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影响背封皮外表面的美观,装订用具容易开闭,并且能够可靠地将装订用具维持为闭合状态的活页夹。该活页夹(1)具备活页夹主体(2)和装订用具(3)。活页夹主体(2)具有表封皮(21)和底封皮(22),两封皮(21、22)的基端部连接。装订用具(3)沿基端部所延伸的方向设置于底封皮(22)的内表面的基端部侧。另外,装订用具(3)具有多个第一装订片(314)和多个第二装订片(324)。多个第一装订片(314)不能移动地被固定于底封皮(22)。多个第二装订片(324)能够自由滑动地固定于多个第一装订片(314)的基端部侧,并能够取得前端与第一装订片(314)的前端接合的闭合位置,和前端从第一装订片(314)的前端离开的打开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页夹
本专利技术涉及活页夹,特别是涉及能够将具有多个孔的活页纸等装订在一起的活页夹。
技术介绍
为了将活页纸等装订在一起,使用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的活页夹。活页夹具备活页夹主体和装订用具。活页夹主体具有表封皮、底封皮、以及设置于表封皮与底封皮之间的背封皮。另外,装订用具设置于背封皮的内表面,并通过从背封皮的外侧面打入的铆钉而固定于背封皮。专利文献1的装订用具具有多对装订环、支撑体、以及一对操作片。左右的装订环分别形成为半圆弧状,能够旋转地支撑于支撑体。一对操作片设置于背封皮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通过操作该操作片,能够开闭左右的装订环。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51875号公报如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活页夹的装订用具一般通过铆钉固定于背封皮。因此在背封皮的外表面突出有铆钉的头部,在收纳时等情况下变得不美观。另外,在携带、收纳活页夹时(即闭合封皮时),有被收纳的活页纸有从装订用具的接合部分脱落的可能性。而且,为了使能够收纳的张数增多,需要使装订用具的直径变大,因此背封皮的宽度没有必要地变大,而难以实现活页夹的轻薄化。另外,在通过旋转来开闭装订环的结构中,需要用于将装订环维持为闭合状态的锁止机构。而且,因为该锁止机构需要分别设置于装订用具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所以锁止机构的操作变得繁琐。因此,虽然也提供有以能够使左右的装订环相互抵接、远离的方式滑动来进行开闭的机构,但是在该情况下,需要在携带时、收纳时使装订环不会意外地滑动的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活页夹,其不影响背封皮外表面的美观,还容易进行装订用具的开闭,并且能够可靠地将装订用具维持为闭合状态。(1)本专利技术的活页夹具备活页夹主体和装订用具。活页夹主体具有表封皮和底封皮,两封皮的基端部连接。装订用具沿基端部所延伸的方向设置于表封皮和底封皮的任一个封皮的内表面的基端部侧。另外,装订用具具有多个第一装订片和多个第二装订片。多个第一装订片不能移动地固定于设置有装订用具的封皮。多个第二装订片能够自由滑动地配置于多个第一装订片的基端部侧,并能够取得前端与第一装订片的前端接合的闭合位置、和前端从第一装订片的前端离开的打开位置。在此,装订用具设置于表封皮和底封皮的内表面。即,并未像以往的活页夹那样设置于背封皮。因此,在背封皮的外表面不会出现铆钉等固定件,从而提高美观度。另外能够实现活页夹的小型化。并且,在装订用具的基端部和相反侧的书口侧固定有第一装订片,基端部侧的第二装订片相对于第一装订片滑动而能够开闭。即,滑动的第二装订片配置于基端部侧。因为在基端部侧设置有连接两封皮的例如背封皮,所以在活页夹闭合的状态下,第二装订片碰到背封皮等部分,其移动被限制。因此,能够防止第二装订片意外地打开。另外,在使书口侧位于下方地携带或者收纳活页夹的情况下,活页纸等收纳物由被固定的第一装订片支撑。即,收纳物的重量不作用于能够移动的第二装订片。因此,能够防止在活页夹的携带、收纳时,第二装订片意外地打开。(2)优选为,活页夹主体还具有配置于表封皮与底封皮之间的背封皮。而且,装订用具靠近背封皮并沿背封皮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此,表封皮与底封皮通过背封皮连接。而且,装订用具靠近背封皮设置。因此,如上述那样,在活页夹闭合的状态下,第二装订片的移动被背封皮限制,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第二装订片意外地打开。(3)优选为,第一装订片具有第一支撑部和第一接合部。第一支撑部以从设置有装订用具的封皮的表面离开的方式延伸设置。第一接合部从第一支撑部的前端朝向第二装订片延伸,并形成为比第一支撑部细。在此,例如在装订用具设置于底封皮的内表面的情况下,在活页夹闭合的状态下第一接合部位于表封皮的内表面侧。在该情况下,因为第一接合部形成得较细,所以能够使活页夹变得轻薄。在此,如上述那样,在携带、收纳活页夹时,收纳物的重量作用于第一支撑部。但是,因为第一支撑部不会给活页夹的轻薄化带来影响,所以能够形成得较粗,从而能够增加可收纳的张数。(4)优选为,第一装订片的第一支撑部具有以与设置有装订用具的封皮的表面正交的方式延伸的直线部,直线部形成为比第一接合部粗。在携带、收纳活页夹时,第一支撑部支撑收纳物。因为在第一支撑部形成有直线部,所以支撑于该直线部的收纳物的端面一致,从而提高美观度。(5)优选为,第二装订片具有第二支撑部和第二接合部。第二支撑部以从设置有装订用具的封皮的表面离开的方式延伸设置。第二接合部从第二支撑部的前端朝向第一装订片延伸,并形成为比第二支撑部细。在此,与上述相同,因为第二接合部形成得较细,所以能够使活页夹变得轻薄。(6)优选为,第二装订片的第二支撑部具有以与设置有装订用具的封皮的表面正交的方式延伸的直线部,直线部形成为比第二接合部粗。(7)优选为,第一支撑部的直线部比第二支撑部的直线部长,第一接合部比第二接合部短。在此,因为第一支撑部的直线部形成得较长,所以与上述相同,支撑于该第一支撑部的直线部的收纳物的端面一致,从而提高美观度。另外,由于第一接合部形成得较短,所以在将装订用具打开的状态下,容易将活页纸等收纳物插入于第一装订片。(8)优选为,多个第一装订片和第二装订片具有里侧装订片组和近前侧装订片组。里侧装订片组配置于基端部所延伸的方向的第一端侧。近前侧装订片组配置于基端部所延伸的方向的第二端侧。而且,在里侧装订片组与近前侧装订片组之间设置有不存在第一装订片和第二装订片的中空部。在此,仅在表封皮或者底封皮的基端部的里侧和近前侧设置有装订片,不在中间部设置装订片。即设置有中空部,因此,在左侧的页面做笔记的情况下,手、手臂不容易碰到装订片,从而提高做笔记的便利性。(9)优选为,近前侧装订片组所含有的第一装订片和第二装订片的个数比里侧装订片组所含有的第一装订片和第二装订片的个数少。在此,在左侧的页面做笔记的情况下,与里侧相比,近前侧的装订片较容易成为做笔记时的阻碍。因此与里侧相比,近前侧的装订片的个数较少。从而进一步提高做笔记的便利性。(10)优选为,与设置有装订用具的封皮对置封皮具有能够使闭合位置的第一装订片和第二装订片的上部露出的孔。在此,在活页夹闭合的情况下,第一装订片和第二装订片的上部从设于与设置有装订用具的封皮相反一侧的封皮的孔露出。因此能够使活页夹变得轻薄。(11)优选为,装订用具设置于底封皮的内表面。在上述那样的本专利技术的活页夹中,能够提高背封皮外表面的美观度,还容易进行装订用具的开闭,并且能够可靠地将装订用具维持为闭合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活页夹打开的状态的主视图。图2是打开状态下的装订用具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构成装订用具的基体部件的主视图。图4是基体部件的仰视图。图5是构成装订用具的滑动部件的主视图。图6是滑动部件的仰视图。图7是滑杆的主视图。图8是闭合状态下的装订用具的外观立体图。图9是打开状态下的装订用具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页夹,其特征在于,具备:/n活页夹主体,其具有表封皮和底封皮,上述两封皮的基端部连接;以及/n装订用具,其沿上述基端部所延伸的方向设置于上述表封皮和上述底封皮的任一个封皮的内表面的上述基端部侧,/n上述装订用具具有:/n多个第一装订片,它们不能移动地固定于设置有上述装订用具的封皮;以及/n多个第二装订片,它们能够自由滑动地配置于上述多个第一装订片的上述基端部侧,并能够取得前端与上述第一装订片的前端接合的闭合位置、和前端从上述第一装订片的前端离开的打开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页夹,其特征在于,具备:
活页夹主体,其具有表封皮和底封皮,上述两封皮的基端部连接;以及
装订用具,其沿上述基端部所延伸的方向设置于上述表封皮和上述底封皮的任一个封皮的内表面的上述基端部侧,
上述装订用具具有:
多个第一装订片,它们不能移动地固定于设置有上述装订用具的封皮;以及
多个第二装订片,它们能够自由滑动地配置于上述多个第一装订片的上述基端部侧,并能够取得前端与上述第一装订片的前端接合的闭合位置、和前端从上述第一装订片的前端离开的打开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页夹,其特征在于,
上述活页夹主体还具有配置于上述表封皮与上述底封皮之间的背封皮,
上述装订用具靠近上述背封皮并沿上述背封皮的长度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活页夹,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装订片具有:
第一支撑部,其以从设置有上述装订用具的封皮的表面离开的方式延伸设置;以及
第一接合部,其从上述第一支撑部的前端朝向上述第二装订片延伸,并形成为比上述第一支撑部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页夹,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装订片的第一支撑部具有以与设置有上述装订用具的封皮的表面正交的方式延伸的直线部,
上述直线部形成为比上述第一接合部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页夹,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装订片具有:
第二支撑部,其以从设置有上述装订用具的封皮的表面离开的方式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津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国誉商业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