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医院煎药室的中药药渣压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5063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医院煎药室的中药药渣压榨装置,包括底座、驱动装置、压盘、底部及周边设有出液孔的筛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重量传感器和储液盒,所述筛筒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压盘位于筛筒上方并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压盘在筛筒内移动,使得压盘能够靠近或者远离筛筒的底部,所述重量传感器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储液盒置于重量传感器上且位于筛筒的下方,所述重量传感器、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该装置在压榨药渣的时候能够对压榨进行自动压榨,并且将药渣中的药汁压榨完毕后,能够自动停止压榨,智能化较高,压榨过程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医院煎药室的中药药渣压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药药渣压榨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医院煎药室的中药药渣压榨装置。
技术介绍
中医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汤剂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最常用的一种形式,也是医院临床最常用的剂型。我国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和临床经验,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至今历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毛泽东:“我们中国如果说有东西贡献全世界,我看中医是一项。”“中药应当很好地保护与发展。我国的中药有几千年历史,是祖国极宝贵的财产,如果任其衰落下去,将是我们的罪过;中医书籍应进行整理……如不整理,就会绝版。”习近平:“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中医药学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和同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是我国具有独特理论和技术方法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16年12月25日发布,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当前,我国中医药事业迎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中医药发展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发展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做好中医药学的传承与创新,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保障措施,从而走出一条健康、持续、可发展的中国新医学发展之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中药学的创新发展更应该积极吸纳新时代的科学技术为我所用,创制新设备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药效就显得尤为重要。中药汤剂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后,按处方调剂饮片,采用加水煎煮取汁分次服用的方式应用于临床。《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由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9年颁布实施。第十三条规定:每剂药一般煎煮两次,将两煎药汁混合后再分装。煎煮时间应当根据方剂的功能主治和药物的功效确定。一般药物煮沸后再煎煮20-30分钟;解表类、清热类、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煮沸后再煎煮15-20分钟;滋补药物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约40—60分钟。药剂第二煎的煎煮时间应当比第一煎的时间略缩短。第十四条:煎药量应当根据儿童和成人分别确定。儿童每剂一般煎至100-300毫升,成人每剂一般煎至400-600毫升,一般每剂按两份等量分装,或遵医嘱。根据以上管理规范,结合医院煎药室工作实际,成人中药处方通常一剂饮片大致在200-300克上下,按照多数植物或动物药材的吸水量多为饮片干重的4-5倍计算,加水约1500-2000毫升,药渣重约1000-1500克(按低量计约含药水800-1200毫升),按获得药液450毫升记,煎药机煎药常规采用一次煎煮取液分装,这样大致饮片药物利用率仅为25-30%,这造成了大量的中药资源浪费,也严重影响到临床疗效。如果有种装置能将药渣里的药液绝大多数压榨出来,例如药渣含水率为30%,则可以将药物利用率提高到80-90%,如果按照常规要达到这样的提取率,则需要多量加水(25-30倍),多次煎煮(2-3),长时间浓缩(由于受热时间长还会破坏一些成分,常压浓缩更会令一些挥发性成分损失殆尽而影响疗效),因此这是一个节水(加水量4-5倍量)、节能(大大减少浓缩量)、省时、省力、提高煎煮效率和汤剂临床疗效的最佳方案。申请号为:CN201720824212.0,公开号为:CN207842119U公开了一种多用中药压榨机,具有榨汁功能,其结构包括罐体、罐盖、压榨杆,罐盖可拆卸地连接在罐体顶部,罐盖上设置有中心通孔和第一出汁口,中心通孔位于罐盖中心,压榨杆穿过中心通孔并与通孔通过螺纹连接,压榨杆顶部设有手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底部设置有连接头,连接头与压榨盘连接,且连接头能够相对压榨盘转动。该技术在沿袭了数千年的单一用来煎熬中药的各种传统煎药罐内增加了具有药渣榨汁功能的压榨结构,能够快速对药渣压榨出汁。虽然该使用新型能够将药渣中的药汁进行榨出,但是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手动转动摇杆使得压榨杆移动,通过螺杆的原理使得压榨盘下移实现对药渣的压榨,操作时靠人力手动挤压,压力不够大,出汁率不高,费时、费力;2.采用压榨杆螺纹连接的方式驱动压榨盘下移,其需要多次转动摇杆,压榨效率低,药渣含水量极大(动植物饮片通常在80%左右);3.其压榨过程只能够通过人工手动进行控制压榨过程,通过人工进行判断压榨过程何时结束,智能化程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中药药渣压榨过程需要人工操作压榨、人工控制停止、其智能化程度不高、压榨出汁率低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医院煎药室的中药药渣压榨装置,该装置在压榨药渣的时候能够对压榨进行自动压榨,并且将药渣中的药汁压榨完毕后,能够自动停止压榨,智能化较高,压榨过程省时省力。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构思如下:在煎药的过程中,饮片的吸水率较高,常规的方法是将中药重复熬煮2-3次,但是这样会导致加水量增大,需要进行浓缩;现有技术中采用,螺杆的方式进行压榨,其压榨过程效率较低,也有采用离心的方式进行脱水处理,但是,这样只能够后将药材间隙的药液离心出来,药材细胞中吸收的药液是很难离心出来的;为了保证将药渣中的药液充分榨出,降低药渣中的含水率,采用压榨法增加压力,是可以保证药渣间隙和细胞里的药液尽量流出的。如采用千斤顶的方式来施加压力,其设想如下:设置一底座,在底座上设置导液槽,在底座上设置一圆筒,该圆筒的侧壁及底部设置孔,然后圆筒内配设一圆盘,并将圆盘连接在千斤顶上,通过千斤顶来驱动圆盘移动,实现对药渣的压制。在实际的煎药中,一般是将中药饮片放置在无纺布袋中,熬煮结束后直接将无纺布袋及药渣放置在圆筒中进行压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医院煎药室的中药药渣压榨装置,包括底座、驱动装置、压盘、底部及周边设有出液孔的筛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重量传感器和储液盒,所述筛筒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压盘位于筛筒上方并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压盘在筛筒内移动,使得压盘能够靠近或者远离筛筒的底部,所述重量传感器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储液盒置于重量传感器上且位于筛筒的下方,所述重量传感器、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撑横板,所述筛筒置于支撑横板至上。所述筛筒侧壁设有一环状支撑台,所述底座上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中部形成一供筛筒穿过的圆孔,筛筒穿过圆孔后,环状支撑台压在限位凸起上。所述筛筒底部及侧壁设有支撑筋。所述筛筒下端侧壁设有截面呈L型的集液部,集液部与筛筒侧壁形成集液槽,集液部下端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呈圆台状,导流板大端与集液部连接,集液槽上设有若干导液孔。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驱动装置,所述液压驱动装置包括液压缸和液压泵,所述液压缸固定端固定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医院煎药室的中药药渣压榨装置,包括底座、驱动装置、压盘、底部及周边设有出液孔的筛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重量传感器和储液盒,所述筛筒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压盘位于筛筒上方并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压盘在筛筒内移动,使得压盘能够靠近或者远离筛筒的底部,所述重量传感器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储液盒置于重量传感器上且位于筛筒的下方,所述重量传感器、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医院煎药室的中药药渣压榨装置,包括底座、驱动装置、压盘、底部及周边设有出液孔的筛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重量传感器和储液盒,所述筛筒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压盘位于筛筒上方并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压盘在筛筒内移动,使得压盘能够靠近或者远离筛筒的底部,所述重量传感器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储液盒置于重量传感器上且位于筛筒的下方,所述重量传感器、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医院煎药室的中药药渣压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撑横板,所述筛筒置于支撑横板至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医院煎药室的中药药渣压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筒侧壁设有一环状支撑台,所述底座上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中部形成一供筛筒穿过的圆孔,筛筒穿过圆孔后,环状支撑台压在限位凸起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医院煎药室的中药药渣压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筒底部及侧壁设有支撑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医院煎药室的中药药渣压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筒下端侧壁设有截面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东胡晓莉刘兴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