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古正煇专利>正文

一种婴儿推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5410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婴儿推车结构,包括主体框架,所述的主体框架上设有呈“U”形的上部窗管、中间窗管和底部窗管,所述上部窗管、中间窗管和底部窗管的“U”形底边位于婴儿推车的前部,所述底部窗管前端的中部设有扣合开关,所述的主体框架包括底座、拉手杆、后端杆和车轮轴,所述的底座水平设置,所述的底座上设有婴儿座位,所述的拉手杆及后端杆与底座后端相连,后端杆与底座相互垂直,所述的上部窗管、中间窗管和底部窗管均与主体框架的底座可转动连接,所述的底部窗管通过扣合开关与底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对婴儿推车的婴儿乘坐区间进行全方位防护,并且具有较大的乘坐空间,方便婴儿进出的效果,满足大部分使用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婴儿推车结构
本技术涉及婴儿推车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婴儿推车结构。
技术介绍
婴儿推车是一种为婴儿户外出行提供的一种工具车。婴儿推车一般的使用方法为婴儿乘坐在婴儿车中,大人在车后方推着车前进。婴儿推车要求轻便且容易携带,并且最重要的是要对坐在婴儿推车中的婴儿具有有效的保护作用。现有技术中,普通婴儿推车重点防护推车两侧,对推车前方没有很好的保护措施。目前,相关人员也对婴儿推车进行了改进,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婴儿推车”,其公告号为CN11001733A,该技术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的车架,设于所述车架底部的前轮组件与后轮组件,以及用于将所述车架锁定在展开状态下的锁定机构,车架底部设有前轮组件的前支架,底部设有后轮组件的后支架、推杆架、座位架和连接架,该技术结构简单,方便携带,但不能对推车进行全方位的防护,且乘坐空间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婴儿推车只防护推车两侧,对推车前方没有很好的保护措施,并且没有很好的防撞缓冲结构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婴儿推车结构,本技术能够对婴儿推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婴儿推车结构,包括主体框架(1),其特征是,所述的主体框架上设有呈“U”形的上部窗管(2)、中间窗管(3)和底部窗管(4),所述上部窗管、中间窗管和底部窗管的“U”形底边位于婴儿推车的前部,所述底部窗管前端的中部设有扣合开关(5),所述的主体框架包括底座(12)、拉手杆(13)、后端杆(14)和车轮轴(15),所述的底座水平设置,所述的底座上设有婴儿座位(18),所述的拉手杆及后端杆的下端与底座后端相连,且后端杆与底座相互垂直,所述的上部窗管、中间窗管和底部窗管均与主体框架的底座可转动连接且包围婴儿座位的两侧及前侧,所述的底部窗管通过扣合开关与底座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推车结构,包括主体框架(1),其特征是,所述的主体框架上设有呈“U”形的上部窗管(2)、中间窗管(3)和底部窗管(4),所述上部窗管、中间窗管和底部窗管的“U”形底边位于婴儿推车的前部,所述底部窗管前端的中部设有扣合开关(5),所述的主体框架包括底座(12)、拉手杆(13)、后端杆(14)和车轮轴(15),所述的底座水平设置,所述的底座上设有婴儿座位(18),所述的拉手杆及后端杆的下端与底座后端相连,且后端杆与底座相互垂直,所述的上部窗管、中间窗管和底部窗管均与主体框架的底座可转动连接且包围婴儿座位的两侧及前侧,所述的底部窗管通过扣合开关与底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推车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中间窗管所构成的U形平面与底座平面的夹角为25°~35°,上部窗管所构成的U形平面与底座平面的夹角为55°~6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推车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扣合开关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正煇
申请(专利权)人:古正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