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建筑逃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03397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安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逃生系统,包括开设有通孔的逃生通道,与通孔开口端连接逃生管道,与逃生管道相适配的逃生桶,设置在逃生管道内壁的滑轨,设置在逃生桶外壁与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动部,及设置在滑轨与滑动部之间用于减缓逃生桶下滑速度的缓冲装置。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发生火灾时,人们能够从建筑物的窗口或其他与外界相通的位置进入逃生通道内,同时取一个逃生桶将滑动部滑动装配在逃生管道内壁的滑轨上,待安装好逃生桶后,人或物品进入逃生桶内顺着滑轨向下滑动至地面。同时利用缓冲装置防止逃生桶在逃生管道中下降速度过快,导致出现逃生桶滑动不稳定的情况发生,提高高层建筑逃生系统的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建筑逃生系统
本技术属于安全
,尤其涉及一种高层建筑逃生系统。
技术介绍
层出不穷的火灾事故,尤其是高层建筑当发生火灾时,往往由于救援难度大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受困于火灾的人们除了被动等待救援外,现有的自救逃生方式主要通过绳索类逃生系统避开火场从室外逃生,但是操作难度高,对未经过专业训练的人们来说风险极大,通过湿毛巾捂住口鼻穿过火场逃生更是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实用人群广、安全系数高、且操作简单便于在火灾中提高救援效率的逃生系统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层建筑逃生系统,旨在提供一种实用人群广、安全系数高、且操作简单便于在火灾中提高救援效率的逃生系统。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层建筑逃生系统,包括:安装于建筑物外部的逃生通道,所述逃生通道朝向地面的一侧开设有通孔;与所述通孔开口端连接、朝地面方向延伸的逃生管道;与所述逃生管道相适配的逃生桶;设置在所述逃生管道内壁的滑轨;设置在所述逃生桶外壁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动部;及设置在所述滑轨与所述滑动部之间、用于减少所述逃生桶下滑速度的缓冲装置。优选地,所述滑轨为拉链,所述拉链设置至少两组并周向间隔分布在所述逃生管道内壁上,每组所述拉链包括相对设置的链条,所述滑动部为安装在所述逃生桶外壁上、与所述链条卡嵌配合的链头。优选地,所述链条还包括贴设在所述逃生管道内壁、具有弹性的布条,及安装在所述布条一侧、沿所述布条长度方向排布的多个链牙。优选地,所述逃生管道包括:由硬性材料制得、一端与所述通孔开口端连接的第一管道,及由柔性材料制得、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远离通孔一端连接的第二管道。优选地,所述通孔远离地面一侧的开口端可翻转式装配有第一翻盖,所述第一翻盖与所述通孔的开口端适配。优选地,所述高层建筑逃生系统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逃生通道靠近地面的一侧、罩设在所述第一管道外部的套筒;可翻转式装配在所述套筒靠近地面一侧的第二翻盖;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翻盖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翻盖盖合所述第一管道开口端的控制组件,当所述第二管道经折叠后能够收纳入所述第一管道内,并在所述控制组件的作用下承载于所述第二翻盖上。优选地,所述控制组件为一端与所述第一翻盖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翻盖铰接的联动杆,通过所述联动杆实现所述第一翻盖与第二翻盖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其中,所述第一翻盖的重量大于所述第二翻盖的重量。优选地,所述缓冲装置为设置在所述链头一端与所述链条表面抵接的刹车片。优选地,所述布条上靠近地面一侧的链牙厚度大于远离地面一侧的链牙厚度。优选地,所述逃生桶上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逃生桶外壁的销孔;开设在所述第一管道开口端处的槽口;及伸缩式装配于所述销孔内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按压端与伸缩,所述按压端与伸缩端之间弹性连接,通过按压所述按压端可驱使所述伸缩端弹出或收入所述销孔,以实现所述伸缩端架设于所述槽口上或脱离所述槽口的限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高层建筑逃生系统包括开设有通孔的逃生通道,与通孔开口端连接逃生管道,与逃生管道相适配的逃生桶,设置在逃生管道内壁的滑轨,设置在逃生桶外壁与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动部,及设置在滑轨与滑动部之间、用于减缓逃生桶下滑速度的缓冲装置。当发生火灾或者其他突发情况时,人们能够从建筑物的窗口或其他与外界相通的位置进入逃生通道内,同时取一个逃生桶将滑动部滑动装配在逃生管道内壁的滑轨上,待安装好逃生桶后,人或物品进入逃生桶内顺着滑轨向下滑动至地面。同时利用缓冲装置能够防止逃生桶在逃生管道中下降速度过快,导致出现逃生桶滑动不稳定的情况发生,提高高层建筑逃生系统的安全系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层建筑逃生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层建筑逃生系统的分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层建筑逃生系统中刹车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层建筑逃生系统中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1、逃生通道;2、通孔;3.逃生管道;31、第一管道;32、第二管道;4、逃生桶;5、拉链;6、链头;7、第一翻盖;8、套筒;9、第二翻盖;10、联动杆;11、刹车片;12、销孔;13、槽口;14、弹性件;141、按压部;142、伸缩部;15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逃生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安装于建筑物外部的逃生通道1,所述逃生通道1朝向地面的一侧开设有通孔2;与所述通孔2开口端连接、朝地面方向延伸的逃生管道3;与所述逃生管道3相适配的逃生桶4;设置在所述逃生管道3内壁的滑轨;设置在所述逃生桶4外壁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动部;及设置在所述滑轨与所述滑动部之间、用于减少所述逃生桶4下滑速度的缓冲装置。在本实施例中,高层建筑逃生系统包括逃生通道1、逃生管道3、逃生桶4、滑轨、滑动部及缓冲装置。具体地,逃生通道1可安装在建筑物外部的墙体上,其入口端可以对准建筑物的窗口或者在建筑物上能够与外界相通的其他位置,在逃生通道1朝向地面的一侧上开设有通孔2,通孔2与逃生通道1的入口端预留有一定的距离,例如2m。在通孔2的开口端处连接有朝地面方向延伸的逃生管道3,逃生管道3内壁设置有滑轨。除此之外,该高层建筑逃生系统还包括与逃生管道3配套使用、能够容纳人或物品的逃生桶4,在逃生桶4外壁设置有与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动部。逃生桶4可以设置多个并放置建筑物内靠近逃生通道1的位置,或悬挂在逃生通道1内。当发生火灾或者其他突发情况时,人们能够从建筑物的窗口或其他与外界相通的位置进入逃生通道1内,同时取一个逃生桶4将滑动部滑动装配在逃生管道3内壁的滑轨上,待安装好逃生桶4后,人或物品进入逃生桶4内顺着滑轨向下滑动至地面。同时为了防止逃生桶4在逃生管道3中下降速度过快导致出现逃生桶4滑动不稳定的情况发生,因此,该高层建筑逃生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滑轨与滑动部之间用于减缓逃生桶4下滑速度的缓冲装置,提高高层建筑逃生系统的安全系数。为了进一步地提高高层建筑逃生系统的安全系数,还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层建筑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于建筑物外部的逃生通道(1),所述逃生通道(1)朝向地面的一侧开设有通孔(2);/n与所述通孔(2)开口端连接、朝地面方向延伸的逃生管道(3);/n与所述逃生管道(3)相适配的逃生桶(4);/n设置在所述逃生管道(3)内壁的滑轨;/n设置在所述逃生桶(4)外壁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动部;及/n设置在所述滑轨与所述滑动部之间、用于减少所述逃生桶(4)下滑速度的缓冲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建筑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于建筑物外部的逃生通道(1),所述逃生通道(1)朝向地面的一侧开设有通孔(2);
与所述通孔(2)开口端连接、朝地面方向延伸的逃生管道(3);
与所述逃生管道(3)相适配的逃生桶(4);
设置在所述逃生管道(3)内壁的滑轨;
设置在所述逃生桶(4)外壁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动部;及
设置在所述滑轨与所述滑动部之间、用于减少所述逃生桶(4)下滑速度的缓冲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为拉链(5),所述拉链(5)设置至少两组并周向间隔分布在所述逃生管道(3)内壁上,每组所述拉链(5)包括相对设置的链条,所述滑动部为安装在所述逃生桶(4)外壁上、与所述链条卡嵌配合的链头(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还包括贴设在所述逃生管道(3)内壁、具有弹性的布条,及安装在所述布条一侧、沿所述布条长度方向排布的多个链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管道(3)包括:
由硬性材料制得、一端与所述通孔(2)开口端连接的第一管道(31),及
由柔性材料制得、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31)远离通孔(2)一端连接的第二管道(3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远离地面一侧的开口端可翻转式装配有第一翻盖(7),所述第一翻盖(7)与所述通孔(2)的开口端适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层建筑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层建筑逃生系统还包括:
安装在所述逃生通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兴煌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