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型铝护角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6090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型铝护角板,包括L型的护角板和设置在护角板侧面上且用于粘接保温板的粘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L型的护角板能够分别与转角处两侧的保温板连接,利用护角板能够消除两个保温板之间的间隙,防止混凝土泄漏,并且能够保护保温板,防止保温板受到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型铝护角板
本技术涉及施工
,具体是一种L型铝护角板。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条件下,建筑的的内外两侧至少有一侧会施工保温板,保温板通常采用EPS保温板。经采购得来的EPS保温板为平板型,现场需要经过切割以获得适合尺寸的保温板。在墙体的转角处,分别为与墙体表面两侧的保温板是相互独立的,而保温板本身是极易破碎的材料,在浇筑混凝土时,转角处会出现混凝土泄漏的情况而使得浇筑的墙体出现蜂窝、麻面、狗洞等导致墙体不完整的问题,带来安全隐患,而且浇筑的过程中,保温板的边缘容易受到损坏。上述问题的存在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并会降低施工的效率,拖延施工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L型铝护角板,用于保护保温板的边缘,并使得转角处的保温板能够相互连接,避免形成缝隙而导致混凝土泄漏。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型铝护角板,包括L型的护角板和设置在护角板侧面上且用于粘接保温板的粘接结构。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的护角板的其中一个侧面设置有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粘接保温板的粘接结构。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的连接板设置在护角板的内侧面,所述的连接板为平面型,连接板垂直于所在的护角板侧面,连接板平行于护角板的另一个侧面,连接板与另一个侧面的间距等于保温板的厚度。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的连接板设置在护角板的外侧面。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的连接板为平面型,且连接板的一个侧面与护角板的其中一个侧面共面。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的连接板为双折型。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的粘接结构为粘结材料涂覆形成的粘结层。本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本方案采用L型的护角板能够分别与转角处两侧的保温板连接,利用护角板能够消除两个保温板之间的间隙,防止混凝土泄漏,并且能够保护保温板,防止保温板受到破坏。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阴角处的护角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用于阴角处的护角板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用于阳角处的护角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用于阳角处的护角板的安装示意图。其中:1-护角板,2-连接板,3-粘接结构,4-保温板,5-墙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一种L型铝护角板,包括L型的护角板1和设置在护角板1侧面上且用于粘接保温板4的粘接结构3。所述的粘接结构3主要设置在护角板1靠近保温板4的侧面,利用粘接结构3使护角板1与保温板4粘接在一起,从而能够利用L型的护角板1填补转角处两块保温板4之间的缝隙,以此能够避免浇注混凝土时混凝土从保温板4之间的缝隙泄漏,避免浇筑形成的墙体5因为混凝土泄漏而产生蜂窝、麻面、狗洞等缺陷。使保温板4与护角板1通过粘接结构3粘接,不会破坏保温板4本身的结构,避免保温板4损坏以及避免保温板4的强度降低,还能够对保温板4的边缘起到保护的作用,增强保温板4抗压抗冲击能力,避免保温板4的边缘薄弱处因为受到混凝土的冲击、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碰撞等原因而损坏。所述的护角板1采用1.5mm的薄铝板制成,避免护角板1本身的厚度过大而影响其他结构的使用,同时也使得护角板1的重量轻,避免护角板1与保温板4粘接后,护角板1将保温板4压坏。护角板1与保温板4粘接的同时,如果保温板4与保温板4有接触,保温板4也能够与保温板4直接粘接。实施例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护角板1的其中一个侧面设置有连接板2,所述的连接板2上设置有用于粘接保温板4的粘接结构3。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粘接结构3设置在护角板1的内侧面,所述的连接板2设置在护角板1的内侧面,所述的连接板2为平面型,连接板2垂直于所在的护角板1侧面,连接板2平行于护角板1的另一个侧面,连接板2与另一个侧面的间距等于保温板4的厚度而使得保温板4刚好能卡在连接板2与护角板1的侧面之间。利用连接板2能够对保温板4起到定位、限位的作用,便于保温板4与护角板1快速对准,还能够增加保温板4被粘接的面积,提高保温板4的粘接强度,降低保温板4边缘被破坏的风险。如图2所示,图1中的护角板1适用于保温板4设置在墙体5内侧面时的阴角处。如图3、图4所示,所述的连接板2设置在护角板1的外侧面。以此,护角板1适用于保温板4设置在墙体5外侧面时的阳角处。所述的连接板2能够设计为平面型,且连接板2的一个侧面与护角板1的其中一个侧面共面。如图4所示,所述的连接板2能够设计为双折型。连接板2的两个转角呈90°,连接板2与护角板1连接的一边垂直于护角板1。将连接板2设计为双折型,相应的保温板4的边缘也需要设计为双折型才能够与连接板2配合使用,以此能够进一步增加保温板4被粘接的面积,提高保温板4粘接的稳定性。实施例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粘接结构3为粘结材料涂覆形成的粘结层。例如使用胶水、热熔胶等粘接材料。本实施例中,其它未描述的内容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赘述。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型铝护角板,其特征在于:包括L型的护角板(1)和设置在护角板(1)侧面上且用于粘接保温板(4)的粘接结构(3),所述的护角板(1)的其中一个侧面设置有连接板(2),所述的连接板(2)上设置有用于粘接保温板(4)的粘接结构(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型铝护角板,其特征在于:包括L型的护角板(1)和设置在护角板(1)侧面上且用于粘接保温板(4)的粘接结构(3),所述的护角板(1)的其中一个侧面设置有连接板(2),所述的连接板(2)上设置有用于粘接保温板(4)的粘接结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型铝护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板(2)设置在护角板(1)的内侧面,所述的连接板(2)为平面型,连接板(2)垂直于所在的护角板(1)侧面,连接板(2)平行于护角板(1)的另一个侧面,连接板(2)与另一个侧面的间距等于保温板(4)的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利吕林刘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