连接。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模板连接架的盖板架上端铰接转动有弧形的保护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支板架能够设置在两个建筑模板之间,通过倒T型结构的设置,能够使支板架下端对两个建筑模板连接处的进行支撑;支板架中部的通孔,能够便于将相邻的两个建筑模板以及支板架共同连接起来;竖向螺柱一一对应穿过插孔,竖向螺柱上均螺纹连接有锁定螺母,盖板架下端沿前后方向开有倒T型的通槽,通槽上部宽度大于支板架上部宽度,能够将盖板架与支板架连接固定,通过盖板架上的通槽的作用,能够使盖板架将两个建筑模板的连接处遮挡起来,避免载荷直接作用于建筑模板的连接处;扩撑条能够转动延伸,增加对建筑模板的支撑范围。2、阻挡螺栓能够将扩撑条的位置阻挡限定;保护盖能够将竖向螺柱上方遮挡住,结合其弧形的构造,能够避免工人在建筑模板上移动时造成磕碰伤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工作状态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板架;2、盖板架;3、通槽;4、通孔;5、竖向螺柱;6、插孔;7、锁定螺母;8、托板;9、扩撑条;10、阻挡螺栓;11、保护盖;12、建筑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模板连接架,包括倒T型的支板架1;支板架1上方设置有盖板架2;盖板架2下端沿前后方向开有倒T型的通槽3;支板架1中部由前到后均匀分布有若干通孔4;通孔4沿左右方向设置;支板架1上端由前到后均匀分布有若干竖向螺柱5;盖板架2上端均匀分布有若干插孔6;插孔6均与通槽3上端连通;通槽3上部宽度大于支板架1上部宽度;竖向螺柱5一一对应穿过插孔6;竖向螺柱5上均螺纹连接有锁定螺母7;支板架1下部设置有扩撑机构。所述的扩撑机构包括固定在支板架1下端中部的托板8;支板架1下部左右两端的前后两侧分别铰接转动有扩撑条9;扩撑条9下端与托板8上侧滑动;托扩撑条9外侧均对应设置有阻挡螺栓10;阻挡螺栓10沿竖直方向设置;阻挡螺栓10穿过托板8且与托板8螺纹连接;盖板架2上端铰接转动有弧形的保护盖11。如图4所示,在安装建筑模板12时,先将支板架1设置在两个建筑模板12之间,支板架1上的通孔4与建筑模板12上的连接孔对应(可根据建筑模板12上的连接孔对应设置通孔4),再通过螺栓将两个建筑模板12和支板架1同时连接起来;随后,将盖板架2放置到支板架1上端,竖向螺柱5一一穿过插孔6,并将锁定螺母7拧紧,翻转盖上保护盖11,此时盖板架2下端两侧分别压在两侧的建筑模板12上,建筑模板12侧部被通槽3处罩住,如图3所示,完成安装。完成上述安装后,支板架1下端能够对两个建筑模板12连接处进行支撑,盖板架2能够将两个建筑模板12的连接部位遮挡起来,避免载荷直接作用于建筑模板12的连接处,而且通过盖板架2和支板架1还能够将建筑模板12夹紧,从而实现增强建筑模板12连接处牢固程度的效果(包括抗变形能力、防止分离错位等)。如果建筑模板12自身长度较长(长度越长,受载荷时抗变形能力越差),可通过本技术中的扩撑条9增加对建筑模板12的支撑范围。操作时,首先将阻挡螺栓10旋拧到解除对扩撑条9阻挡的状态,再将扩撑条9转动到横向位置,再反向旋拧阻挡螺栓10,即可将扩撑条9另一侧阻挡,如图2所示,将扩撑条9限定到横向状态,实现扩大支撑范围的效果。本技术安装时看似操作复杂,但比起将建筑模板12安装到位后再一一设置支撑架结构来说,其实方便很多,而且节省空间,方便施工的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模板连接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倒T型的支板架(1);支板架(1)上方设置有盖板架(2);盖板架(2)下端沿前后方向开有倒T型的通槽(3);支板架(1)中部由前到后均匀分布有若干通孔(4);通孔(4)沿左右方向设置;支板架(1)上端由前到后均匀分布有若干竖向螺柱(5);盖板架(2)上端均匀分布有若干插孔(6);插孔(6)均与通槽(3)上端连通;通槽(3)上部宽度大于支板架(1)上部宽度;竖向螺柱(5)一一对应穿过插孔(6);竖向螺柱(5)上均螺纹连接有锁定螺母(7);支板架(1)下部设置有扩撑机构;/n所述的扩撑机构包括固定在支板架(1)下端中部的托板(8);支板架(1)下部左右两端的前后两侧分别铰接转动有扩撑条(9);扩撑条(9)下端与托板(8)上侧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模板连接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倒T型的支板架(1);支板架(1)上方设置有盖板架(2);盖板架(2)下端沿前后方向开有倒T型的通槽(3);支板架(1)中部由前到后均匀分布有若干通孔(4);通孔(4)沿左右方向设置;支板架(1)上端由前到后均匀分布有若干竖向螺柱(5);盖板架(2)上端均匀分布有若干插孔(6);插孔(6)均与通槽(3)上端连通;通槽(3)上部宽度大于支板架(1)上部宽度;竖向螺柱(5)一一对应穿过插孔(6);竖向螺柱(5)上均螺纹连接有锁定螺母(7);支板架(1)下部设置有扩撑机构;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叶孟睿君张敏韩中原张继超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