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止倒塌的独立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6045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防止倒塌的独立基础,属于基础结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包括桩承台,桩承台上端设置有桩孔灌注台,桩孔灌注台为腔体且上下两端开口,桩孔灌注台上端开口处设置有外壁,外壁内侧径向向内延伸形成连接部,连接部上设置有插接部,桩孔灌注台侧壁开设有桩孔内腔,插接部下端向腔体内部延伸并与桩孔内腔上端连接形成通道,外壁内侧设置有环形挡圈,环形挡圈底部搭接在连接部上,且与腔体内壁连接,环形挡圈与外壁之间形成插接槽,插接槽内设置有中空的箱体基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桩孔灌注台设置在桩承台上,可以将上部重力分散在桩承台上,避免局部受力,造成独立基础不均匀下沉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防止倒塌的独立基础
本技术涉及基础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可防止倒塌的独立基础。
技术介绍
在工程建筑中,基础是建筑底部与地基直接接触的承重构件,其作用是把建筑上部的全部荷载传递给地基,是建筑的下部结构;地基是承受由基础传下的荷载的土层,其应力和应变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达到一定深度后可忽略不计。基础的类型较多,其中包括独立基础(也称柱式基础),当建筑物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或者单层排架及门架结构承重时,其基础常采用方形或者矩形的单独基础,这种基础称独立基础或柱式基础。独立基础是整个或局部结构物件下的无筋或配筋基础。当柱为现浇时,独立基础与柱子是整浇在一起的;当柱子为预制时,通常将基础做成杯口形,然后将柱子插入,并用细石混凝土嵌固。独立基础上部重力经过传递直接由土壤承载,当地基比较软弱,桩承载力或者地基压缩性分布不均匀,以至于使用柱下独立基础可能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倒塌的独立基础,以解决当地基比较软弱,桩承载力或者地基压缩性分布不均匀,以至于使柱下独立基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防止倒塌的独立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桩承台(1),所述桩承台(1)上端设置有桩孔灌注台(2),所述桩孔灌注台(2)为腔体且上下两端开口,所述桩孔灌注台(2)上端开口处设置有外壁(21),所述外壁(21)内侧径向向内延伸形成连接部(22),所述连接部(22)上设置有插接部(24),所述桩孔灌注台(2)侧壁开设有桩孔内腔(25),所述插接部(24)下端向腔体内部延伸并与所述桩孔内腔(25)上端连接形成通道,所述外壁(21)内侧设置有环形挡圈(26),所述环形挡圈(26)底部搭接在所述连接部(22)上,且与所述腔体内壁连接,所述环形挡圈(26)与所述外壁(21)之间形成插接槽(27),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止倒塌的独立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桩承台(1),所述桩承台(1)上端设置有桩孔灌注台(2),所述桩孔灌注台(2)为腔体且上下两端开口,所述桩孔灌注台(2)上端开口处设置有外壁(21),所述外壁(21)内侧径向向内延伸形成连接部(22),所述连接部(22)上设置有插接部(24),所述桩孔灌注台(2)侧壁开设有桩孔内腔(25),所述插接部(24)下端向腔体内部延伸并与所述桩孔内腔(25)上端连接形成通道,所述外壁(21)内侧设置有环形挡圈(26),所述环形挡圈(26)底部搭接在所述连接部(22)上,且与所述腔体内壁连接,所述环形挡圈(26)与所述外壁(21)之间形成插接槽(27),所述插接槽(27)内设置有中空的箱体基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