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立辉专利>正文

一种可立式防漏水锅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2634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立式防漏水锅盖,属于厨具技术领域,包括盖体,盖体上端的中部安装有锅柄,盖体的侧面贯穿有出水孔,盖体的内壁嵌入连接有导水槽,导水槽的上端贯穿连接有集水槽,导水槽靠近盖体内部的一侧活动嵌套连接有挡水板,挡水板的下端安装有嵌接环,设置有导水槽,使得当煮菜做饭时,水蒸汽附着于盖体的内壁,水蒸汽可通过集水槽进行收集,水蒸汽汇聚呈水流进入导水槽内部进行收集,而当需要将收集的水流排出时,手动将盖体进行旋转,水流可通过出水孔排出盖体的外侧,避免了现有锅盖在水蒸汽汇聚呈水流后易流出的情况,从而达到了能够根据使用者需求将锅盖内壁水流排出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立式防漏水锅盖
本技术涉及厨具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可立式防漏水锅盖。
技术介绍
通常在煮菜做饭时,需要使用锅盖对锅进行封闭,以此辅助对食物进行烹饪,而锅盖里面通常会有一层水蒸气,做完菜后,锅盖放到哪里水就会滴到哪里,十分不方便,使得现有的锅盖不方便使用者将水流进行收集和统一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于解决背景中现有锅盖不方便将水蒸汽进行收集和统一排出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可立式防漏水锅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立式防漏水锅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上端的中部安装有锅柄,所述盖体的侧面贯穿有出水孔;所述盖体的内壁嵌入连接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的上端贯穿连接有集水槽,所述导水槽靠近盖体内部的一侧活动嵌套连接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的下端安装有嵌接环,所述嵌接环的外侧活动嵌套连接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两侧安装有挡板,所述盖体下端的外侧安装有围板,所述围板的外侧安装有防护环。优选的,所述防护环环绕设置于围板的中部,所述防护环呈圆环状于围板的外侧,且防护环厚度设置为1-3cm。优选的,所述挡板均呈倾斜5-15°设置,所述挡板贯穿设置于凹槽的内部,且挡板为软质橡胶材质挡板。优选的,所述嵌接环活动嵌套于盖体的内壁,且挡水板通过嵌接环与盖体活动嵌套连接。优选的,所述挡水板和嵌接环均呈圆环状设置,所述挡水板高度设置为1-2cm,且挡水板为橡胶材质挡水板。优选的,所述集水槽设置有6-10条,所述集水槽均嵌入于盖体内壁的上方,且集水槽均与导水槽贯穿连接。优选的,所述导水槽呈半圆弧状环绕嵌入于盖体的内壁,且盖体为锅盖盖体。优选的,所述出水孔设置有3-5个,且出水孔贯穿设置于导水槽的内部。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立式防漏水锅盖,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种可立式防漏水锅盖设置有导水槽,使得当煮菜做饭时,水蒸汽附着于盖体的内壁,水蒸汽可通过集水槽进行收集,水蒸汽汇聚呈水流进入导水槽内部进行收集,而当需要将收集的水流排出时,手动将盖体进行旋转,水流可通过出水孔排出盖体的外侧,避免了现有锅盖在水蒸汽汇聚呈水流后易流出的情况,从而达到了能够根据使用者需求将锅盖内壁水流排出的效果。2、该种可立式防漏水锅盖设置有挡水板,使得可通过挡水板避免水流汇聚于导水槽内部后,水流易流出盖体外侧的情况,且能够通过嵌接环嵌入于凹槽内部,使得能够方便使用者将挡水板从凹槽内部取出进行清理,而通过凹槽内壁安装有挡板,使得当嵌接环嵌入于凹槽内部后,可通过挡板增加凹槽与嵌接环的摩擦力,从而达到了能够方便使用者将挡水板进行安装拆卸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盖体局部结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围板结构示意图。图1-4中:1-盖体,101-锅柄,102-出水孔,2-导水槽,201-集水槽,3-挡水板,301-嵌接环,4-凹槽,401-挡板,5-围板,501-防护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可立式防漏水锅盖,包括盖体1,盖体1上端的中部安装有锅柄101,盖体1的侧面贯穿有出水孔102;盖体1的内壁嵌入连接有导水槽2,导水槽2的上端贯穿连接有集水槽201,导水槽2靠近盖体1内部的一侧活动嵌套连接有挡水板3,挡水板3的下端安装有嵌接环301,嵌接环301的外侧活动嵌套连接有凹槽4,凹槽4内部两侧安装有挡板401,盖体1下端的外侧安装有围板5,围板5的外侧安装有防护环501。在本实施例中:防护环501环绕设置于围板5的中部,防护环501呈圆环状于围板5的外侧,且防护环501厚度设置为1-3cm,通过设置有防护环501,使得当需要将盖体1进行放置时,可通过将防护环501与桌面进行碰触,避免了围板5与桌面进行接触。在本实施例中:挡板401均呈倾斜5-15°设置,挡板401贯穿设置于凹槽4的内部,且挡板401为软质橡胶材质挡板401,设置有挡板401,可通过挡板401增加凹槽4与嵌接环301的摩擦力,从而达到了能够方便使用者将挡水板3进行安装拆卸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嵌接环301活动嵌套于盖体1的内壁,且挡水板3通过嵌接环301与盖体1活动嵌套连接,通过设置有嵌接环301,使得可通过嵌接环301嵌入于凹槽4的内部,达到了能够方便挡水板3安装于盖体1内壁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挡水板3和嵌接环301均呈圆环状设置,挡水板3高度设置为1-2cm,且挡水板3为橡胶材质挡水板3,通过设置有挡水板3,使得可通过挡水板3避免水流汇聚于导水槽2内部后,水流易流出盖体1外侧的情况,且能够通过嵌接环301嵌入于凹槽4内部,使得能够方便使用者将挡水板3从凹槽4内部取出进行清理,而通过凹槽4内壁安装有挡板,使得当嵌接环301嵌入于凹槽4内部后。在本实施例中:集水槽201设置有6-10条,集水槽201均嵌入于盖体1内壁的上方,且集水槽201均与导水槽2贯穿连接,通过设置有集水槽201,使得可通过集水槽201将水蒸汽进行收集。在本实施例中:导水槽2呈半圆弧状环绕嵌入于盖体1的内壁,且盖体1为锅盖盖体1,设置有导水槽2,使得当煮菜做饭时,水蒸汽附着于盖体1的内壁,水蒸汽可通过集水槽201进行收集,水蒸汽汇聚呈水流进入导水槽2内部进行收集,而当需要将收集的水流排出时,手动将盖体1进行旋转,水流可通过出水孔102排出盖体1的外侧,避免了现有锅盖在水蒸汽汇聚呈水流后易流出的情况,从而达到了能够根据使用者需求将锅盖内壁水流排出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出水孔102设置有3-5个,且出水孔102贯穿设置于导水槽2的内部,通过设置有出水孔102,使得可通过出水孔102方便将水蒸汽排出盖体1的内部。在使用本技术一种可立式防漏水锅盖时,首先将盖体1进行使用,当煮菜做饭时,水蒸汽附着于盖体1的内壁,水蒸汽可通过集水槽201进行收集,水蒸汽汇聚呈水流进入导水槽2内部进行收集,而当需要将收集的水流排出时,手动将盖体1进行旋转,水流可通过出水孔102排出盖体1的外侧,避免了现有锅盖在水蒸汽汇聚呈水流后易流出的情况,从而达到了能够根据使用者需求将锅盖内壁水流排出的效果,使得可通过挡水板3避免水流汇聚于导水槽2内部后,水流易流出盖体1外侧的情况,且能够通过嵌接环301嵌入于凹槽4内部,使得能够方便使用者将挡水板3从凹槽4内部取出进行清理,而通过凹槽4内壁安装有挡板,使得当嵌接环301嵌入于凹槽4内部后,可通过挡板401增加凹槽4与嵌接环301的摩擦力,从而达到了能够方便使用者将挡水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立式防漏水锅盖,包括盖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上端的中部安装有锅柄(101),所述盖体(1)的侧面贯穿有出水孔(102);/n所述盖体(1)的内壁嵌入连接有导水槽(2),所述导水槽(2)的上端贯穿连接有集水槽(201),所述导水槽(2)靠近盖体(1)内部的一侧活动嵌套连接有挡水板(3),所述挡水板(3)的下端安装有嵌接环(301),所述嵌接环(301)的外侧活动嵌套连接有凹槽(4),所述凹槽(4)内部两侧安装有挡板(401),所述盖体(1)下端的外侧安装有围板(5),所述围板(5)的外侧安装有防护环(5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立式防漏水锅盖,包括盖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上端的中部安装有锅柄(101),所述盖体(1)的侧面贯穿有出水孔(102);
所述盖体(1)的内壁嵌入连接有导水槽(2),所述导水槽(2)的上端贯穿连接有集水槽(201),所述导水槽(2)靠近盖体(1)内部的一侧活动嵌套连接有挡水板(3),所述挡水板(3)的下端安装有嵌接环(301),所述嵌接环(301)的外侧活动嵌套连接有凹槽(4),所述凹槽(4)内部两侧安装有挡板(401),所述盖体(1)下端的外侧安装有围板(5),所述围板(5)的外侧安装有防护环(5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立式防漏水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环(501)环绕设置于围板(5)的中部,所述防护环(501)呈圆环状于围板(5)的外侧,且防护环(501)厚度设置为1-3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立式防漏水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01)均呈倾斜5-15°设置,所述挡板(401)贯穿设置于凹槽(4)的内部,且挡板(401)为软质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立辉
申请(专利权)人:刘立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