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旋转式生物膜法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2902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旋转式生物膜法污水处理装置,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反应池及生物转盘,还包括:浸没深度调节单元,用于调节生物转盘浸没于反应池中的浸没深度;转速调节单元,用于调节生物转盘的转动速度;供氧调节单元,包括设置于反应池中和/或反应池外的供氧装置,用于调节生物转盘水上/水下部分的供氧速率;污染物浓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反应池中污水污染物浓度,输出污染物浓度检测信号;控制单元,接收污染物浓度检测信号,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上述各调节单元动作,通过调整浸没深度、旋转速度和局部溶解氧,可灵活解决传统生物转盘水上、水下污染物降解反应梯度过小,同一转盘区域不能在旋转时有效发生脱氮除磷反应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旋转式生物膜法污水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旋转式生物膜法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生物膜法是与活性污泥法并列的一类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固定膜法,是污水土壤自净过程的人工化和强化,主要去除废水中溶解性的和胶体状的有机污染物。传统的生物膜法如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滤池法,都需要相关回流设计,厌氧、缺氧、好氧整体循环流程长,导致污泥活性不高。另外,在脱氮除磷时容易发生对碳源的竞争吸收,导致很难实现较好的同步脱氮除磷效果。生物转盘作为一种生物膜法污水处理技术,无需污泥回流,应用十分广泛。其结构通常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9383478U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生物转盘装置,主要包括反应池、转轴以及垂直固定于转轴上的盘片,使用时盘片的部分浸没于污水中并由转轴带动转动(转轴通常经传动机构与外部的伺服电机等驱动件传动连接)。传统的生物转盘技术污染物负荷低,污染物沿水流方向递减,对于同一个盘片区域,其水上水下反应梯度低,导致前端达不到硝化程度而只发生碳源污染物的降级,后端又只发生硝化反应而碳源不足,不能有效反硝化,中间区段由于同一盘片水上部分和水下部分反应梯度不够,反硝化脱氮也不充分。另外,现有的生物转盘运转模式单一,不能根据污染物情况灵活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实际运用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型旋转式生物膜法污水处理装置,通过对生物转盘浸没深度、旋转速度和反应池中局部溶解氧的强化供应调整,可以灵活解决传统生物转盘水上、水下污染物降解反应梯度过小,同一转盘区域不能在旋转时有效发生脱氮除磷反应的问题,具体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旋转式生物膜法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池以及设置于反应池内的生物转盘,所述生物转盘包括与外部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转轴、以及垂直固定于所述转轴上的盘片,所述反应池上设置有进水口与出水口,还包括:浸没深度调节单元,配置为用于调节所述生物转盘浸没于反应池中的浸没深度;转速调节单元,配置为与所述驱动装置控制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生物转盘的转动速度;供氧调节单元,包括设置于反应池中和/或反应池外的供氧装置,配置为用于调节所述生物转盘水上/水下部分的供氧速率;污染物浓度检测单元,配置为用于检测反应池中污水污染物浓度,输出污染物浓度检测信号;控制单元,配置为与所述污染物浓度检测单元信号连接,且与所述浸没深度调节单元、转速调节单元以及供氧调节单元控制连接,接收所述污染物浓度检测信号,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上述各调节单元动作。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生物膜载体装置,即生物转盘,使生物膜在水上和水下交替运行,并相应在好氧、缺氧、厌氧环境中不断切换,完成污水中COD、TN、TP等污染物的同步优化去除。相比于传统接触氧化法,不需污水、污泥回流,且厌氧/好氧除磷、缺氧/好氧脱氮路径短,生物活性高,脱氮和除磷抢夺碳源机会少,能够保证更好的同步脱氮除磷效果。另外,通过生物膜的旋转速度和污水浸没深度的调节,以及必要时的强化供氧可以灵活调整氧气量的供应。相比于传统的生物转盘,生物负载密度更高,负荷更高,碳源污染物用于硝化反硝化脱氮和释磷吸磷的利用率更高。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的两端设置有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中与所述转轴同轴设置有轴承,所述转轴呈水平或倾斜设置;所述浸没深度调节单元包括:抬升机构,设置于所述反应池池体与安装基座之间,且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连接,用于抬升或降低所述安装基座的位置高度。进一步的,所述抬升机构包括同轴伸缩配合的固定段与伸缩段,所述固定段与所述反应池池体固定连接,伸缩段远离所述固定段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基座连接;所述固定段与伸缩段之间设置有用于改变二者相对位置的驱动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根据需要,灵活的调节生物转盘浸没到污水中的深度。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基座与所述抬升机构相接处设置为万向转动球铰支座结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不仅可以调节生物转盘浸没到污水中的深度,还能够通过改变转轴两端安装基座的高度调节生物转盘的倾斜度,进而将平卧式改为斜卧式,可以使得生物转盘前端浸没深度比后端浸没深度浅,使前端获得更多的氧气补充,或者根据需要调节生物转盘前后端的浸没深浅。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同轴套设于所述转轴上的齿轮以及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的伺服电机及其减速器;所述转速调节单元包括与所述伺服电机控制连接的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控制器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控制装置方便的调节生物转盘的转动速度。进一步的,所述供氧调节单元包括:水上鼓风单元,包括设置于反应池上的鼓风机或抽气装置,用于向生物转盘水上填料部分鼓风或抽气通风;水下曝气单元,包括设置于反应池底部的至少一组曝气装置,用于向反应池中的污水供氧;其中,所述鼓风机或抽气装置,以及曝气装置均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鼓风机、抽气装置对污水液位上方的生物转盘进行鼓风或抽气,利于气流的流通,增加供氧量。利用水下曝气装置,可以对位于污水中的生物转盘部分供氧。进一步的,所述反应池上方固定或活动设置有用于封闭或半封闭所述生物转盘的罩体。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提升上述供氧调节单元的调节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生物转盘呈多节设置且各节生物转盘的端部均设置供其相互串联或并联的连接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模块化的设置不仅有利于生物转盘的生产及运输,也使得上述生物转盘根据污水处理规模要求灵活配置使用。进一步的,所述盘片的断面设置为圆形或多边形或类圆形。进一步的,所述盘片上设置有为污染物降解所需微生物附着生长的生物填料,所述填料结构及支撑固定填料的整体框架形式配置为圆盘式、多边形类圆盘式、圆柱式、类圆柱式;上述生物填料配置为由有机填料编织、固定,或由无机填料成型后穿透气孔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设置浸没深度调节单元、转速调节单元、供氧调节单元以及污染物浓度检测单元,可以根据反应池中污水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及时调整生物转盘的浸没深度、转速以及供氧速率,进而改变生物转盘盘片上的硝化及反硝化效率,灵活解决传统生物转盘水上、水下污染物降解反应梯度过小,同一转盘区域不能在旋转时有效发生脱氮除磷反应的问题;(2)通过设置抬升机构以及改变生物转盘封闭性的罩体,使得生物转盘盘片上的供氧区域面积以及供氧比例得到精确控制,可根据污水中污染物浓度加以灵活调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不含罩体);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含罩体);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三(含万向转动球铰支座结构);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四(为突出显示供氧装置);图5为本专利技术新型旋转式生物膜法污水处理装置的侧视图;图6a为圆盘状盘片与转轴的配合示意图(沿垂直于转轴轴向剖视);图6b为圆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旋转式生物膜法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池(1)以及设置于反应池(1)内的生物转盘(2),所述生物转盘(2)包括与外部驱动装置(7)传动连接的转轴(5)、以及垂直固定于所述转轴(5)上的盘片(6),所述反应池(1)上设置有进水口(3)与出水口(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浸没深度调节单元,配置为用于调节所述生物转盘(2)浸没于反应池(1)中的浸没深度;/n转速调节单元,配置为与所述驱动装置(7)控制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生物转盘(2)的转动速度;/n供氧调节单元,包括设置于反应池(1)中和/或反应池(1)外的供氧装置,配置为用于调节所述生物转盘(2)水上/水下部分的供氧速率;/n污染物浓度检测单元,配置为用于检测反应池(1)中污水污染物浓度,输出污染物浓度检测信号;/n控制单元,配置为与所述污染物浓度检测单元信号连接,且与所述浸没深度调节单元、转速调节单元以及供氧调节单元控制连接,接收所述污染物浓度检测信号,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上述各调节单元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旋转式生物膜法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池(1)以及设置于反应池(1)内的生物转盘(2),所述生物转盘(2)包括与外部驱动装置(7)传动连接的转轴(5)、以及垂直固定于所述转轴(5)上的盘片(6),所述反应池(1)上设置有进水口(3)与出水口(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浸没深度调节单元,配置为用于调节所述生物转盘(2)浸没于反应池(1)中的浸没深度;
转速调节单元,配置为与所述驱动装置(7)控制连接,用于调节所述生物转盘(2)的转动速度;
供氧调节单元,包括设置于反应池(1)中和/或反应池(1)外的供氧装置,配置为用于调节所述生物转盘(2)水上/水下部分的供氧速率;
污染物浓度检测单元,配置为用于检测反应池(1)中污水污染物浓度,输出污染物浓度检测信号;
控制单元,配置为与所述污染物浓度检测单元信号连接,且与所述浸没深度调节单元、转速调节单元以及供氧调节单元控制连接,接收所述污染物浓度检测信号,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上述各调节单元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的两端设置有安装基座(8),所述安装基座(8)中与所述转轴(5)同轴设置有轴承(9),所述转轴(5)呈水平或倾斜设置;
所述浸没深度调节单元包括:
抬升机构(10),设置于所述反应池(1)池体与安装基座(8)之间,且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连接,用于抬升或降低所述安装基座(8)的位置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机构(10)包括同轴伸缩配合的固定段(11)与伸缩段(12),所述固定段(11)与所述反应池(1)池体固定连接,伸缩段(12)远离所述固定段(11)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基座(8)连接;
所述固定段(11)与伸缩段(12)之间设置有用于改变二者相对位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统刚陈龙张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巷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