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会洲专利>正文

一种电梯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5726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缓冲装置,包括底座、顶板和缓冲板,底座上设有液压装置、电磁产生装置、冲击力吸收装置,缓冲板设于底座上并与液压装置和冲击力吸收装置远离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缓冲板的两侧面上固定设有磁铁,磁铁与电磁产生装置相对应,顶板设于缓冲板上,顶板与缓冲板之间设有若干缓冲弹簧并通过缓冲弹簧连接,冲击力吸收装置包括桶体、吸收体、压杆以及第一外弹簧,桶体固定连接在底座上,吸收体设于桶体内,压杆一端与缓冲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桶体内并位于吸收体上,第一外弹簧套设于压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多种缓冲手段,能够最大化减少冲击感,有效的保证乘客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缓冲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梯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电梯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电梯作为一种有效的运载工具,其应用普及范围越来越广。但是,近年来电梯事故时有发生,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其原因之一就是现有电梯底坑缓冲装置的设计不够合理。当电梯轿厢或对重发生失控意外时,轿厢无法停止而直接从高处高速下落至电梯井道底坑,撞击设置在底坑处的缓冲装置,因此,缓冲装置的设计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目前,电梯的缓冲装置的结构简单,缓冲手段单一,这就使得电梯的缓冲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梯缓冲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缓冲装置,包括底座、顶板和缓冲板,所述底座上设有液压装置、电磁产生装置、冲击力吸收装置,所述冲击力吸收装置设于底座中间位置,所述电磁产生装置设于底座的两端,所述液压装置设于冲击力吸收装置和电磁产生装置之间,所述缓冲板设于底座上并与液压装置和冲击力吸收装置远离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板的两侧面上固定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顶板和缓冲板,所述底座上设有液压装置、电磁产生装置、冲击力吸收装置,所述冲击力吸收装置设于底座中间位置,所述底座的两端均设有电磁产生装置,所述冲击力吸收装置和电磁产生装置之间均设置有液压装置,所述缓冲板与液压装置和冲击力吸收装置远离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板的两侧面上固定设有磁铁,所述磁铁与电磁产生装置相对应,所述顶板位于缓冲板上方,所述顶板与缓冲板之间设有若干缓冲弹簧并通过缓冲弹簧连接,所述冲击力吸收装置包括桶体、吸收体、压杆以及第一外弹簧,所述桶体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所述吸收体设于桶体内,所述压杆一端与缓冲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桶体内并位于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顶板和缓冲板,所述底座上设有液压装置、电磁产生装置、冲击力吸收装置,所述冲击力吸收装置设于底座中间位置,所述底座的两端均设有电磁产生装置,所述冲击力吸收装置和电磁产生装置之间均设置有液压装置,所述缓冲板与液压装置和冲击力吸收装置远离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板的两侧面上固定设有磁铁,所述磁铁与电磁产生装置相对应,所述顶板位于缓冲板上方,所述顶板与缓冲板之间设有若干缓冲弹簧并通过缓冲弹簧连接,所述冲击力吸收装置包括桶体、吸收体、压杆以及第一外弹簧,所述桶体固定连接在底座上,所述吸收体设于桶体内,所述压杆一端与缓冲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桶体内并位于吸收体上,所述第一外弹簧套设于压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装置包括油室,所述油室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油室内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下方的油室内盛有液压油,所述移动板上开设有若干阻尼孔,所述移动板的上端中间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会洲
申请(专利权)人:黄会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