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儿童误食的安全药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3180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儿童误食的安全药瓶,属于药品包装技术领域。该防儿童误食的安全药瓶,包括外瓶体、内瓶体和上盖,其中内瓶体上设有弹力调节孔,卡紧块锁紧槽的底部到内瓶体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卡紧块的底部到外瓶体底部之间的距离,这样内瓶体和外瓶体卡紧在一起时,弹力调节孔处于弹性形变压缩状态,这样就能够有效防止内瓶体和外瓶体之间发生相对晃动,需要打开内瓶体和外瓶体时,单纯的旋转是无法打开的,需要下压内瓶体,使得卡紧块脱离卡紧块锁紧槽,下压内瓶体的同时旋转内瓶体和外瓶体,才能够将药瓶打开,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避免儿童打开和误食药瓶内的药品。总之,该防儿童误食的安全药瓶结构简单合理,能够有效的防止儿童误食瓶内药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儿童误食的安全药瓶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儿童误食的安全药瓶,属于药品包装

技术介绍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不管是为了预防还是治疗疾病,每个家庭都或多或少的存放有药品。药品必须按照适应症或者功能且按一定计量使用,超计量或者误食都可能带来危险。大多数药品都存放在药瓶中,而现在的药瓶通常结构简单,开启容易。其结构一般为在瓶体上端用螺纹连接一个瓶盖;拧开瓶盖,药品就可以直接取出;儿童也可以轻易的将药瓶瓶盖打开并取出药品。由于小孩的思维能力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旦大人将药瓶所存放的位置不隐秘,小孩就会发现并用来当做玩具,甚至造成儿童误食药品,威胁儿童身体和生命安全。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有效防止儿童误食药品的安全药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儿童误食的安全药瓶,包括外瓶体、内瓶体和上盖,所述内瓶体的顶端卡紧固定有上盖,所述内瓶体的中心为药品放置腔,所述内瓶体的底部设置在外瓶体内,所述外瓶体内的内瓶体上至少设有一个弹力调节孔,所述内瓶体的外侧面上设有卡紧件,所述卡紧件内设有卡紧块锁紧槽,所述卡紧件的一端设有导向角,所述外瓶体的内侧面上对应卡紧件上的卡紧块锁紧槽设有卡紧块,所述卡紧块锁紧槽的底部到内瓶体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卡紧块的底部到外瓶体底部之间的距离。所述弹力调节孔个数为3个,所述弹力调节孔呈螺旋状均匀分布在内瓶体上。所述外瓶体的内侧面上对应卡紧件设有定位凸台优选的所述外瓶体、内瓶体和上盖由聚乳酸材料制备而成。优选的所述弹力调节孔呈圆弧形、矩形、圆形、平行四边形或菱形。优选的所述内瓶体的顶部与上盖之间设有空腔。本技术设计了一种防儿童误食的安全药瓶,该防儿童误食的安全药瓶的内瓶体的中心为药品放置腔,药品放置腔用来放置带内包装的药品,内瓶体和外瓶体通过卡紧件和卡紧块可活动卡紧在一起,内瓶体和外瓶体共同作用将药品密封起来。外瓶体内的内瓶体上设有弹力调节孔,卡紧块锁紧槽的底部到内瓶体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卡紧块的底部到外瓶体底部之间的距离,这样内瓶体和外瓶体卡紧在一起时,弹力调节孔处于弹性形变压缩状态,这样就能够有效防止内瓶体和外瓶体之间发生相对晃动,需要打开内瓶体和外瓶体时,单纯的旋转是无法打开的,需要下压内瓶体,使得卡紧块脱离卡紧块锁紧槽,下压内瓶体的同时旋转内瓶体和外瓶体,才能够将药瓶打开,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避免儿童打开和误食药瓶内的药品,同时在内瓶体和外瓶体分开时,弹力调节孔形变还原也会形成内瓶体和外瓶体分开的弹力,外瓶体的内侧面上对应卡紧件设有定位凸台,下压内瓶体锁紧药瓶时,卡紧件接触到定位凸台,说明下压到位,旋转内瓶体和外瓶体即可将药瓶锁紧;外瓶体、内瓶体和上盖由聚乳酸材料制备而成,聚乳酸又名聚丙交酯,是以乳酸为主要原料聚合得到的聚合物,属于聚酯,聚乳酸原料来源充分可再生,生产过程无污染,产品可以生物降解,实现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是理想的绿色高分子材料;内瓶体的顶部与上盖之间设有空腔,空腔能够有效节省内瓶体的材料用量,降低内瓶体的厚度,由于自身较薄,更能加速自身的生物降解效率,适合推广使用。总之,该防儿童误食的安全药瓶结构简单合理,能够有效的防止儿童误食瓶内药品。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防儿童误食的安全药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防儿童误食的安全药瓶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防儿童误食的安全药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1、外瓶体;2、内瓶体;3、上盖;4、空腔;5、弹力调节孔;6、卡紧块;7、卡紧件;8、导向角;9、卡紧块锁紧槽;10、定位凸台;11、药品放置腔。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具体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3,一种防儿童误食的安全药瓶,包括外瓶体1、内瓶体2和上盖3,所述内瓶体2的顶端卡紧固定有上盖3,所述内瓶体2的中心为药品放置腔11,所述内瓶体2的底部设置在外瓶体1内,所述外瓶体1内的内瓶体2上至少设有一个弹力调节孔5,所述内瓶体2的外侧面上设有卡紧件7,所述卡紧件7内设有卡紧块锁紧槽9,所述卡紧件7的一端设有导向角8,所述外瓶体1的内侧面上对应卡紧件7上的卡紧块锁紧槽9设有卡紧块6,所述卡紧块锁紧槽9的底部到内瓶体2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卡紧块6的底部到外瓶体1底部之间的距离,所述弹力调节孔5个数为3个,所述弹力调节孔5呈螺旋状均匀分布在内瓶体2上,所述外瓶体1的内侧面上对应卡紧件7设有定位凸台(10,所述外瓶体1、内瓶体2和上盖3由聚乳酸材料制备而成,所述内瓶体2的顶部与上盖3之间设有空腔4。本技术设计了一种防儿童误食的安全药瓶,该防儿童误食的安全药瓶的内瓶体的中心为药品放置腔,药品放置腔用来放置带内包装的药品,内瓶体和外瓶体通过卡紧件和卡紧块可活动卡紧在一起,内瓶体和外瓶体共同作用将药品密封起来。外瓶体内的内瓶体上设有弹力调节孔,卡紧块锁紧槽的底部到内瓶体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卡紧块的底部到外瓶体底部之间的距离,这样内瓶体和外瓶体卡紧在一起时,弹力调节孔处于弹性形变压缩状态,这样就能够有效防止内瓶体和外瓶体之间发生相对晃动,需要打开内瓶体和外瓶体时,单纯的旋转是无法打开的,需要下压内瓶体,使得卡紧块脱离卡紧块锁紧槽,下压内瓶体的同时旋转内瓶体和外瓶体,才能够将药瓶打开,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避免儿童打开和误食药瓶内的药品,同时在内瓶体和外瓶体分开时,弹力调节孔形变还原也会形成内瓶体和外瓶体分开的弹力,外瓶体的内侧面上对应卡紧件设有定位凸台,下压内瓶体锁紧药瓶时,卡紧件接触到定位凸台,说明下压到位,旋转内瓶体和外瓶体即可将药瓶锁紧;外瓶体、内瓶体和上盖由聚乳酸材料制备而成,聚乳酸又名聚丙交酯,是以乳酸为主要原料聚合得到的聚合物,属于聚酯,聚乳酸原料来源充分可再生,生产过程无污染,产品可以生物降解,实现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是理想的绿色高分子材料;内瓶体的顶部与上盖之间设有空腔,空腔能够有效节省内瓶体的材料用量,降低内瓶体的厚度,由于自身较薄,更能加速自身的生物降解效率,适合推广使用。总之,该防儿童误食的安全药瓶结构简单合理,能够有效的防止儿童误食瓶内药品。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儿童误食的安全药瓶,包括外瓶体(1)、内瓶体(2)和上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瓶体(2)的顶端卡紧固定有上盖(3),所述内瓶体(2)的中心为药品放置腔(11),所述内瓶体(2)的底部设置在外瓶体(1)内,所述外瓶体(1)内的内瓶体(2)上至少设有一个弹力调节孔(5),所述内瓶体(2)的外侧面上设有卡紧件(7),所述卡紧件(7)内设有卡紧块锁紧槽(9),所述卡紧件(7)的一端设有导向角(8),所述外瓶体(1)的内侧面上对应卡紧件(7)上的卡紧块锁紧槽(9)设有卡紧块(6),所述卡紧块锁紧槽(9)的底部到内瓶体(2)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卡紧块(6)的底部到外瓶体(1)底部之间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儿童误食的安全药瓶,包括外瓶体(1)、内瓶体(2)和上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瓶体(2)的顶端卡紧固定有上盖(3),所述内瓶体(2)的中心为药品放置腔(11),所述内瓶体(2)的底部设置在外瓶体(1)内,所述外瓶体(1)内的内瓶体(2)上至少设有一个弹力调节孔(5),所述内瓶体(2)的外侧面上设有卡紧件(7),所述卡紧件(7)内设有卡紧块锁紧槽(9),所述卡紧件(7)的一端设有导向角(8),所述外瓶体(1)的内侧面上对应卡紧件(7)上的卡紧块锁紧槽(9)设有卡紧块(6),所述卡紧块锁紧槽(9)的底部到内瓶体(2)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卡紧块(6)的底部到外瓶体(1)底部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儿童误食的安全药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晓强陈瑜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银亮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