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机电一体化加工车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4269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移动机电一体化加工车床,包括主控一体机,车床床身,顶尖座,机座,驱动电机,卡盘,进给电机,螺杆,长螺母,刀座,车刀,连杆,倒U型滑块,直线滑轨,底座,可防护式散热防护板结构,可高度调节旋转柄结构和可减震式移动底轮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散热扇,散热座,立座,管座和降温管的设置,有利于对加工工件进行降温散热,以保证工件车削稳定性;的镂空防护板的设置,有利于避免碎屑飞溅,以保证车削安全性;固定螺母,固定衬座,调节螺杆,安装衬座,旋转轮和调节柄的设置,有利于根据车削需求进行车床的高度调节,以便于进行车削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机电一体化加工车床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机电一体化加工车床。
技术介绍
车床是机械加工的主要设备,主要加工轴类零件的表面以及钻孔等回转类加工方式,车床加工有两种加工形式:一种是把车刀固定,加工旋转中为成形的工件,另一种是将工件固定,通过车刀的高速旋转,车刀的横向和纵向移动进行精度加工,车床主要用于加工轴、盘、套和其他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是机械制造和修配工厂中使用最广的一类机床加工。目前许多工件的加工都离不开车床。但是现有的车床还存在着不具备减震移动功能,散热效果差和无法调节整体高度影响加工操作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可移动机电一体化加工车床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移动机电一体化加工车床,以解决现有的车床存在着不具备减震移动功能,散热效果差和无法调节整体高度影响加工操作的问题。一种可移动机电一体化加工车床,包括主控一体机,车床床身,顶尖座,机座,驱动电机,卡盘,进给电机,螺杆,长螺母,刀座,车刀,连杆,倒U型滑块,直线滑轨,底座,可防护式散热防护板结构,可高度调节旋转柄结构和可减震式移动底轮结构,所述的主控一体机纵向螺栓连接在车床床身的左端;所述的顶尖座和机座分别纵向下端螺栓连接在车床床身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驱动电机横向左端螺栓连接在机座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机座的内部中间位置,并键连接卡盘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螺杆横向一端轴承连接在车床床身的内部左上壁,另一端贯穿车床床身的右上壁,并与进给电机的输出轴联轴器连接设置;所述的进给电机横向左端螺栓连接在车床床身的右端上部;所述的长螺母螺纹连接在螺杆的外壁;所述的刀座纵向下端螺栓连接在长螺母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车刀纵向下端螺栓连接在刀座的内部上端;所述的连杆纵向一端螺纹连接在倒U型滑块的上部中间位置,另一端螺纹连接在长螺母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倒U型滑块滑动卡接在直线滑轨的外壁上部;所述的直线滑轨横向螺栓连接在车床床身的内部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底座设置在车床床身的下端;所述的可防护式散热防护板结构连接在顶尖座和机座之间;所述的可高度调节旋转柄结构和可减震式移动底轮结构分别与底座相连接;所述的可防护式散热防护板结构包括散热扇,散热座,立座,管座,降温管和镂空防护板,所述的散热扇从左到右依次螺钉连接在散热座的内部;所述的散热座横向螺栓连接在立座之间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管座分别螺栓连接在散热座的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降温管横向螺纹连接在管座之间的下部;所述的镂空防护板横向螺钉连接在管座之间的下部。优选的,所述的可高度调节旋转柄结构包括固定螺母,固定衬座,调节螺杆,安装衬座,旋转轮和调节柄,所述的固定螺母分别纵向镶嵌在固定衬座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调节螺杆纵向螺纹连接在固定螺母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调节螺杆一端轴承连接在安装衬座的内部中间位置,另一端螺栓连接在旋转轮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旋转轮的下部外侧纵向螺纹连接有调节柄。优选的,所述的可减震式移动底轮结构包括减震杆,缓冲弹簧,固定套管,挡圈,支撑架,支撑衬座和移动底轮,所述的减震杆纵向插接在缓冲弹簧的内部;所述的减震杆纵向下部插接在固定套管的内部;所述的挡圈套接在减震杆的下端外壁开设的环形凹槽内部;所述的支撑架分别纵向一端螺栓连接在支撑衬座的左右两侧,另一端分别螺栓连接在支撑衬座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支撑衬座的底部中间位置分别螺栓连接有移动底轮。优选的,所述的立座分别纵向下端螺栓连接在顶尖座的上端和机座的上端。优选的,所述的降温管具体采用内置冷却液的紫铜冷凝管。优选的,所述的镂空防护板具体采用镂空铝板。优选的,所述的安装衬座分别横向螺栓连接在车床床身的底部四角位置。优选的,所述的固定衬座分别横向内端螺栓连接在底座的左端前后两部以及底座的右端前后两部。优选的,所述的减震杆具体采用不锈钢杆。优选的,所述的减震杆纵向上端分别螺纹连接在底座的底部四角位置。优选的,所述的缓冲弹簧采用多个圆柱形不锈钢弹簧。优选的,所述的移动底轮采用多个带刹车片万向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所述的散热扇,散热座,立座,管座和降温管的设置,有利于对加工工件进行降温散热,以保证工件车削稳定性。2.本技术中,所述的镂空防护板的设置,有利于避免碎屑飞溅,以保证车削安全性。3.本技术中,所述的固定螺母,固定衬座,调节螺杆,安装衬座,旋转轮和调节柄的设置,有利于根据车削需求进行车床的高度调节,以便于进行车削操作。4.本技术中,所述的减震杆,缓冲弹簧,固定套管,挡圈,支撑架和支撑衬座的设置,有利于对加工中的车床起到良好的减震效果,以保证加工稳定性,避免噪声污染。5.本技术中,所述的移动底轮的设置,有利于根据需求进行移动该车床,便于进行操作。6.本技术中,所述的主控一体机的设置,有利于自动控制进给加工操作。7.本技术中,所述的车床床身,顶尖座,机座,驱动电机和卡盘的设置,有利于夹装工件进行操作。8.本技术中,所述的进给电机,螺杆,长螺母,刀座,车刀,连杆,倒U型滑块,直线滑轨和底座的设置,有利于进给车削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可防护式散热防护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可高度调节旋转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可减震式移动底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控一体机;2、车床床身;3、顶尖座;4、机座;5、驱动电机;6、卡盘;7、进给电机;8、螺杆;9、长螺母;10、刀座;11、车刀;12、连杆;13、倒U型滑块;14、直线滑轨;15、底座;16、可防护式散热防护板结构;161、散热扇;162、散热座;163、立座;164、管座;165、降温管;166、镂空防护板;17、可高度调节旋转柄结构;171、固定螺母;172、固定衬座;173、调节螺杆;174、安装衬座;175、旋转轮;176、调节柄;18、可减震式移动底轮结构;181、减震杆;182、缓冲弹簧;183、固定套管;184、挡圈;185、支撑架;186、支撑衬座;187、移动底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可移动机电一体化加工车床,包括主控一体机1,车床床身2,顶尖座3,机座4,驱动电机5,卡盘6,进给电机7,螺杆8,长螺母9,刀座10,车刀11,连杆12,倒U型滑块13,直线滑轨14,底座15,可防护式散热防护板结构16,可高度调节旋转柄结构17和可减震式移动底轮结构18,所述的主控一体机1纵向螺栓连接在车床床身2的左端;所述的顶尖座3和机座4分别纵向下端螺栓连接在车床床身2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驱动电机5横向左端螺栓连接在机座4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贯穿机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机电一体化加工车床,其特征在于,该可移动机电一体化加工车床包括主控一体机(1),车床床身(2),顶尖座(3),机座(4),驱动电机(5),卡盘(6),进给电机(7),螺杆(8),长螺母(9),刀座(10),车刀(11),连杆(12),倒U型滑块(13),直线滑轨(14),底座(15),可防护式散热防护板结构(16),可高度调节旋转柄结构(17)和可减震式移动底轮结构(18),所述的主控一体机(1)纵向螺栓连接在车床床身(2)的左端;所述的顶尖座(3)和机座(4)分别纵向下端螺栓连接在车床床身(2)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驱动电机(5)横向左端螺栓连接在机座(4)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贯穿机座(4)的内部中间位置,并键连接卡盘(6)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螺杆(8)横向一端轴承连接在车床床身(2)的内部左上壁,另一端贯穿车床床身(2)的右上壁,并与进给电机(7)的输出轴联轴器连接设置;所述的进给电机(7)横向左端螺栓连接在车床床身(2)的右端上部;所述的长螺母(9)螺纹连接在螺杆(8)的外壁;所述的刀座(10)纵向下端螺栓连接在长螺母(9)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车刀(11)纵向下端螺栓连接在刀座(10)的内部上端;所述的连杆(12)纵向一端螺纹连接在倒U型滑块(13)的上部中间位置,另一端螺纹连接在长螺母(9)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倒U型滑块(13)滑动卡接在直线滑轨(14)的外壁上部;所述的直线滑轨(14)横向螺栓连接在车床床身(2)的内部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底座(15)设置在车床床身(2)的下端;所述的可防护式散热防护板结构(16)连接在顶尖座(3)和机座(4)之间;所述的可高度调节旋转柄结构(17)和可减震式移动底轮结构(18)分别与底座(15)相连接;所述的可防护式散热防护板结构(16)包括散热扇(161),散热座(162),立座(163),管座(164),降温管(165)和镂空防护板(166),所述的散热扇(161)从左到右依次螺钉连接在散热座(162)的内部;所述的散热座(162)横向螺栓连接在立座(163)之间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管座(164)分别螺栓连接在散热座(162)的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降温管(165)横向螺纹连接在管座(164)之间的下部;所述的镂空防护板(166)横向螺钉连接在管座(164)之间的下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机电一体化加工车床,其特征在于,该可移动机电一体化加工车床包括主控一体机(1),车床床身(2),顶尖座(3),机座(4),驱动电机(5),卡盘(6),进给电机(7),螺杆(8),长螺母(9),刀座(10),车刀(11),连杆(12),倒U型滑块(13),直线滑轨(14),底座(15),可防护式散热防护板结构(16),可高度调节旋转柄结构(17)和可减震式移动底轮结构(18),所述的主控一体机(1)纵向螺栓连接在车床床身(2)的左端;所述的顶尖座(3)和机座(4)分别纵向下端螺栓连接在车床床身(2)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驱动电机(5)横向左端螺栓连接在机座(4)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贯穿机座(4)的内部中间位置,并键连接卡盘(6)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螺杆(8)横向一端轴承连接在车床床身(2)的内部左上壁,另一端贯穿车床床身(2)的右上壁,并与进给电机(7)的输出轴联轴器连接设置;所述的进给电机(7)横向左端螺栓连接在车床床身(2)的右端上部;所述的长螺母(9)螺纹连接在螺杆(8)的外壁;所述的刀座(10)纵向下端螺栓连接在长螺母(9)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车刀(11)纵向下端螺栓连接在刀座(10)的内部上端;所述的连杆(12)纵向一端螺纹连接在倒U型滑块(13)的上部中间位置,另一端螺纹连接在长螺母(9)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倒U型滑块(13)滑动卡接在直线滑轨(14)的外壁上部;所述的直线滑轨(14)横向螺栓连接在车床床身(2)的内部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底座(15)设置在车床床身(2)的下端;所述的可防护式散热防护板结构(16)连接在顶尖座(3)和机座(4)之间;所述的可高度调节旋转柄结构(17)和可减震式移动底轮结构(18)分别与底座(15)相连接;所述的可防护式散热防护板结构(16)包括散热扇(161),散热座(162),立座(163),管座(164),降温管(165)和镂空防护板(166),所述的散热扇(161)从左到右依次螺钉连接在散热座(162)的内部;所述的散热座(162)横向螺栓连接在立座(163)之间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管座(164)分别螺栓连接在散热座(162)的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降温管(165)横向螺纹连接在管座(164)之间的下部;所述的镂空防护板(166)横向螺钉连接在管座(164)之间的下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机电一体化加工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高度调节旋转柄结构(17)包括固定螺母(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明鑫严纪兰烟承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轻工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