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杀菌装置与空气净化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3654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杀菌装置与空气净化设备。其中,杀菌装置包括:箱体、送风结构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杀菌组件,送风结构包括风动力源以及设置在箱体两侧的进风口、出风口以及连通进风口与出风口的风道。其中,杀菌组件包括至少一组紫外灯与至少一组杀菌材料层,各组杀菌材料层均设置于风道中,每组杀菌材料层至少对应一组紫外灯,以在该紫外灯照射下向风道释放杀菌因子,风动力源设置在进风口处,以将风道中的杀菌因子从出风口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杀菌装置通过紫外灯与杀菌材料层相配合作用,可以使杀菌装置主动释放杀菌因子,具有很高的杀菌效率,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应用于各种消毒净化设备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杀菌装置与空气净化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杀菌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杀菌装置与一种空气净化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空气净化器杀菌装置包括紫外灯管及光触媒过滤器,其中,紫外线是不可见的电磁辐射的一种形式,其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要短。紫外线具有比可见光更大的能量,可打破物质中原子和分子之间的化学键,改变其结构。其次,紫外线是通过直接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而杀灭各种微生物的。紫外线照射微生物时,破坏其DNA中的核酸结构,使其产生错误的组合方式,导致DNA信息无法被读取或误读,最终使微生物无法进行正常的复制和繁殖,紫外线照射光触媒(二氧化钛,TiO2),激活其光催化反应,分解有害气体。显然,直接使用紫外线系统进行杀菌具有诸多危害,利用紫外线照射光触媒也同样存在有害气体。另外,目前采用的光触媒杀菌装置杀菌速度慢,可有效杀灭的菌种种类也少,并且主要针对进入至空气净化器内部的空气进行杀菌,需要有害物质附着在杀菌层才可以引发杀菌过程,对于外部的空气起不到杀菌的作用,杀菌效率较低。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可以将杀菌因子主动释放至装置外部,以对外界环境中的空气或物体进行杀菌的杀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杀菌装置与一种空气净化设备。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杀菌装置,包括:箱体、送风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杀菌组件,所述送风结构包括风动力源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两侧的进风口、出风口以及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的风道;其中,所述杀菌组件包括至少一组紫外灯与至少一组杀菌材料层,各组所述杀菌材料层均设置于所述风道中,每组所述杀菌材料层至少对应一组所述紫外灯,以在该紫外灯照射下向所述风道释放杀菌因子;所述风动力源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处,以将所述风道中的所述杀菌因子从所述出风口排出。可选的,所述杀菌材料层绕设在对应的所述紫外灯四周。可选的,所述杀菌组件包括多组紫外灯与多组杀菌材料层;其中,所述多组杀菌材料层沿所述箱体长度方向依次层叠设置,和/或,所述多组杀菌材料层沿所述箱体厚度方向依次层叠设置。可选的,所述杀菌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风道中,所述壳体中设置有贯穿其厚度的多个层叠设置的容纳腔;其中,所述杀菌材料层容置于对应的所述容纳腔中,所述紫外灯设置于对应的所述杀菌材料层中,或者所述紫外灯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容纳腔外侧。可选的,所述紫外灯采用紫外灯带,所述紫外灯带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容纳腔外侧。可选的,所述杀菌材料层呈一体环状结构;或,所述杀菌材料层包括杀菌层与固定层,所述杀菌层通过所述固定层形成环状结构。可选的,所述杀菌材料层的横截面呈多个间隔设置的V形结构。可选的,所述杀菌因子包括OH-,O2-,H2O2中至少一者。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设备,包括前文记载的所述的杀菌装置。可选的,所述杀菌装置的送风结构形成所述空气净化设备的送风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杀菌装置,包括:箱体、送风结构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杀菌组件,送风结构包括风动力源以及设置在箱体两侧的进风口、出风口以及连通进风口与出风口的风道,并且,杀菌组件包括至少一组紫外灯与至少一组杀菌材料层,各组杀菌材料层均设置于风道中,每组杀菌材料层至少对应一组紫外灯,以在该紫外灯照射下向风道释放杀菌因子,风动力源设置在进风口处,以将风道中的杀菌因子从出风口排出,以对周围空气或物体进行杀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杀菌装置通过紫外灯与杀菌材料层相配合作用,可以使杀菌装置主动释放杀菌因子,具有很高的杀菌效率,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可应用于各种消毒净化设备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杀菌装置的爆炸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杀菌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杀菌装置的爆炸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杀菌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杀菌装置100,包括:箱体110、送风结构120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110内的杀菌组件130,所述送风结构120包括风动力源121以及设置在箱体110两侧的进风口122、出风口123以及连通进风口122与出风口123的风道。其中,杀菌组件130包括至少一组紫外灯131与至少一组杀菌材料层132,各组杀菌材料层132均设置于风道中,每组杀菌材料层132至少对应一组紫外灯131,以在该紫外灯131照射下向风道释放杀菌因子,风动力源设置在进风口处,以将风道中的杀菌因子从出风口排出。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上述的风动力源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具体设定,其可以为具体的结构,例如风扇、鼓风机等风机,示例性的,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杀菌装置100通过在箱体110两侧设置进风口122与出风口123,以及在进风口122处设置有风扇121,可以将外界环境中的风导入至箱体110中,这样,箱体110中的杀菌材料层132通过紫外灯131照射产生的杀菌因子可以随着风经出风口排出至外界环境中,以实现主动杀菌的目的。当然,风动力源还可以是有气流流过的管道,例如,热风管道或者冷风管道等,利用管道自身气流实现将箱体中的杀菌因子排出箱体外,示例性的,如图3和图4所示,该杀菌装置100的箱体110内设置有至少一组紫外灯131与至少一组杀菌材料层132,并且,该箱体110两侧均设置有开口,相当于进风口与出风口,以与管道连通,这样,通过管道的气流可以将杀菌材料层产生的杀菌因子排出,以达到对外界环境进行主动杀菌的目的。本实施例的杀菌装置中杀菌组件包括至少一组紫外灯与至少一组杀菌材料层,各组杀菌材料层均设置于风道中,每组杀菌材料层至少对应一组紫外灯,以在该紫外灯照射下向风道释放杀菌因子,风动力源设置在进风口处,以将风道中的杀菌因子从出风口排出,不仅可以对进入的空气进行杀菌,还可以对周围空气或物体进行杀菌,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施例的杀菌装置不再局限于需要有害物质附着在杀菌材料层才可进行杀菌的过程。本实施例提供的杀菌装置通过紫外灯与杀菌材料层相配合作用,可以使杀菌装置主动释放杀菌因子,具有很高的杀菌效率,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可应用于各种消毒净化设备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杀菌组件中杀菌材料是一种可以经光照挥发出杀菌因子的杀菌布。其中,杀菌材料层释放出的杀菌因子包含但不限于OH-,O2-,H2O2中至少一者,通过分子扩散或空气流动将杀菌因子释放至空气中或者周围物体上进行杀菌,能够有效消除空气中细菌、病毒和霉菌,并可以分解包括甲醛、苯、TVOC气体等可挥发性有机物和异味,同时生成的负离子还可以消除空气中悬浮颗粒物以及去除异味。并且,本示例中的紫外灯选择接近可见光的紫外光灯,即相对于可见光来说,具有较强的光照强度,可以激发杀菌材料层释放出游离的杀菌因子,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送风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杀菌组件,所述送风结构包括风动力源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两侧的进风口、出风口以及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的风道;其中,/n所述杀菌组件包括至少一组紫外灯与至少一组杀菌材料层,各组所述杀菌材料层均设置于所述风道中,每组所述杀菌材料层至少对应一组所述紫外灯,以在该紫外灯照射下向所述风道释放杀菌因子;/n所述风动力源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处,以将所述风道中的所述杀菌因子从所述出风口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送风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杀菌组件,所述送风结构包括风动力源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两侧的进风口、出风口以及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的风道;其中,
所述杀菌组件包括至少一组紫外灯与至少一组杀菌材料层,各组所述杀菌材料层均设置于所述风道中,每组所述杀菌材料层至少对应一组所述紫外灯,以在该紫外灯照射下向所述风道释放杀菌因子;
所述风动力源设置在所述进风口处,以将所述风道中的所述杀菌因子从所述出风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材料层绕设在对应的所述紫外灯四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件包括多组紫外灯与多组杀菌材料层;其中,
所述多组杀菌材料层沿所述箱体长度方向依次层叠设置,和/或,所述多组杀菌材料层沿所述箱体厚度方向依次层叠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风道中,所述壳体中设置有贯穿其厚度的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东芝王博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清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