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杠杆实现变径的抛光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4590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杠杆实现变径的抛光盘,它包括支架座、电动缸、旋转驱动电机、吸尘盖体、吸尘腔盘、传动轴、槽盘、杠杆件和若干呈扇形设置的抛光组件,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齿轮,齿轮与吸尘盖体啮合,吸尘腔盘固定在吸尘盖体的底端,槽盘固定在吸尘腔盘的底端,若干抛光组件滑动连接在槽盘上并呈圆周阵列分布,电动缸的输出端与传动轴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对应抛光组件设置有梳耳,杠杆件的一端与梳耳铰接,杠杆件的另一端与抛光组件铰接,传动轴位于槽盘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动缸带动杠杆件传动,实现抛光组件的活动半径可调,当需要对工件的拐角处进行打磨抛光时,将抛光组件的活动半径调至最小,从而解决工件打磨死角比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杠杆实现变径的抛光盘
本技术涉及抛光
,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杠杆实现变径的抛光盘。
技术介绍
抛光盘式工件表面处理的常用工具之一,其可通过对工件表面的反复打磨以使得工件表面毛刺得以去除,并使其达到抛光效果。而现有的抛光盘的直径是固定不变的,在对存在拐角的工件进行打磨时,会产生打磨死角比较大的问题,影响抛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通过杠杆实现变径的抛光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通过杠杆实现变径的抛光盘,包括支架座、电动缸、旋转驱动电机、吸尘盖体、吸尘腔盘、传动轴、槽盘、杠杆件和若干呈扇形设置的抛光组件,所述电动缸固定在支架座上,所述旋转驱动电机固定在支架座上,所述支架座设有第一圆管,所述吸尘盖体设有第二圆管,所述第一圆管的外径小于第二圆管的内径,所述第一圆管的外壁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二圆管连接,所述旋转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第二圆管的外壁啮合,所述吸尘腔盘固定在吸尘盖体的底端,所述槽盘固定在吸尘腔盘的底端,若干所述抛光组件滑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杠杆实现变径的抛光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座(1)、电动缸(2)、旋转驱动电机(3)、吸尘盖体(4)、吸尘腔盘(5)、传动轴(6)、槽盘(7)、杠杆件(8)和若干呈扇形设置的抛光组件(9),所述电动缸(2)固定在支架座(1)上,所述旋转驱动电机(3)固定在支架座(1)上,所述支架座(1)设有第一圆管,所述吸尘盖体(4)设有第二圆管,所述第一圆管的外径小于第二圆管的内径,所述第一圆管的外壁通过第一轴承(103)与第二圆管连接,所述旋转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有齿轮(101),所述齿轮(101)与第二圆管的外壁啮合,所述吸尘腔盘(5)固定在吸尘盖体(4)的底端,所述槽盘(7)固定在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杠杆实现变径的抛光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座(1)、电动缸(2)、旋转驱动电机(3)、吸尘盖体(4)、吸尘腔盘(5)、传动轴(6)、槽盘(7)、杠杆件(8)和若干呈扇形设置的抛光组件(9),所述电动缸(2)固定在支架座(1)上,所述旋转驱动电机(3)固定在支架座(1)上,所述支架座(1)设有第一圆管,所述吸尘盖体(4)设有第二圆管,所述第一圆管的外径小于第二圆管的内径,所述第一圆管的外壁通过第一轴承(103)与第二圆管连接,所述旋转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有齿轮(101),所述齿轮(101)与第二圆管的外壁啮合,所述吸尘腔盘(5)固定在吸尘盖体(4)的底端,所述槽盘(7)固定在吸尘腔盘(5)的底端,若干所述抛光组件(9)滑动连接在槽盘(7)上并呈圆周阵列分布;
所述电动缸(2)的输出端伸入第一圆管内并连接有轴承连接套(102),所述轴承连接套(102)内安装有第二轴承(104),所述传动轴(6)的一端与第二轴承(104)配合,所述传动轴(6)的另一端对应抛光组件(9)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洁玲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市三元渔具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