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式加温加湿气切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33410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调节式加温加湿气切雾化装置,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使用方便、保证积水引流的可调节式加温加湿气切雾化装置;技术方案为:包括氧气瓶、空氧混合阀、加温湿化箱、积水杯、集液袋、转换头、雾化器、人工鼻、二氧化碳传感器、微处理器和显示屏,氧气瓶内的氧气通过软管依次通过空氧混合阀、加温湿化箱、积水杯、转换头、雾化器后进入人工鼻;积水杯的底部设有开口,开口上设有导流管,导流管上设有第一开关,导流管与集液袋相连通;人工鼻内设有二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显示屏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式加温加湿气切雾化装置
本技术可调节式加温加湿气切雾化装置,属于医疗用品

技术介绍
气管切开是利用人为的方法建立气道,纠正患者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和有效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以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重要措施。气管切开后使上呼吸道正常的湿化、加温、过滤功能消失,防御功能减弱,如果对人工气道湿化不够,容易在人工气道内形成痰痂而堵塞气道,影响肺功能,增加患者的危险。目前临床使用的气道湿化装置主要包括氧泵雾化湿化和持续加温湿化装置。氧泵雾化湿化装置无法保证吸入的气体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以符合人体正常生理条件的需要,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喷雾罐漏水面罩处漏水等情况,使患者感到不适,也无法保证湿化效果。持续加温湿化湿化装置呼吸管路中需要使用积水杯来收纳管路中的湿化水,积水杯的容量并不大,需要定期去倾倒里面的湿化水,但是在倾倒过程中,容易污染倾倒人员的手,不利于临床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可调节式加温加湿气切雾化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保证积水引流的可调节式加温加湿气切雾化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可调节式加温加湿气切雾化装置,包括氧气瓶、空氧混合阀、加温湿化箱、积水杯、集液袋、转换头、雾化器、人工鼻、二氧化碳传感器、微处理器和显示屏,氧气瓶内的氧气通过软管依次通过空氧混合阀、加温湿化箱、积水杯、转换头、雾化器后进入人工鼻;积水杯的底部设有开口,开口上设有导流管,导流管上设有第一开关,导流管与集液袋相连通;人工鼻内设有二氧化碳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显示屏相连。进一步,所述集液袋的容积为50-100mL。进一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还与蜂鸣器相连。进一步,所述集液袋的下方设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设有第二开关。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可调节式加温加湿气切雾化装置,通过空氧混合阀保证吸入气体的氧浓度,加温湿化箱对氧气进行加温和湿化,使病人的痰液得以稀释,减少病人的不适感。呼吸管路中使用集液袋收纳积水杯和管路中的湿化水,减少了因积水杯的容量不大,定期倾倒里面的湿化水,倾倒过程中污染倾倒人员手的风险。二氧化碳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病人的呼吸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当超出指定浓度时可以进行报警,便于医护人员及时处置,避免医疗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空氧混合阀,2-加温湿化箱,3-积水杯,4-集液袋,5-转换头,6-雾化器,7-人工鼻,8-二氧化碳传感器,9-软管,10-第一开关,11-第二开关,12-氧气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可调节式加温加湿气切雾化装置,包括氧气瓶12、空氧混合阀1、加温湿化箱2、积水杯3、集液袋4、转换头5、雾化器6、人工鼻7、二氧化碳传感器8、微处理器和显示屏,氧气瓶12内的氧气通过软管9依次通过空氧混合阀1、加温湿化箱2、积水杯3、转换头5、雾化器6后进入人工鼻7;积水杯3的底部设有开口,开口上设有导流管,导流管上设有第一开关10,导流管与集液袋4相连通;人工鼻7内设有二氧化碳传感器8,二氧化碳传感器8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显示屏相连。集液袋4为透明材质,容积为50-100m,为一次性使用材料。转换头5能够将不同口径的软管9进行连接和转换。转换头之前的软管9为透明软管,软换头之后的软管9为螺纹管。具体实施时,集液袋4的下方设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设有第二开关11。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蜂鸣器相连。微处理器可以使用单片机,单片机使用的型号为STC89C52,二氧化碳传感器的型号为S80053,单片机使用串口与显示屏相连。显示屏也可以利用医用监护仪的显示屏。对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和原理进一步说明:空氧混合阀1的侧面有调节开口,可以对软管9中的空气和氧气进行比例混合。加温湿化箱2对氧气进行加温和湿化,雾化器6内可以装入雾化的药物,对病人进行治疗。当病房中的集液袋4中的积水较多时,使用开关10关掉导流管,取下旧的集液袋4,更换上新的集液袋4。集液袋4也可以不取下,使用第二开关11进行导流排放。二氧化碳传感器8实时监测病人的呼吸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浓度值显示在显示屏上,以当超出指定浓度时可以进行报警,便于医护人员及时处置。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式加温加湿气切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氧气瓶(12)、空氧混合阀(1)、加温湿化箱(2)、积水杯(3)、集液袋(4)、转换头(5)、雾化器(6)、人工鼻(7)、二氧化碳传感器(8)、微处理器和显示屏,氧气瓶(12)内的氧气通过软管(9)依次通过空氧混合阀(1)、加温湿化箱(2)、积水杯(3)、转换头(5)、雾化器(6)后进入人工鼻(7);积水杯(3)的底部设有开口,开口上设有导流管,导流管上设有第一开关(10),导流管与集液袋(4)相连通;人工鼻(7)内设有二氧化碳传感器(8),二氧化碳传感器(8)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显示屏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式加温加湿气切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氧气瓶(12)、空氧混合阀(1)、加温湿化箱(2)、积水杯(3)、集液袋(4)、转换头(5)、雾化器(6)、人工鼻(7)、二氧化碳传感器(8)、微处理器和显示屏,氧气瓶(12)内的氧气通过软管(9)依次通过空氧混合阀(1)、加温湿化箱(2)、积水杯(3)、转换头(5)、雾化器(6)后进入人工鼻(7);积水杯(3)的底部设有开口,开口上设有导流管,导流管上设有第一开关(10),导流管与集液袋(4)相连通;人工鼻(7)内设有二氧化碳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俊芳梁小娟王力刚祁蕊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