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5266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壳体、显示屏、金属片、线圈电路板;所述壳体设有开口;所述显示屏固定安装于所述开口;所述金属片位于所述显示屏的内侧,正对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显示屏固定连接;所述线圈电路板包括电感线圈、基板;所述电感线圈固定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线圈电路板位于所述金属片的内侧,与所述金属片连接;所述电感线圈与所述金属片正对,且之间设置有间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将金属片设置在显示屏的内侧,与显示屏对应,节省单独设置按键的位置及空间,为智能穿戴设备进一步减少体积提供空间;另外,电感按键与显示屏复式重叠设计,提高智能穿戴设备的美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产品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智能穿戴设备的逐渐普及,在有限的结构上实现更方便的功能为广大厂商及消费者终极的追求。由于智能穿戴设备一般体积较小,且实现显示及按键的双重功能,所以结构设计往往比较困难。现有的智能穿戴设备包括显示屏、电感按键;显示屏用于显示展示信息;电感按键用于控制智能穿戴设备,且显示屏与电感按键平铺设置,即显示屏与电感按键分别占用空间或位置,限制了智能穿戴设备体积的进一步缩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按键设备,通过显示屏与按键重叠设置,减小显示屏及按键的占用空间,进一步缩小智能穿戴设备的体积,且增加智能穿戴设备的美观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壳体、显示屏、金属片、线圈电路板;所述壳体设有开口;所述显示屏固定安装于所述开口;所述金属片位于所述显示屏的内侧,正对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显示屏固定连接;所述线圈电路板包括电感线圈、基板;所述电感线圈固定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线圈电路板位于所述金属片的内侧,与所述金属片连接;所述电感线圈与所述金属片正对,且之间设置有间隙。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屏包括内屏、外屏;所述内屏位于所述外屏的内侧,与所述外屏固定连接;所述金属片与所述内屏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内屏与所述金属片通过双面胶固定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件,其设置于所述金属片与所述线圈电路板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金属片、所述线圈电路板,使所述金属片与所述电感线圈之间产生所述间隙。进一步的,所述电感线圈位于所述基板的中部;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电感线圈的外围设置有覆铜,其接地。位于所述基板的至少一端的所述覆铜设置为露铜;所述连接件为导电件,其分别连接所述露铜、所述金属片。优选的,位于所述基板的两端的所述覆铜设置为露铜;所述连接件为两个,其分别位于所述基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露铜、所述金属片。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导电双面胶、锡膏或者铜箔。优选的,所述金属片为铜片。优选的,所述电感线圈为印制在所述基板上印制线圈。进一步的,所述盒体包括底板,其与所述开口相对;在所述开口的内侧、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向中部延伸与所述底板平行的凸缘;所述外屏安装在所述凸缘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将电感按键的金属片设置在显示屏的内侧,与显示屏对应,节省单独设置按键的位置及空间,为智能穿戴设备进一步减少体积提供空间;另外,按键与显示屏复式重叠设计,为显示屏与按键结构的一种新形式,提高智能穿戴设备的美观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实施例的部分纵向剖视图;图3是金属片与显示屏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线圈电路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是电感按键寄生电容等效电路。图中,1、显示屏;2、金属片;3、线圈电路板;4、壳体;5、双面胶;6、连接件;7、间隙;11、外屏;12、内屏;31、基板;32、露铜;41、开口;42、边缘;43、凸缘;44、底板;45、内壁;46、沟沿;Ct、谐振电容;L、谐振电感;Cs、第一寄生电容;Ch、第二寄生电容;Cg、第三寄生电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至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图2、图3及图4,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其包括显示屏1、金属片2、线圈电路板3、壳体4;壳体4为设置有开口41;显示屏1固定安装在开口41上;金属片2线圈电路板3收容于壳体内;金属片2位于显示屏1的内侧,与显示屏1重叠设置,且与显示屏1固定连接;线圈电路板3包括基板31、电感线圈;电感线圈固定设置在基板31上;线圈电路板3位于金属片2的内侧,电感线圈与金属片2正对;金属片2与基板31固定连接,且在金属片2与电感线圈之间产生间隙7。金属片2、电感线圈组成智能穿戴设备的电感按键;当按压金属片2发生弹性形变时,改变间隙7的大小,即改变金属片与电感线圈之间的距离,从而影响由电感线圈及振荡电容组成的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采集频率信号确认电感按键是否被触发。本专利技术的智能穿戴设备的金属片2与显示屏1重叠设置,且设置在显示屏1的内侧,通过按压显示屏1产生形变,从而使位于其内侧的金属片2产生形变,减少设置电感按键占用的位置及空间,为智能穿戴设备进一步减小其体积提供空间;另外,电感按键与显示屏1复式重叠设置,其为显示与按键结构的一种新形式,增加智能穿戴设备的外表美观性。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智能穿戴设备的具体结构设计及原理进行详细的描述。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图3及图4,显示屏1包括内屏12、外屏11,内屏12位于外屏11的内侧,与外屏11正对;内屏12与外屏11固定连接;内屏12与外屏11设置为柔性屏,使按压显示屏1时,显示屏1更容易产生弹性形变,从而金属片2更容易产生弹性形变,降低智能穿戴设备的电感按键触发的难度。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及图4,在金属片2与线圈电路板3之间设置至少一个连接件6,其分别连接金属片2、线圈电路板3,使金属片2与电感线圈之间产生间隙7;连接件设置为单独的部件,方便调节间隙的大小。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图3及图4,金属片2为铜片,其与内屏12通过双面胶5固定连接。铜片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及弹性,提高电感按键的寿命及按压性能。在一实施例中,参照1、图2、图4及图5,电感线圈设置在基板31的中部;在基板31上、电感线圈的外围设置有覆铜,其接地,减少外界环境对电感按键的干扰及电感按键对外部环境的电磁干扰,提高其EMC性能。优选的,在基板31的两端的至少一端的覆铜设置为露铜32,连接件6为导电件,其分别连接金属片2、露铜32,使金属片2与基板31固定连接,且金属片2接地。金属片2接地,使电感按键使用时减少或者消除电容效应,解决由于电感按键的电容效应产生的误触发的问题,提高用户体验。具体为,本电感按键的原理为谐振电容Ct与谐振电感L组成具有一定振荡频率的谐振电路。在电感线圈的一侧设置可产生弹性形变的金属片2;当按压时,金属片2产生弹性形变,与电感线圈内的谐振电流交互作用改变振荡频率;当振荡频率改变的幅度达到检测范围时,认为触发电感按键。但是金属片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其设有开口;/n显示屏,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开口;/n金属片,其位于所述显示屏的内侧,正对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显示屏固定连接;/n线圈电路板,其包括电感线圈、基板;所述电感线圈固定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线圈电路板位于所述金属片的内侧,与所述金属片连接;所述电感线圈与所述金属片正对,且之间设置有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设有开口;
显示屏,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开口;
金属片,其位于所述显示屏的内侧,正对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显示屏固定连接;
线圈电路板,其包括电感线圈、基板;所述电感线圈固定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线圈电路板位于所述金属片的内侧,与所述金属片连接;所述电感线圈与所述金属片正对,且之间设置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内屏、外屏;所述内屏位于所述外屏的内侧,与所述外屏固定连接;所述金属片与所述内屏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屏与所述金属片通过双面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件,其设置于所述金属片与所述线圈电路板之间,并分别连接所述金属片、所述线圈电路板,使所述金属片与所述电感线圈之间产生所述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穿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婷王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