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流式计算机主机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4014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主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对流式计算机主机散热装置,包括底板,底板顶部固定连接设置有与机壳卡接的限位块,限位块内侧设置有吹风机构,机壳内侧顶部设置有散热机构,机壳右侧螺栓连接设置有水冷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散热机构可以将机壳内侧的热气冷却后排出,从而加速机壳内侧的空气流动,通过设置吹风机构,可以进一步加速机壳内部空气流动,提高散热效率,通过使散热风扇与风机共同运转,有效避免散热不均匀的问题,通过设置水冷机构,将风冷散热与水冷散热相结合,并通过散热管和半导体制冷片使水箱内的水循环使用,既提高使用效率,又节约水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流式计算机主机散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主机
,具体是一种对流式计算机主机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计算机俗称电脑,是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计算机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计算机在长时间使用时机箱会出现热量较大的状况,电脑主机内温度过高会造成蓝屏、运行速度变慢等故障,严重时会损伤电子元件,造成不可修复的损害,传统的散热装置散热面积较小,无法对计算机内部整体进行全面散热,导致局部温度过高,散热手段单一,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对流式计算机主机散热装置,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流式计算机主机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对流式计算机主机散热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设置有与机壳卡接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内侧设置有吹风机构,所述机壳内侧顶部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机壳右侧螺栓连接设置有水冷机构。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设置在机壳内侧,所述固定板上固定连接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上侧设置有与机壳固定连接的隔板,所述隔板左右两端顶部固定连接设置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与螺栓连接设置在隔板顶部的冷凝器输入端连接,所述机壳顶端设置有若干散热孔。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吹风机构包括固定连接设置在限位块内侧的风机,所述风机下侧设置有滤框,所述滤框左右两侧均与固定连接设置在限位块上的限位板卡接,所述风机上侧设置有若干与限位块固定连接的出气口,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口。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块左右两侧均滑动连接设置有若干卡块,所述卡块与限位块之间固定连接设置有弹簧,所述机壳内侧壳壁上设置有与卡块相对应的卡槽。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冷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螺栓连接设置有机壳右侧,所述外壳内侧固定连接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右侧固定连接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水箱底部螺栓连接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输出端通过连接管与设置在机壳内侧的吸热管连接,所述吸热管输出端通过连接管与设置在水箱上侧的散热管连接,所述散热管后侧设置有与外壳固定连接的半导体制冷片,所述散热管输出端与水箱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壳壳壁内侧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侧固定连接设置有吸热管。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壳靠近限位块一侧固定连接设置有吸热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散热机构可以将机壳内侧的热气冷却后排出,从而加速机壳内侧的空气流动,同时利用冷凝器可以避免机壳外侧的空气温度升高,使进入机壳内侧的空气保持低温,利于加强散热效果;2.通过设置吹风机构,可以进一步加速机壳内部空气流动,提高散热效率,通过使散热风扇与风机共同运转,有效避免散热不均匀的问题,通过设置卡块和卡槽,可以对机箱进行快速拆装,方便人们维修;3.通过设置水冷机构,将风冷散热与水冷散热相结合,水箱内的冷水在水泵的作用下沿着吸热管流动从而带走计算机的热量,并通过散热管和半导体制冷片再次冷却后进入水箱内部,循环使用,既提高使用效率,又节约水源。附图说明图1为对流式计算机主机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对流式计算机主机散热装置的正视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壳,2-散热孔,3-连接管,4-外壳,5-进水管,6-出水管,7-底板,8-限位块,9-出气口,10-卡块,11-支撑脚,12-散热管,13-半导体制冷片,14-水箱,15-水泵,16-吸热管,17-空腔,18-固定板,19-散热风扇,20-隔板,21-冷凝器,22-风机,23-吸热板,24-卡槽,25-弹簧,26-限位板,27-滤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对流式计算机主机散热装置,包括底板7,所述底板7顶部固定连接设置有与机壳1卡接的限位块8,所述限位块8内侧设置有吹风机构,所述机壳1内侧顶部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机壳1右侧螺栓连接设置有水冷机构。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固定板18,所述固定板18固定连接设置在机壳1内侧,所述固定板18上固定连接设置有散热风扇19,所述散热风扇19上侧设置有与机壳1固定连接的隔板20,所述隔板20左右两端顶部固定连接设置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与螺栓连接设置在隔板20顶部的冷凝器21输入端连接,所述机壳1顶端设置有若干散热孔2,通过设置散热机构可以将机壳1内侧的热气冷却后排出,从而加速机壳1内侧的空气流动,同时利用冷凝器21可以避免机壳1外侧的空气温度升高,使进入机壳1内侧的空气保持低温,利于加强散热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吹风机构包括固定连接设置在限位块8内侧的风机22,所述风机22下侧设置有滤框27,所述滤框27左右两侧均与固定连接设置在限位块8上的限位板26卡接,所述风机22上侧设置有若干与限位块8固定连接的出气口9,所述底板7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口,通过设置吹风机构,可以进一步加速机壳1内部空气流动,提高散热效率,通过使散热风扇19与风机22共同运转,有效避免散热不均匀的问题。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8左右两侧均滑动连接设置有若干卡块10,所述卡块10与限位块8之间固定连接设置有弹簧25,所述机壳1内侧壳壁上设置有与卡块10相对应的卡槽24,通过设置卡块10和卡槽24,可以对机箱进行快速拆装,方便人们维修。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冷机构包括外壳4,所述外壳4螺栓连接设置有机壳1右侧,所述外壳4内侧固定连接设置有水箱14,所述水箱14右侧固定连接设置有进水管5和出水管6,所述水箱14底部螺栓连接设置有水泵15,所述水泵15输出端通过连接管3与设置在机壳1内侧的吸热管16连接,所述吸热管16输出端通过连接管3与设置在水箱14上侧的散热管12连接,所述散热管12后侧设置有与外壳4固定连接的半导体制冷片13,所述散热管12输出端与水箱14连接,通过设置水冷机构,将风冷散热与水冷散热相结合,水箱14内的冷水在水泵15的作用下沿着吸热管16流动从而带走计算机的热量,并通过散热管12和半导体制冷片13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流式计算机主机散热装置,包括底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7)顶部固定连接设置有与机壳(1)卡接的限位块(8),所述限位块(8)内侧设置有吹风机构,所述机壳(1)内侧顶部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机壳(1)右侧螺栓连接设置有水冷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220 CN 20201010694611.一种对流式计算机主机散热装置,包括底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7)顶部固定连接设置有与机壳(1)卡接的限位块(8),所述限位块(8)内侧设置有吹风机构,所述机壳(1)内侧顶部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机壳(1)右侧螺栓连接设置有水冷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流式计算机主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固定板(18),所述固定板(18)固定连接设置在机壳(1)内侧,所述固定板(18)上固定连接设置有散热风扇(19),所述散热风扇(19)上侧设置有与机壳(1)固定连接的隔板(20),所述隔板(20)左右两端顶部固定连接设置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与螺栓连接设置在隔板(20)顶部的冷凝器(21)输入端连接,所述机壳(1)顶端设置有若干散热孔(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流式计算机主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机构包括固定连接设置在限位块(8)内侧的风机(22),所述风机(22)下侧设置有滤框(27),所述滤框(27)左右两侧均与固定连接设置在限位块(8)上的限位板(26)卡接,所述风机(22)上侧设置有若干与限位块(8)固定连接的出气口(9),所述底板(7)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英德
申请(专利权)人: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