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5834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包括净化槽和支撑座,净化槽为矩形状的箱体,在净化槽底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矩形状的支撑座;在净化槽一侧的顶部横向开设有进水孔,在进水孔中固定安装有进水管;净化槽另一侧的底部横向开设有出水孔,在出水孔中固定安装有出水管;在净化槽的顶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净化槽内部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依次分隔有分解池、沉淀池和反应池,在分解池内纵向平行固定安装有两个过滤格栅;在沉淀池内活动安装有搅拌组件,沉淀池的底部纵向贯穿连接有排污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现了污水的初级处理,降低了使用成本,通过阀门便于控制排污管排放沉淀池内的沉淀物,解决了沉淀物排放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的
,尤其涉及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是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国家加大污染治理,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观念,所有污水必须要经过污水处理池处理才能排放;由于生活污水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同时污水处理价格也较高,造成处理成本大,增加支出,但是污水处理池使用时间过长后,池内会淤积大量的杂质,池体底部的杂质会降低污水净化的效果,且杂质不清理容易发臭和滋生有害细菌,影响工作人员正常的工作,给工作人员使用污水处理池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实用性不佳的缺点,而提出的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包括净化槽和支撑座,所述净化槽为矩形状的箱体,在所述净化槽底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矩形状的支撑座;在所述净化槽一侧的顶部横向开设有进水孔,在所述进水孔中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净化槽另一侧的底部横向开设有出水孔,在所述出水孔中固定安装有出水管;在所述净化槽的顶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净化槽内部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依次分隔有分解池、沉淀池和反应池,在所述分解池内纵向平行固定安装有两个过滤格栅;在所述沉淀池内活动安装有搅拌组件,所述沉淀池的底部纵向贯穿连接有排污管;在所述第一隔板底部横向开设有通孔,在所述通孔内固定安装有连通管;在所述沉淀池一侧的第二隔板底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罩,在所述过滤罩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配水管的底端,所述第一配水管的顶端贯穿出净化槽的顶面,且所述第一配水管的顶端连接有水泵的进液端,所述水泵水平固定安装在净化槽的顶面;所述水泵的出液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配水管的顶端,所述第二配水管的底端贯穿进反应池内,且所述第二配水管的底端贴合第二隔板延伸至反应池的底部。优选地,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杆、搅拌叶、连接杆和刮板,所述电机的转动轴贯穿进沉淀池的顶部,所述转动轴同轴固定连接有纵向设置的搅拌杆,在所述搅拌杆的杆体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水平设置的搅拌叶,在所述搅拌杆的底端与横向设置的连接杆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连接有刮板。优选地,所述排污管的顶端与沉淀池的内部相连通,在所述排污管的内部安装有阀门。优选地,所述沉淀池的底部为圆锥状,所述刮板的底面搭接在沉淀池锥形底部的内壁表面,且所述刮板的形状与沉淀池锥形底部的内壁相适配。优选地,所述净化槽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梯形状的防护罩,所述电机一侧的净化槽顶面固定安装有蓄电池,且所述水泵固定在电机另一侧的净化槽顶面,所述电机、水泵和蓄电池均位于防护罩内,在所述防护罩前端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优选地,在所述净化槽前端面的中部固定有矩形状的观察窗,所述观察窗采用透明钢化玻璃,在所述观察窗与净化槽接触端均安装有密封层。优选地,在所述分解池的前端面的底部开设有清污口,在所述清污口处铰接有封闭门,所述封闭门与清污口的接处面上固定安装有一圈橡胶密封层。优选地,在每个所述过滤格栅上均附着有厌氧性微生物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本技术中,通过阀门便于控制排污管排放沉淀池内的沉淀物,方便使用者定期排出沉淀池内的沉淀物;通过过滤格栅上的厌氧性微生物能够对污水中较大的杂质进行初次分解过滤,便于将污水中较大的杂质分解掉,通过设置支撑座,增加净化槽的整体稳定性;水泵的进液端通过第一配水管吸入沉淀池内的污水,再经过第二配水管输送到反应池内,便于沉淀池内的污水能够转移到反应池内,通过设置过滤罩,避免第一配水管底部的吸嘴吸入杂质堵塞住第一配水管,解决了配水管易堵塞的问题;通过刮板,在沉淀池内的污水抽走完后,电机转动轴带动搅拌杆旋转,通过搅拌杆底端的连接杆带动刮板在锥形的沉淀池底部旋转,通过刮板将沉淀池体底部的杂质刮除,通过沉淀池底部的排污管排出,避解决了沉淀池长时间不清理造成杂质易滋生细菌的问题,从而保证能够正常的使用污水净化槽。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的正式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的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的A部位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的排污管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的过滤格栅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净化槽1、支撑座2、进水管3、出水管4、分解池5、沉淀池6、反应池7、过滤格栅8、搅拌组件9、电机10、搅拌杆11、搅拌叶12、连接杆13、刮板14、过滤罩15、第一配水管16、水泵17、第二配水管18、排污管19、电源20、防护罩21、阀门22、控制开关23、观察窗24、封闭门2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参见图1-6,本技术中的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包括净化槽1和支撑座2,所述净化槽1为矩形状的箱体,在所述净化槽1底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矩形状的支撑座2;在所述净化槽1一侧的顶部横向开设有进水孔,在所述进水孔中固定安装有进水管3;所述净化槽1另一侧的底部横向开设有出水孔,在所述出水孔中固定安装有出水管4;在所述净化槽1的顶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10;所述净化槽1内部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依次分隔有分解池5、沉淀池6和反应池7,在所述分解池5内纵向平行固定安装有两个过滤格栅8,在每个所述过滤格栅8上均附着有厌氧性微生物膜,通过过滤格栅8上的厌氧性微生物能够对污水中较大的杂质进行初次分解过滤,便于将污水中较大的杂质分解掉;在所述沉淀池6内活动安装有搅拌组件9,所述沉淀池6的底部纵向贯穿连接有排污管19,所述排污管19的顶端与沉淀池6的内部相连通,在所述排污管19的内部安装有阀门22,通过通过阀门22便于控制排污管19排放沉淀池6内的沉淀物,方便使用者定期排出沉淀池6内的沉淀物;在所述第一隔板底部横向开设有通孔,在所述通孔内固定安装有连通管;在所述沉淀池6一侧的第二隔板底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罩15,在所述过滤罩15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配水管16的底端,在一配水管1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吸嘴;所述第一配水管16的顶端贯穿出净化槽1的顶面,且所述第一配水管16的顶端连接有水泵17的进液端,所述水泵17水平固定安装在净化槽1的顶面;所述水泵17的出液端固定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包括净化槽(1)和支撑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槽(1)为矩形状的箱体,在所述净化槽(1)底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矩形状的支撑座(2);在所述净化槽(1)一侧的顶部横向开设有进水孔,在所述进水孔中固定安装有进水管(3);所述净化槽(1)另一侧的底部横向开设有出水孔,在所述出水孔中固定安装有出水管(4);在所述净化槽(1)的顶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10);所述净化槽(1)内部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依次分隔有分解池(5)、沉淀池(6)和反应池(7),在所述分解池(5)内纵向平行固定安装有两个过滤格栅(8);在所述沉淀池(6)内活动安装有搅拌组件(9),所述沉淀池(6)的底部纵向贯穿连接有排污管(19);/n在所述第一隔板底部横向开设有通孔,在所述通孔内固定安装有连通管;在所述沉淀池(6)一侧的第二隔板底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罩(15),在所述过滤罩(15)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配水管(16)的底端,所述第一配水管(16)的顶端贯穿出净化槽(1)的顶面,且所述第一配水管(16)的顶端连接有水泵(17)的进液端,所述水泵(17)水平固定安装在净化槽(1)的顶面;所述水泵(17)的出液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配水管(18)的顶端,所述第二配水管(18)的底端贯穿进反应池(7)内,且所述第二配水管(18)的底端贴合第二隔板延伸至反应池(7)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包括净化槽(1)和支撑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槽(1)为矩形状的箱体,在所述净化槽(1)底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矩形状的支撑座(2);在所述净化槽(1)一侧的顶部横向开设有进水孔,在所述进水孔中固定安装有进水管(3);所述净化槽(1)另一侧的底部横向开设有出水孔,在所述出水孔中固定安装有出水管(4);在所述净化槽(1)的顶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10);所述净化槽(1)内部通过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依次分隔有分解池(5)、沉淀池(6)和反应池(7),在所述分解池(5)内纵向平行固定安装有两个过滤格栅(8);在所述沉淀池(6)内活动安装有搅拌组件(9),所述沉淀池(6)的底部纵向贯穿连接有排污管(19);
在所述第一隔板底部横向开设有通孔,在所述通孔内固定安装有连通管;在所述沉淀池(6)一侧的第二隔板底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罩(15),在所述过滤罩(15)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配水管(16)的底端,所述第一配水管(16)的顶端贯穿出净化槽(1)的顶面,且所述第一配水管(16)的顶端连接有水泵(17)的进液端,所述水泵(17)水平固定安装在净化槽(1)的顶面;所述水泵(17)的出液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配水管(18)的顶端,所述第二配水管(18)的底端贯穿进反应池(7)内,且所述第二配水管(18)的底端贴合第二隔板延伸至反应池(7)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用生活污水处理生物净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9)包括搅拌杆(11)、搅拌叶(12)、连接杆(13)和刮板(14),所述电机(10)的转动轴贯穿进沉淀池(6)的顶部,所述转动轴同轴固定连接有纵向设置的搅拌杆(11),在所述搅拌杆(11)的杆体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水平设置的搅拌叶(12),在所述搅拌杆(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王静崔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沃华远达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