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装置的切料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4984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模具装置的切料头装置,包括模板单元、内模芯、模板、底板、内抽芯机构和模腔,模板单元设有连接模腔的进料槽;若干模芯部中之一对应进料槽和模腔之连接处的模芯部上固设有切料部,通过模芯部向内滑动带动切料部朝内活动,朝内活动的切料部切断料头。它具有如下优点:内抽芯抽芯时自动实现切料头,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成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具装置的切料头装置
本技术涉及模具装置部件,尤其涉及模具装置的切料头装置。
技术介绍
C形板具有两开口侧,其中第一开口侧凹设第一侧槽,C形板外侧壁凹设第二侧槽。由于C形板自身具有弹性且第一开口侧设第一侧槽,因此现有生产方法是:先采用模具生产环形板,然后再切断环形板以生成C形板,该生产方法步骤繁琐,成本高,成品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模具装置的切料头装置,其克服了
技术介绍
中C形板生产方式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模具装置的切料头装置,包括第一模板单元、内模芯、第二模板、底板、内抽芯机构和模腔,所述第一模板单元、第二模板和底板按序布置,所述第一模板单元设有连接模腔的进料槽;所述内抽芯机构包括内抽芯和驱动器,所述内抽芯末端和底板固接在一起,所述内抽芯穿过第二模板并能伸入模腔内,所述驱动器传动连接底板以能通过底板带动内抽芯滑动;所述内模芯包括若干模芯部,所述若干模芯部能滑动连接第二模板且能相对内抽芯轴线在抽芯位置和成型位置之间径向内外滑动,位于成型位置的若干模芯部围成环形结构且构成模腔内芯;所述内抽芯和模芯部之间设有导向结构以通过内抽芯滑动带动模芯部向外和向内滑动;所述若干模芯部中之一对应进料槽和模腔之连接处的模芯部上固设有切料部,通过模芯部向内滑动带动切料部朝内活动,朝内活动的切料部切断料头。一实施例之中:设有切料部的模芯部为切料头模芯部,所述切料头模芯部之外边部设置有连通进料槽和模腔的通槽,所述通槽之接通进料槽的第一端口位于切料头模芯部端面,接通模腔的第二端口位于切料头模芯部侧壁,所述切料头模芯部之对应通槽的部分构成切料部。一实施例之中:所述切料部之对应第一端口的部分的夹角呈锐角结构。一实施例之中:所述切料部呈三角结构。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若干模芯部中之一对应进料槽和模腔之连接处的模芯部上固设有切料部,通过模芯部向内滑动带动切料部朝内活动,朝内活动的切料部切断料头,内抽芯抽芯时自动实现切料头,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成品率。切料头模芯部之对应通槽的部分构成切料部,结构简单,切料快速稳定。切料部之对应第一端口的部分的夹角呈锐角结构,结构简单,切料快速稳定。切料部呈三角结构,结构简单,切料快速稳定。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的C形板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的模具处于合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的模具处于合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4是具体实施方式的模具处于合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5是具体实施方式的模具分模步骤一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6是具体实施方式的模具分模步骤一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7是具体实施方式的模具分模步骤二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具体实施方式的模具分模步骤三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具体实施方式的模具分模步骤四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具体实施方式的模具分模步骤五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具体实施方式的模具分模步骤六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具体实施方式的模具分模步骤七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8的M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查阅图1至图13,请查阅图1,所述C形板1具有两开口侧,其中第一开口侧凹设第一侧槽11,所述C形板1外侧壁凹设第二侧槽12。所述模具装置包括前模板单元2、内模芯3、后模板4、底板5和内抽芯机构6,所述前模板单元2、后模板4和底板5前后布置。所述前模板单元2包括前模板21和侧抽芯机构22,所述前模板21设有开口朝后的模槽211,所述侧抽芯机构22包括侧抽芯221和第一驱动器222,所述侧抽芯221上设有适配第一侧槽11的侧芯部2211,所述第一驱动器222传动连接侧抽芯221以带动侧抽芯221在第一成型位置和第一抽芯位置之间上下滑动,位于第一成型位置的侧抽芯221的侧芯部2211和第一侧槽11适配,以在模具生产时能生成第一侧槽11,位于第一抽芯位置的侧芯部221脱离出第一侧槽11,脱离后以能实现脱模。本实施例之中,所述前模板21还固设有连接座23,所述连接座23设有导轨231,所述导轨231在前后竖立面上沿上下左右倾斜布置,所述侧抽芯221滑动连接在导轨231,以能沿导轨231在第一成型位置和第一抽芯位置之间滑动;所述侧抽芯机构22还包括第一导向座24和第二导向座25;所述第一导向座24和侧抽芯221都设有第一倾斜面,所述侧抽芯221的第一倾斜面吻配靠接在第一导向座24的第一倾斜面,以使得第一导向座24的左右移动能带动侧抽芯221沿导轨231滑动;所述第一导向座24末端固设有传动座241,所述传动座241和第二导向座25都设有第二倾斜面,所述传动座241的第二倾斜面吻配靠接在第二导向座25的第二倾斜面,以使得第二导向座25上下活动能带动第一导向座24左右滑动;所述第一驱动器222包括装设在前模板21的液压缸机构,所述液压缸机构的活塞杆固接第二导向座25以能带动第二导向座25上下活动。所述前模板21设有开口朝下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装设有外模部分,所述外模部分包括若干外模部212,所述若干外模部围成C形结构以限定C形板之外壁,所述内抽芯221位于外模部分之C形开口内,而且,所述C形开口还为内抽芯221在第一成型位置和第一抽芯位置之间的活动提供让位空间。根据需要,对应第二开口侧的外模部还凸设有凸部以对应C形板之第二开口侧。而且,所述前模板单元还设有能若干个沿前模板单元内外滑动的滑块27,所述滑块27凸设有适配第二侧槽12的侧型芯271,另设第三驱动器28传动连接滑块27以带动滑块27在第三成型位置和第三脱模位置之间滑动,位于第三成型位置的滑块27的侧型芯271适配第二侧槽12,所述第三驱动器28和滑块之间通过倾斜导向实现导向,如所述滑块设有倾斜槽,所述第三驱动器为液压缸机构,所述液压缸机构的活塞杆末端固设有第三导向座,所述第三导向座凸设有导向倾斜杆29,所述导向倾斜杆适配插接在倾斜槽内。所述内抽芯机构6包括内抽芯61和第二驱动器62,所述内抽芯61后端和底板5固接在一起,所述内抽芯61穿过后模板4并能伸入模槽211内,所述第二驱动器62传动连接底板5以能通过底板5带动内抽芯61前后滑动。所述第二驱动器62如采用液压缸机构。所述内模芯3包括若干环形阵列布置的模芯部31,所述若干模芯部31能滑动连接后模板4且能相对内抽芯61轴线在第二抽芯位置和第二成型位置之间径向内外滑动,位于第二成型位置的若干模芯部31围成环形结构且构成模腔内芯,以限定C形板之内壁;所述内抽芯61和模芯部31之间设有导向结构以通过内抽芯61前后滑动带动模芯部31向外和向内滑动,向外活动以构成模腔内芯,向内活动以能实现脱模。本实施例之中:所述内抽芯61上设有与模芯部31等数的连接槽611,所述连接槽之槽底呈倾斜结构,所述模芯部31之内壁凸设有连接块312,所述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模具装置的切料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板单元、内模芯、第二模板、底板、内抽芯机构和模腔,所述第一模板单元、第二模板和底板按序布置,所述第一模板单元设有连接模腔的进料槽;所述内抽芯机构包括内抽芯和驱动器,所述内抽芯末端和底板固接在一起,所述内抽芯穿过第二模板并能伸入模腔内,所述驱动器传动连接底板以能通过底板带动内抽芯滑动;所述内模芯包括若干模芯部,所述若干模芯部能滑动连接第二模板且能相对内抽芯轴线在抽芯位置和成型位置之间径向内外滑动,位于成型位置的若干模芯部围成环形结构且构成模腔内芯;所述内抽芯和模芯部之间设有导向结构以通过内抽芯滑动带动模芯部向外和向内滑动;所述若干模芯部中之一对应进料槽和模腔之连接处的模芯部上固设有切料部,通过模芯部向内滑动带动切料部朝内活动,朝内活动的切料部切断料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模具装置的切料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板单元、内模芯、第二模板、底板、内抽芯机构和模腔,所述第一模板单元、第二模板和底板按序布置,所述第一模板单元设有连接模腔的进料槽;所述内抽芯机构包括内抽芯和驱动器,所述内抽芯末端和底板固接在一起,所述内抽芯穿过第二模板并能伸入模腔内,所述驱动器传动连接底板以能通过底板带动内抽芯滑动;所述内模芯包括若干模芯部,所述若干模芯部能滑动连接第二模板且能相对内抽芯轴线在抽芯位置和成型位置之间径向内外滑动,位于成型位置的若干模芯部围成环形结构且构成模腔内芯;所述内抽芯和模芯部之间设有导向结构以通过内抽芯滑动带动模芯部向外和向内滑动;所述若干模芯部中之一对应进料槽和模腔之连接处的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佳勇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华盛弘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