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利生专利>正文

一种混凝土孔壁凿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3438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孔壁凿毛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孔壁凿毛施工中人力劳动量大,不易控制凿毛力度,对孔壁凿毛不均匀,操作繁琐,不能调整凿毛密度,不能很好的适应现场施工要求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螺杆,螺杆上有螺纹管,螺纹管下端有第一行星齿轮系,螺纹管只有正转时能带动第一太阳轮转动,第一行星架能主动转动,第一太阳轮与第一齿圈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一行星齿轮系下方有第二行星齿轮系,第二太阳轮套装在螺纹管下端,螺纹管只有反向转动使能带动第二太阳轮转动,第二齿圈与第二太阳轮的转动方向保持一致;第一行星架能带动第二行星架转动;第一齿圈外侧有圆筒,圆筒外侧有多个呈圆周均布的凿毛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孔壁凿毛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机械
,特别是一种混凝土孔壁凿毛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建筑施工作业时,常在建筑面上开有预留孔以便后续设备或者零件安装使用,为了保证零件能固定牢靠,通常在进行混凝土封堵之前要对孔洞侧壁进行凿毛处理,例如抗浮锚杆的施工。现有技术中,凿毛机大多只能处理裸露的表面,对于混凝土钻孔后的孔内侧壁,无法对其凿毛,传统的孔洞凿毛方式是采用钢片在孔洞内敲打,破坏孔洞壁使其变粗糙增加摩擦力,采用该种方式进行孔洞处理,钢片在孔洞内摆动角度有限,处理的点仅限钢片尖端,需要作业人员不停搅动钢片,对于作业人员的体力消耗较大,且在搅动过程中人的力量决定处理的效果,力量较大时容易对孔洞内部破坏严重,影响孔洞的结构,甚至出现墙体开裂的情况,孔壁凿毛效果不均。现有的凿毛装置,如公开号CN205935683U公开了耙形凿毛工具,通过拉动手柄杆带动耙头,利用耙头上的凿毛头对作业面进行凿毛,利用该装置对建筑预留孔洞进行凿毛操作时,因孔壁为圆形面,使用该装置凿毛时需要人力不停转动该工具来对整个内壁进行凿毛,建筑预留孔洞内壁混凝土凝固后较为坚硬,该装置伸入孔洞内以后孔洞内壁对手柄杆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使用该装置时难以施加适当的力,不适用于建筑施工预留孔洞的凿毛作业;此外,该装置只适用于孔径较小的孔壁凿毛。公开号为CN110103085A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孔内侧壁凿毛机及其使用方法,但该装置在整个孔壁凿毛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调整固定器在刻度杆上的位置,而且凿毛轨迹为圆环状的,两个凿毛轨迹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但实际施工中,对于不同作用的预留孔内的凿毛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有的要求凿轨迹细、密即可,有的要求凿毛面具有强大的摩擦力(增大凿毛强度),该装置明显满足不了实际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孔壁凿毛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孔壁凿毛施工中人力劳动量大,不易控制凿毛力度,对孔壁凿毛不均匀,操作繁琐,不能调整凿毛密度,不能很好的适应现场施工要求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竖直且不能转动的螺杆,螺杆置于混凝土预留孔内且与其同轴,螺杆上套装有能主动转动的螺纹管,螺纹管与螺杆之间经螺纹连接,螺纹管下端安装有第一行星齿轮系,其中第一行星齿轮系中的第一太阳轮套装在螺纹管下端,螺纹管只有正转时能带动第一太阳轮转动,第一行星齿轮系中的第一行星架能主动转动,第一行星齿轮系中的第一太阳轮与第一齿圈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一行星齿轮系下方有第二行星齿轮系,第二行星齿轮系中的第二太阳轮套装在螺纹管下端,螺纹管只有反向转动使能带动第二行星齿轮系中的第二太阳轮转动,第二行星齿轮系中的第二齿圈与第二太阳轮的转动方向保持一致;第一行星架能带动第二行星架转动;所述的第一齿圈外侧固定有与其同轴的圆筒,第二齿圈固定在圆筒内侧,圆筒外侧安装有多个呈圆周均布的凿毛刀。本专利技术结构巧妙,减小人工劳动量,控制凿毛力度,能均匀的对孔壁的凿毛,既能适应细长孔,也能对大孔径预留孔进行凿毛,能根据需要调整凿毛轨迹,以此适应现场的各种需求,操作简单,易于实现,便于控制施工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核心部件剖视图。图3为螺纹管正转带动第一太阳轮转动时的传动关系简图。图4为螺纹管反转带动第二太阳轮转动时的传动关系简图。图5为图1中A-A剖视图。图6为图1中B-B剖视图。图7为图1中C向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环形板的结构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圆筒、环形套及凿毛刀的连接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凿毛刀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10给出,本专利技术包括竖直且不能转动的螺杆1,螺杆1置于混凝土预留孔内且与其同轴,螺杆1上套装有能主动转动的螺纹管2,螺纹管2与螺杆1之间经螺纹连接,螺纹管2下端安装有第一行星齿轮系,其中第一行星齿轮系中的第一太阳轮3套装在螺纹管2下端,螺纹管2只有正转时能带动第一太阳轮3转动,第一行星齿轮系中的第一行星架4能主动转动,第一行星齿轮系中的第一太阳轮3与第一齿圈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一行星齿轮系下方有第二行星齿轮系,第二行星齿轮系中的第二太阳轮5套装在螺纹管2下端,螺纹管2只有反向转动使能带动第二行星齿轮系中的第二太阳轮5转动,第二行星齿轮系中的第二齿圈与第二太阳轮5的转动方向保持一致;第一行星架4能带动第二行星架6转动;所述的第一齿圈外侧固定有与其同轴的圆筒7,第二齿圈固定在圆筒7内侧,圆筒7外侧安装有多个呈圆周均布的凿毛刀。为了实现螺纹管2的主动转动,所述的螺杆1上套装有环形板8,环形板8能沿着螺杆1上下移动但不能转动,环形板8上转动固定有第一齿轮9,第一齿轮9上连接有第一电机10,第一电机10固定在环形板8上,螺纹管2上固定有与第一齿轮9啮合的第二齿轮11,第一电机10经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11能带动螺纹管2转动。为了实现第一行星架4的主动转动,所述的第一行星架4上端同轴固定有第三齿轮12,第三齿轮12一侧啮合有第四齿轮13,第四齿轮13上连接有第二电机14,第二电机14能固定在环形板8上,第二电机14经第三齿轮12、第四齿轮13能带动第一行星架4转动。为了实现第一行星架4能带动第二行星架6转动,所述的第一行星架4与第二行星架6经第一行星齿轮系中第一行星轮中的中心轴固定在一起。为了实现环形板8只能上下移动不能转动,所述的螺杆1上有竖直开设竖槽15,竖槽15内贯穿有水平状的连接杆16,连接杆16端部与环形板8固定。为了实现第二行星齿轮系中的第二太阳轮5与第二齿圈的转动方向相同,所述的第二行星齿轮系采用的是双排行星齿轮结构。为了实现调整凿毛程度,所述的凿毛刀包括沿圆筒7径向固定的横杆17,横杆17上套装有长齿轮18,长齿轮18与横杆17经螺纹连接,长齿轮18远离圆筒7的一端上开设有盲孔,盲孔内插装有插杆24,插杆24与盲孔底部之间连接有压簧,插杆24另一端伸出盲孔,盲孔侧壁上开有小孔,销孔内放置有卡销19,卡销19与小孔之间连接有压簧,插杆24上有与卡销19对应的卡孔,卡销19置于卡孔内,当插杆24轴向力足够大时能迫使卡销19与卡孔脱离;插杆24置于盲孔外侧的一端上铰接有圆柱块,圆柱块的外圆面上有多个锥形凸起,圆柱块与孔壁接触,圆筒7转动时,圆柱块沿着孔壁滚动并且锥形凸起将孔壁凿毛。为了实现多个凿毛刀同时向外侧移动以此适应不同的孔径,所述的圆筒7外侧套装有环形套20,环形套20与圆筒7之间安装有轴承,环形筒上圆周均布有轮齿,环形套20与长齿轮18之间经轮齿啮合在一起,转动环形套20能使得多个长齿轮18同时靠近或者远离圆筒7。为了将螺杆1同轴固定在混凝土孔内,所述的螺杆1下端铰接有多个呈圆周均布的第一连杆21,螺杆1下端铰接有多个第二连杆22,多个第一连杆21与多个第二连杆22一一对应,第一连杆21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孔壁凿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且不能转动的螺杆(1),螺杆(1)置于混凝土预留孔内且与其同轴,螺杆(1)上套装有能主动转动的螺纹管(2),螺纹管(2)与螺杆(1)之间经螺纹连接,螺纹管(2)下端安装有第一行星齿轮系,其中第一行星齿轮系中的第一太阳轮(3)套装在螺纹管(2)下端,螺纹管(2)只有正转时能带动第一太阳轮(3)转动,第一行星齿轮系中的第一行星架(4)能主动转动,第一行星齿轮系中的第一太阳轮(3)与第一齿圈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一行星齿轮系下方有第二行星齿轮系,第二行星齿轮系中的第二太阳轮(5)套装在螺纹管(2)下端,螺纹管(2)只有反向转动使能带动第二行星齿轮系中的第二太阳轮(5)转动,第二行星齿轮系中的第二齿圈与第二太阳轮(5)的转动方向保持一致;第一行星架(4)能带动第二行星架(6)转动;/n所述的第一齿圈外侧固定有与其同轴的圆筒(7),第二齿圈固定在圆筒(7)内侧,圆筒(7)外侧安装有多个呈圆周均布的凿毛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孔壁凿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且不能转动的螺杆(1),螺杆(1)置于混凝土预留孔内且与其同轴,螺杆(1)上套装有能主动转动的螺纹管(2),螺纹管(2)与螺杆(1)之间经螺纹连接,螺纹管(2)下端安装有第一行星齿轮系,其中第一行星齿轮系中的第一太阳轮(3)套装在螺纹管(2)下端,螺纹管(2)只有正转时能带动第一太阳轮(3)转动,第一行星齿轮系中的第一行星架(4)能主动转动,第一行星齿轮系中的第一太阳轮(3)与第一齿圈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一行星齿轮系下方有第二行星齿轮系,第二行星齿轮系中的第二太阳轮(5)套装在螺纹管(2)下端,螺纹管(2)只有反向转动使能带动第二行星齿轮系中的第二太阳轮(5)转动,第二行星齿轮系中的第二齿圈与第二太阳轮(5)的转动方向保持一致;第一行星架(4)能带动第二行星架(6)转动;
所述的第一齿圈外侧固定有与其同轴的圆筒(7),第二齿圈固定在圆筒(7)内侧,圆筒(7)外侧安装有多个呈圆周均布的凿毛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孔壁凿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杆(1)上套装有环形板(8),环形板(8)能沿着螺杆(1)上下移动但不能转动,环形板(8)上转动固定有第一齿轮(9),第一齿轮(9)上连接有第一电机(10),第一电机(10)固定在环形板(8)上,螺纹管(2)上固定有与第一齿轮(9)啮合的第二齿轮(11),第一电机(10)经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11)能带动螺纹管(2)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孔壁凿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行星架(4)上端同轴固定有第三齿轮(12),第三齿轮(12)一侧啮合有第四齿轮(13),第四齿轮(13)上连接有第二电机(14),第二电机(14)能固定在环形板(8)上,第二电机(14)经第三齿轮(12)、第四齿轮(13)能带动第一行星架(4)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孔壁凿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行星架(4)与第二行星架(6)经第一行星齿轮系中第一行星轮中的中心轴固定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孔壁凿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杆(1)上有竖直开设竖槽(15),竖槽(15)内贯穿有水平状的连接杆(16),连接杆(16)端部与环形板(8)固定;所述的第二行星齿轮系采用的是双排行星齿轮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孔壁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利生王衡孟海朝王冠峰兰天李红河关玉新张建华韩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梁利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