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氧化物基血液快速促凝剂的预辐射接枝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030246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氧化物基血液快速促凝剂的预辐射接枝合成方法,属于医疗辅材技术领域。将纳米氧化物粉末置于电子束下进行预辐照,所得样品迅速投入到含有双键不饱和单体溶液(5%~30%)、表面活性剂(0.5%~5%)、pH调节剂(0.1%~2.0%)的三口烧瓶当中,通入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纳米氧化物基血液快速促凝剂的预辐射接枝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辅材
,涉及一种纳米氧化物基血液快速促凝剂的预辐射接枝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纳米材料具有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介电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和表面效应。特别是当纳米材料的粒径﹤10nm时,可以带来不可预知的效应。纳米氧化物在微结构、光电和化学性质等方面的优异特性,给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医药等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凝血系统包括内源性凝血系统和外源性凝血系统,后者在启动凝血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外源性凝血系统的激活是从组织因子(tissuefactor,TF)释放开始的,而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启动是从FXII的激活开始的。两条凝血途径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凝血酶原被激活为凝血酶。凝血酶使得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单体相互聚合,最终形成不溶于水的交联纤维蛋白多聚体。凝血酶还可使得血小板活化,共同参与凝血过程。外源性凝血系统激活后,只产生少量凝血酶,这些酶进一步激活内源性凝血因子,从而产生高浓度凝血酶,呈现放大效应。由此可见,外源性凝血系统和内源性凝血系统在整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氧化物基血液快速促凝剂的预辐射接枝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①称取一定量的纳米氧化物粉末,置于厚度约2mm的PE密封袋中,真空封口备用;/n②将双键不饱和单体溶液、表面活性剂、pH调节剂溶于去离子水,使单体溶液、表面活性剂和PH调节剂分别占混合物总质量的5%~30%、0.5%~5%、0.1%~2%,将混合物置于密封的三口烧瓶当中,通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氧化物基血液快速促凝剂的预辐射接枝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本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称取一定量的纳米氧化物粉末,置于厚度约2mm的PE密封袋中,真空封口备用;
②将双键不饱和单体溶液、表面活性剂、pH调节剂溶于去离子水,使单体溶液、表面活性剂和PH调节剂分别占混合物总质量的5%~30%、0.5%~5%、0.1%~2%,将混合物置于密封的三口烧瓶当中,通入N2并搅拌0.5~2h,制成稳定分散的乳液体系;
③将步骤①所得样品置于电子束下进行辐照,选择的电子束能量为1~5MeV,辐射剂量为10~120kGy,剂量率为5~40kGy/pass;
④将步骤③辐照后的样品,迅速投入到步骤②所制成稳定分散的乳液体系当中,继续通N2并搅拌0.5~2h;
⑤取步骤④所得样品,依次经醇洗、水洗后,于6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4h;
⑥将步骤⑤所得样品再次进行真空干燥,即可制得纳米氧化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月生李婷婷柳国宋晓芳杨金玉汪政熙张方方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