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有凯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采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3023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采耳装置,包括管体、采耳棒和容纳于管体内的转动装置、锁紧环、振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电机、减速箱和传动轴,所述电机与减速箱连接,所述减速箱与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采耳棒连接,所述锁紧环套设在传动轴上,用于锁紧传动轴与采耳棒,所述振动装置与采耳棒配合使用,用于实现采耳棒的振动。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电机、减速箱、传动轴,实现采耳棒的转动;通过设置振动装置,实现采耳棒的振动;通过第一手柄与第一长条槽孔、第三槽孔以及轮轴的配合使用,实现振动装置沿第一长条槽孔往复运动,实现振动幅度的调整;通过锁紧端和锁紧环的配合使用,可实现采耳棒的拆卸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采耳装置
本技术涉及日常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采耳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体器官的保健愈发的重视。耳朵是人体的感官中非常重要的器官。耳道是感受和传播声音信息的必经之路,生活中时长会发生瘙痒、疼痛及炎症等问题,但由于耳道深处的构造狭窄和鼓膜的薄弱,目前人们通常只能使用掏耳勺进行采挖清理,此类工具功能单一且无法达到清扫及耳道按摩等的护理作用,用力过大可能伤到耳道的皮肤,严重的甚至会伤及耳膜神经,但用力过小又无法达到止痒和清洁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采耳装置,通过设置电机、减速箱、传动轴,实现采耳棒的转动,方便采耳装置的使用;通过设置振动装置,实现采耳棒的振动,增加采耳装置的采耳效果;通过第一手柄与管体上的第一长条槽孔、外壳体上的第三槽孔以及第一夹紧轮轴或第二夹紧轮轴的配合使用,实现第一手柄带动第一夹紧轮或第二夹紧轮沿内壳体上的第二槽孔往复运动,进而实现夹紧机构的夹紧和松弛过程,同时第一手柄还可带动外壳体沿管体上的第一长条槽孔往复运动,实现振动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采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采耳棒和容纳于管体内的转动装置、锁紧环、振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用于实现采耳棒的转动,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电机、减速箱和传动轴,所述电机与减速箱连接,所述减速箱与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采耳棒连接,所述锁紧环套设在传动轴上,用于锁紧传动轴与采耳棒,所述振动装置与采耳棒配合使用,用于实现采耳棒的振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采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采耳棒和容纳于管体内的转动装置、锁紧环、振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用于实现采耳棒的转动,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电机、减速箱和传动轴,所述电机与减速箱连接,所述减速箱与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采耳棒连接,所述锁紧环套设在传动轴上,用于锁紧传动轴与采耳棒,所述振动装置与采耳棒配合使用,用于实现采耳棒的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采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装置包括夹紧机构、内壳体、外壳体、永磁铁和电磁铁,所述夹紧机构与内壳体连接,所述夹紧机构置于内壳体内,所述内壳体置于外壳体内,所述内壳体上固接有支撑柱,所述外壳体设有第一槽孔,所述第一槽孔套设于支撑柱上,所述内壳体的支撑柱可在第一槽孔内作往复运动,所述内壳体外侧设有永磁铁,所述外壳体内侧设有电磁铁,所述永磁铁与电磁铁相对设置,通过永磁铁与电磁铁的配合使用,实现内壳体在外壳体内的相对滑动,支撑柱在第一槽孔内的往复运动方向与内壳体在外壳体内的相对滑动方向一致,所述电磁铁与交流电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采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包含第一夹紧轮、第二夹紧轮、第一轮轴、第二轮轴和固定弹簧,所述第一夹紧轮和第二夹紧轮并排设置,第一夹紧轮通过第一轮轴与内壳体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第二夹紧轮通过第二轮轴与内壳体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第一夹紧轮与第二夹紧轮中的一个为可活动状态,另一个为固定状态,所述固定弹簧设在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所述固定弹簧的一端与第一轮轴的轴端连接,所述固定弹簧的另一端和第二轮轴的轴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采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轮和第二夹紧轮侧面设有缺口,当第一夹紧轮和第二夹紧轮并排且配合使用时,第一夹紧轮上的缺口和第二夹紧轮上的缺口位置相对,形成一夹紧端口,所述夹紧端口用于夹紧采耳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采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两侧设有第二槽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有凯
申请(专利权)人:林有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