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震检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2785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眼震检查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解决了传统Frenzel氏眼镜不具备均匀放大的功能且放大后眼球变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镜框、两个主目镜、头部固定带和两个辅助光源,两个主目镜安装在镜框上,头部固定带两端连接在镜框两侧,两个辅助光源分别位于镜框内侧左右两边,主目镜包括镜筒和透镜组,透镜组由两个凸透镜组成,两个凸透镜分别安装在镜筒两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两个凸透镜组成的透镜组,通过透镜组可以使眼球均匀放大,放大后不会使眼球变形、失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震检查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眼震检查装置。
技术介绍
Frenzel氏眼镜检查法是眼震检查法中的一种,此镜为一屈光度15D-20D的凸透镜,镜旁有小灯泡。受检者戴此眼镜在暗室内检查,受检者的瞳孔可被照亮并被凸透镜放大,以便观察眼震。传统Frenzel氏眼镜具有以下缺点:(1)不具备把眼球均匀放大的功能且放大后眼球变形,这不利于微弱眼震、隐性眼震的观察,尤其在微弱眼震情况下不易判别眼震方的向性,容易造成误诊、漏诊情况,同时对于出现眼皮下垂、眼部肌肉松弛或是眼睛变形的老年病人的眼震观察更是不便。(2)放大倍数不可调节,始终是一种放大状态,那么对于极其微弱的眼球运动、细微的眼震不易观察,容易漏诊;同时,每个人的眼部位置不一样,有的人是凸出、有的人是凹陷,放大倍数如果不可调节即物距不可调节,会造因物距不合适,导致放大倍数过小而对佩戴者眼球观察不清或导致放大倍数过大而只能观察到眼球局部情况;如果因放大倍数不够而需近距离观察,那么检查者需近距离观察受检者眼部,有碍卫生及文明礼貌。(3)在使用时存在不便之处:无暗室环境效果,需在暗室内检查;供电采用的是外接220V交流供电或外置电源供电,需连接线缆;辅助光源靠自锁开关操作且亮度不可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眼震检查装置,以解决传统Frenzel氏眼镜不具备均匀放大的功能且放大后眼球变形的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眼震检查装置,包括镜框、两个主目镜、头部固定带和两个辅助光源,两个主目镜安装在镜框上,头部固定带两端连接在镜框两侧,两个辅助光源分别位于镜框内侧左右两边,主目镜包括镜筒和透镜组,透镜组由两个凸透镜组成,两个凸透镜分别安装在镜筒两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镜筒外壁设有外螺纹,镜框上设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凸透镜为平凸镜,两个平凸镜同向设置,平凸镜的平面侧朝向镜框内侧,凸面侧朝向镜框外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凸透镜的顶焦度为9.99D,两个凸透镜之间的间距为8m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红外接收器和遥控器,红外接收器接收来自于遥控器的操作信号并控制辅助光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镜框上设有电池仓,电池仓内安装有电池,电池为辅助光源和红外接收器供电。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辅助光源周围设有灯罩,灯罩为圆筒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眼罩,眼罩位于镜框后方,眼罩边缘与镜框边缘密封连接,眼罩采用硅胶制作而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镜框两侧设有调节环,头部固定带两端通过调节环与镜框相连,头部固定带两端分别穿过调节环并通过日字扣固定,日字扣套在头部固定带上,日字扣上设有卡口,头部固定带两端设有与卡口相配合的齿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头部固定带内侧面设有磨砂面,使之与头部摩擦力更强,不易滑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采用两个凸透镜组成的透镜组,通过透镜组可以使眼球均匀放大,放大后不会使眼球变形、失真;2.本技术中的镜筒与镜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手动旋拧镜筒即可调节透镜组与眼球之间的距离,调节放大倍数,从而调整放大效果;3.本技术中的辅助光源可通过遥控器控制其开启、关闭以及灯光亮度,使用时可根据需要方便地调节灯光亮度,便于更好地观察眼震;4.本技术采用电池供电,避免外接电源供电,没有供电线缆,方便做各种体位试验,如摇头、转颈试验;5.本技术在辅助光源周围设置圆筒状灯罩,将辅助光源通过灯罩改为平行直线聚射,可避免光对眼震的固视作用;6.本技术在镜框后方设置眼罩,受检者佩戴本技术时看不见外面,可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制造出暗室环境效果,可有效防止固视抑制现象;眼罩采用硅胶材质,柔软性好,贴合面部更紧密、舒适,不漏光;7.由于本技术自带暗室效果,且无线缆,所以本技术具有便携功能,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主目镜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左视图;图4是图1的主视图;图5是图1中C部分的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中日字扣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头部固定带;101-齿扣;2-眼罩;3-电池仓;4-主目镜;401-镜筒;402-凸透镜;5-遥控器;6-镜框;7-辅助光源;8-调节环;9-日字扣;901-卡口;10-外螺纹;11-内螺纹;12-红外接收器;13-灯罩;A-平面侧;B-凸面侧;L-两个凸透镜之间的间距。具体实施方式名词解释:眼震:眼球震颤(nystagmus),简称眼震,是一种不自主的、有节律性的、往返摆动的眼球运动。具体来说表现为物体在视网膜中央凹成像时最清晰,为保持物体成像在中央凹,眼球必须进行修正性运动,这些眼球修正性运动就是眼震,眼震包括慢相和快相。前庭系统的周围性病变、中枢性病变以及某些眼病均可引起眼震。通过对眼震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对前庭功能的检查提供很大帮助。固视抑制:出现眼震时让患者盯住一个固定靶点看,此时如果眼震速度和幅度出现明显下降者为固视抑制成功,常代表周围疾病;而在固视后眼震速度幅度非但没有下降,反而出现增强者为固视抑制失败,常代表中枢疾病。暗室(暗视)环境:即黑暗的环境下(一种观察自发性眼震所需要的环境)。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图6所示,一种眼震检查装置,包括镜框6、两个主目镜4、头部固定带1和两个辅助光源7,两个主目镜4安装在镜框6上,头部固定带1两端连接在镜框6两侧,两个辅助光源7分别位于镜框6内侧左右两边,主目镜4包括镜筒401和透镜组,透镜组由两个凸透镜402组成,两个凸透镜402分别安装在镜筒401两端。镜筒401外壁设有外螺纹10,镜框6上设有与外螺纹10相配合的内螺纹11。凸透镜402为平凸镜,两个平凸镜同向设置,即一个平凸镜的平面侧A与另一个平凸镜的凸面侧B相对,平凸镜的平面侧A朝向镜框6内侧,凸面侧B朝向镜框6外侧,即平面侧A靠近眼球,凸面侧B远离眼球。凸透镜402的顶焦度为9.99D,两个凸透镜402之间的间距L为8mm。包括红外接收器12和遥控器5,红外接收器12接收来自于遥控器5的操作信号并控制辅助光源7。在镜框6上设有电池仓3,电池仓3内安装有电池,内置DC3V锂电池为辅助光源7和红外接收器12供电。在辅助光源7周围设有灯罩13,灯罩13为圆筒状。还包括眼罩2,眼罩2位于镜框6后方,以图1为例,下方为镜框6后方,眼罩2边缘与镜框6边缘密封连接,眼罩2采用硅胶制作而成。镜框6两侧设有调节环8,头部固定带1两端通过调节环8与镜框6相连,头部固定带1两端分别穿过调节环8并通过日字扣9固定,日字扣9套在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眼震检查装置,包括镜框、两个主目镜、头部固定带和两个辅助光源,两个所述主目镜安装在镜框上,所述头部固定带两端连接在镜框两侧,两个所述辅助光源分别位于镜框内侧两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目镜(4)包括镜筒(401)和透镜组,所述透镜组由两个凸透镜(402)组成,两个凸透镜(402)分别安装在镜筒(401)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震检查装置,包括镜框、两个主目镜、头部固定带和两个辅助光源,两个所述主目镜安装在镜框上,所述头部固定带两端连接在镜框两侧,两个所述辅助光源分别位于镜框内侧两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目镜(4)包括镜筒(401)和透镜组,所述透镜组由两个凸透镜(402)组成,两个凸透镜(402)分别安装在镜筒(401)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震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镜筒(401)外壁设有外螺纹(10),镜框(6)上设有与外螺纹(10)相配合的内螺纹(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眼震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透镜(402)为平凸镜,两个平凸镜同向设置,平凸镜的平面侧(A)朝向镜框(6)内侧,凸面侧(B)朝向镜框(6)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眼震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透镜(402)的顶焦度为9.99D,两个凸透镜(402)之间的间距(L)为8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眼震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红外接收器(12)和遥控器(5),所述红外接收器(12)接收来自于遥控器(5)的操作信号并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子程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声源康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