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检验科多用尿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2839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检验科多用尿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采尿杯,所述采尿杯上端转动连接有杯盖,所述杯盖连接有开合装置,所述开合装置远离杯盖一端连接在采尿杯外杯壁上,所述采尿杯内设置有分尿装置,所述分尿装置对被检验员尿液进行分段储存,所述分尿装置连接有中段储尿槽和初段储尿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比于一次性硬质敝口杯,利用分尿装置,在接尿时,尿液进入采尿杯中,尿液首先从分尿板的初段开口流入初段储尿槽,一会后,尿液会浮起浮块堵住初段开口,而通过连杆与浮块连接的阻流块下降,让出中段开口,中段尿液进入中段储尿槽,从而可以将初段尿液与中段尿液分开储存,方便检验员检测时得到更准确的检验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检验科多用尿杯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检验科多用尿杯。
技术介绍
尿常规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化验方法,在尿常规的检验工作中,需要患者自行取尿,目前的采尿装置是一次性使用硬质敝口杯,这种容器在接尿时非常不方便,时常会污染到手,在送检的过程中很容易引起周围环境的污染,检验人员要采集尿液做化验,在接塑料管时也容易造成手的污染,给患者和医务人员带来不便,给检验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并且,传统技术中的接尿杯的顶部为一开口,但是化验用尿通常需要取尿液的中段,来得到更准确的数据,而传统的接尿杯无法完成这一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技术中无法有效取得被检验员尿液的中段和接尿移尿不便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检验科多用尿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检验科多用尿杯,包括采尿杯,所述采尿杯上端转动连接有杯盖,所述杯盖连接有开合装置,所述开合装置远离杯盖一端连接在采尿杯外杯壁上,所述采尿杯内设置有分尿装置,所述分尿装置对被检验员尿液进行分段储存,所述分尿装置连接有中段储尿槽和初段储尿槽,所述中段储尿槽和初段储尿槽底部分别连通有出尿口,两个所述出尿口上均安装有阀门。优选地,所述开合装置包括第一手柄、第二手柄、连接杆和固定卡扣,所述第一手柄一端固定连接在采尿杯外杯壁上,所述第一手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手柄,所述第二手柄内表面设置有固定卡扣,所述第二手柄靠近第一手柄一端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二手柄一端转动连接在杯盖上表面中部。优选地,所述固定卡扣包括卡扣槽、卡块和弹簧,所述卡扣槽开设在第一手柄两端外表面及第二手柄底端内表面,所述第二手柄底端内表面的卡扣槽槽底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卡扣槽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优选地,所述分尿装置包括分尿板、浮块、连杆和阻流块,所述分尿板固定连接在采尿杯内壁上,所述分尿板呈T型,所述T型竖版顶部转动连接有连杆中部,所述连杆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浮块和阻流块,所述T型横板上开设有初段开口和中段开口,所述初段开口和中段开口依次能与转动后的浮块和阻流块相配合,所述浮块质量大于阻流块。优选地,所述浮块和阻流块内开设有竖槽,所述连杆转动连接在竖槽内,所述浮块和阻流块密度均小于尿液密度。优选地,所述T型分尿板将采尿杯分为上部的采尿槽和下部的中段储尿槽、初段储尿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优点:1、本技术,相比于一次性硬质敝口杯,在接尿时可伸长的手柄可以避免尿到手上,在接完尿后,通过移动第二手柄,来关闭杯盖,既不会触碰到杯沿上可能存在的残留液,同时在运输过程中不会直接向环境中散发异味,而在取液时,只需要打开出尿口上的阀门,就可以取出被检验尿液,而不必用手倾倒,避免检验员沾染到尿液。2、本技术,相比于一次性硬质敝口杯,利用分尿装置,在接尿时,尿液进入采尿杯中,尿液首先从分尿板的初段开口流入初段储尿槽,一会后,尿液会浮起浮块堵住初段开口,而通过连杆与浮块连接的阻流块下降,让出中段开口,中段尿液进入中段储尿槽,从而可以将初段尿液与中段尿液分开储存,方便检验员检测时得到更准确的检验数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检验科多用尿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检验科多用尿杯的固定卡口结构示意图。图中:1采尿杯、2杯盖、3开合装置、31第一手柄、32第二手柄、33连接杆、34固定卡扣、341卡扣槽、342卡块、343弹簧、4分尿装置、41分尿板、42浮块、43连杆、44阻流块、5中段储尿槽、6初段储尿槽、7出尿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新型检验科多用尿杯,包括采尿杯1,采尿杯1上端转动连接有杯盖2,杯盖2连接有开合装置3。开合装置3包括第一手柄31、第二手柄32、连接杆33和固定卡扣34,第一手柄31一端固定连接在采尿杯1外杯壁上,第一手柄31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手柄32,第二手柄32内表面设置有固定卡扣34,第二手柄32靠近第一手柄31一端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杆33,连接杆33远离第二手柄32一端转动连接在杯盖2上表面中部。在接尿时,第二手柄32从第一手柄31上伸出,可以避免尿到手上,在接完尿后,通过移动第二手柄32,来关闭杯盖2,既不会触碰到杯沿上可能存在的残留液,同时在运输过程中不会直接向环境中散发异味。固定卡扣34包括卡扣槽341、卡块342和弹簧343,卡扣槽341开设在第一手柄31两端外表面及第二手柄32底端内表面,第二手柄32底端内表面的卡扣槽341槽底固定连接有弹簧343,弹簧343远离卡扣槽341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342。固定卡扣34帮助第二手柄32伸缩到第一手柄31两端时进行固定,从而保证第二手柄32不会自动滑落。开合装置3远离杯盖2一端连接在采尿杯1外杯壁上,采尿杯1内设置有分尿装置4。分尿装置4包括分尿板41、浮块42、连杆43和阻流块44,分尿板41固定连接在采尿杯1内壁上,分尿板41呈T型。T型分尿板41将采尿杯1分为上部的采尿槽和下部的中段储尿槽5、初段储尿槽6,中段储尿槽5和初段储尿槽6底部分别连通有出尿口7,两个出尿口7上均安装有阀门,阀门用以控制尿液流出。T型竖版顶部转动连接有连杆43中部,连杆43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浮块42和阻流块44,连杆43一端升会使另一端下降。浮块42和阻流块44内开设有竖槽,连杆43转动连接在竖槽内,浮块42和阻流块44密度均小于尿液密度,即尿液可以浮起浮块42和阻流块44。T型横板上开设有初段开口和中段开口,初段开口和中段开口依次能与转动后的浮块42和阻流块44相配合,浮块42质量大于阻流块44,初始状态浮块42位于下方,阻流块44与中段开口封合。接尿时,尿液进入采尿杯1中,尿液首先从分尿板41的初段开口流入初段储尿槽6,一会后,尿液会浮起浮块42堵住初段开口,而通过连杆43与浮块42连接的阻流块44下降,让出中段开口,中段尿液进入中段储尿槽5,从而可以将初段尿液与中段尿液分开储存,方便检验员检测时得到更准确的检验数据。现对本技术的操作原理做如下描述:本技术使用时,在接尿时,第二手柄32从第一手柄31上伸出,可以避免尿到手上,在接完尿后,通过移动第二手柄32,来关闭杯盖2,既不会触碰到杯沿上可能存在的残留液,同时在运输过程中不会直接向环境中散发异味。同时,接尿时,尿液进入采尿杯1中,尿液首先从分尿板41的初段开口流入初段储尿槽6,一会后,尿液会浮起浮块42堵住初段开口,而通过连杆43与浮块42连接的阻流块44下降,让出中段开口,中段尿液进入中段储尿槽5,从而可以将初段尿液与中段尿液分开储存,方便检验员检测时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检验科多用尿杯,包括采尿杯(1),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尿杯(1)上端转动连接有杯盖(2),所述杯盖(2)连接有开合装置(3),所述开合装置(3)远离杯盖(2)一端连接在采尿杯(1)外杯壁上,所述采尿杯(1)内设置有分尿装置(4),所述分尿装置(4)对被检验员尿液进行分段储存,所述分尿装置(4)连接有中段储尿槽(5)和初段储尿槽(6),所述中段储尿槽(5)和初段储尿槽(6)底部分别连通有出尿口(7),两个所述出尿口(7)上均安装有阀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检验科多用尿杯,包括采尿杯(1),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尿杯(1)上端转动连接有杯盖(2),所述杯盖(2)连接有开合装置(3),所述开合装置(3)远离杯盖(2)一端连接在采尿杯(1)外杯壁上,所述采尿杯(1)内设置有分尿装置(4),所述分尿装置(4)对被检验员尿液进行分段储存,所述分尿装置(4)连接有中段储尿槽(5)和初段储尿槽(6),所述中段储尿槽(5)和初段储尿槽(6)底部分别连通有出尿口(7),两个所述出尿口(7)上均安装有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检验科多用尿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装置(3)包括第一手柄(31)、第二手柄(32)、连接杆(33)和固定卡扣(34),所述第一手柄(31)一端固定连接在采尿杯(1)外杯壁上,所述第一手柄(31)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手柄(32),所述第二手柄(32)内表面设置有固定卡扣(34),所述第二手柄(32)靠近第一手柄(31)一端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杆(33),所述连接杆(33)远离第二手柄(32)一端转动连接在杯盖(2)上表面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检验科多用尿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扣(34)包括卡扣槽(341)、卡块(342)和弹簧(343),所述卡扣槽(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君席新龙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市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