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增辉专利>正文

一种简易立体定向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2891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脑外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简易立体定向仪,包括定位板、中心线、直角立板、固定板、定位螺栓、限位螺钉和导向器,所述中心线位于定位板顶部的中间位置,所述中心线的前后两端分别为定位板的两个弧形边的中点,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轨道槽,所述轨道槽位于定位板顶部中心线的中间位置,所述直角立板位于定位板的顶部,所述直角立板与定位板处于垂直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对穿刺位置进行精准调整定位的目的,同时避免了一旦确定下针位置后无法进行调整的现象,使整个穿刺过程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位置的调整,因此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而且该定向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立体定向仪
本技术涉及脑外科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简易立体定向仪。
技术介绍
穿刺针是在微创手术中对肾脏、肝脏、肺、乳腺、甲状腺、前列腺、胰腺、睾丸、子宫、卵巢、体表等多种器官的组织取样和注射治疗的医疗器械。现有的脑出血用来穿刺使用的定向器为脑立体定向器,这种定位器结构复杂而且固定时间较长,且需要在头颅CT辅助下完成手术,同时整体结构无法对穿刺针进行穿刺位置的调整,一旦确定下针位置后便无法进行改动,对于解决方案只能重新进行重复定位器的定位动作,因此对于使用的过程中造成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简易立体定向仪,达到了对穿刺位置进行精准调整定位的目的,同时避免了一旦确定下针位置后无法进行调整的现象,使整个穿刺过程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位置的调整,因此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而且该定向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简易立体定向仪,包括定位板、中心线、直角立板、固定板、定位螺栓、限位螺钉和导向器,所述中心线位于定位板顶部的中间位置,所述中心线的前后两端分别为定位板的两个弧形边的中点,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轨道槽,所述轨道槽位于定位板顶部中心线的中间位置,所述直角立板位于定位板的顶部,所述直角立板与定位板处于垂直状态,所述固定板位于直角立板左侧的底部,所述所述固定板上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定位螺栓依次贯穿第一通孔和轨道槽并延伸至其底部下方,所述固定板上中间位置的正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二通孔与连接孔相对应,所述限位螺钉贯穿第二通孔与连接孔连接,所述导向器位于与直角立板右侧的底部。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的形状为扇形,所述定位板的上弧形边与下弧形边为同一圆心。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的两侧直边互相对称。进一步地,所述直角立板、固定板和导向器均为一体成型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轨道槽的形状为弧形状,所述直角立板在轨道槽上相对于垂直线左右的摆动幅度均为四十五度角。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器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导向器的一侧分别位于直角立板的两侧。(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简易立体定向仪,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由于轨道槽和直角立板的设置,通过定位板与导向器来确定并引导穿刺针的穿刺轨迹,同时配合直角立板相对于轨道槽的左右四十五度角运动幅度,因此能够对穿刺针进行穿刺位置的调整,配合轨道槽上的角度刻度进行精准定位,同时避免了一旦确定下针位置后无法进行调整的现象,使整个穿刺过程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位置的调整,因此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而且该定向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2、本技术可以对颅内血肿进行辅助精准穿刺,首先将颅内血肿最大横断面的投影绘制,在病人头颅表面为E,然后再绘制最大失状面为F,两各个面在头前部交点为G,将定向仪的定位板平面重合于E平面,G点与第一通孔下方重叠,然后通过调整直角立板重叠于F平面,即配合定位螺栓61固定直角立板进行组建,然后即可对颅内血肿穿刺,计算好体表G点到血肿靶点的距离作为穿刺的深度,即可便捷及精准进行血肿靶点穿刺。3、本技术由于导向器的设置,并且配合直角立板的阻隔,便于对引流管进行放置,同时对引流管起到良好的限制作用,并且能够对穿刺针的穿刺动作形成自由度限制,避免了穿刺过程中穿刺针出现抖动现象的发生,因此提高了对于穿刺位置的精准穿刺,因此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定位板的单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轨道槽的运动角度范围示意图。图中:1、定位板;2、中心线;3、轨道槽;4、直角立板;5、固定板;6、第一通孔;61、定位螺栓;7、第二通孔;71、连接孔;72、限位螺钉;8、导向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简易立体定向仪,包括定位板1、中心线2、直角立板4、固定板5、定位螺栓61、限位螺钉72和导向器8,中心线2位于定位板1顶部的中间位置,中心线2的前后两端分别为定位板1的两个弧形边的中点,定位板1上开设有轨道槽3,轨道槽3位于定位板1顶部中心线2的中间位置,直角立板4位于定位板1的顶部,直角立板4与定位板1处于垂直状态,固定板5位于直角立板4左侧的底部,固定板5上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6,定位螺栓61依次贯穿第一通孔6和轨道槽3并延伸至其底部下方,固定板5上中间位置的正面开设有第二通孔7,定位板1上开设有连接孔71,第二通孔7与连接孔71相对应,限位螺钉72贯穿第二通孔7与连接孔71连接,导向器8位于与直角立板4右侧的底部,由于导向器8的设置,并且配合直角立板4的阻隔,便于对引流管进行放置,同时对引流管起到良好的限制作用,并且能够对穿刺针的穿刺动作形成自由度限制,避免了穿刺过程中穿刺针出现抖动现象的发生,因此提高了对于穿刺位置的精准穿刺,因此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由于轨道槽3和直角立板4的设置,通过定位板与导向器来确定并引导穿刺针的穿刺轨迹,同时配合直角立板4相对于轨道槽3的左右四十五度角运动幅度,因此能够对穿刺针进行穿刺位置的调整,配合轨道槽3上的角度刻度进行精准定位,同时避免了一旦确定下针位置后无法进行调整的现象,使整个穿刺过程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位置的调整,因此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而且该定向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定位板1的形状为扇形,定位板1的上弧形边与下弧形边为同一圆心,定位板1的两侧直边互相对称,直角立板4、固定板5和导向器8均为一体成型结构,轨道槽3的形状为弧形状,直角立板4在轨道槽3上相对于垂直线左右的摆动幅度均为四十五度角,导向器8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导向器8的一侧分别位于直角立板4的两侧,固定板5为直角立板4下半部分的折弯部分,固定板5与直角立板4之间处于垂直位置关系,同时固定板5为直角立板4面积的三分之一,而两个导向器8与直角立板4同样为一体结构,在直角立板4正面和背面的中间位置进行裁切两个倒立的L形,随后向右侧进行折弯,则形成两个能够放置引流管的弧形槽,因此便于对引流管进行放置,同时对引流管起到良好的限制作用。工作原理:在使用的过程中,首先将颅内血肿最大横断面的投影绘制,在病人头颅表面为E,然后再绘制最大失状面为F,两各个面在头前部交点为G,将定向仪的定位板1平面重合于E平面,G点与第一通孔6下方重叠,然后通过调整直角立板4重叠于F平面,即配合定位螺栓61固定直角立板4进行组建,在此过程中,先将与直角立板4为一体的固定板5和导向器8放置于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立体定向仪,包括定位板(1)、中心线(2)、直角立板(4)、固定板(5)、定位螺栓(61)、限位螺钉(72)和导向器(8),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线(2)位于定位板(1)顶部的中间位置,所述中心线(2)的前后两端分别为定位板(1)的两个弧形边的中点,所述定位板(1)上开设有轨道槽(3),所述轨道槽(3)位于定位板(1)顶部中心线(2)的中间位置,所述直角立板(4)位于定位板(1)的顶部,所述直角立板(4)与定位板(1)处于垂直状态,所述固定板(5)位于直角立板(4)左侧的底部,所述固定板(5)上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6),所述定位螺栓(61)依次贯穿第一通孔(6)和轨道槽(3)并延伸至其底部下方,所述固定板(5)上中间位置的正面开设有第二通孔(7),所述定位板(1)上开设有连接孔(71),所述第二通孔(7)与连接孔(71)相对应,所述限位螺钉(72)贯穿第二通孔(7)与连接孔(71)连接,所述导向器(8)位于与直角立板(4)右侧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立体定向仪,包括定位板(1)、中心线(2)、直角立板(4)、固定板(5)、定位螺栓(61)、限位螺钉(72)和导向器(8),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线(2)位于定位板(1)顶部的中间位置,所述中心线(2)的前后两端分别为定位板(1)的两个弧形边的中点,所述定位板(1)上开设有轨道槽(3),所述轨道槽(3)位于定位板(1)顶部中心线(2)的中间位置,所述直角立板(4)位于定位板(1)的顶部,所述直角立板(4)与定位板(1)处于垂直状态,所述固定板(5)位于直角立板(4)左侧的底部,所述固定板(5)上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通孔(6),所述定位螺栓(61)依次贯穿第一通孔(6)和轨道槽(3)并延伸至其底部下方,所述固定板(5)上中间位置的正面开设有第二通孔(7),所述定位板(1)上开设有连接孔(71),所述第二通孔(7)与连接孔(71)相对应,所述限位螺钉(72)贯穿第二通孔(7)与连接孔(71)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增辉
申请(专利权)人:刘增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