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2632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蒸箱,包括:内胆,一端开口,且开口通过门体封闭,内胆侧壁上设有蒸汽入口;蒸汽发生器,设于内胆的侧壁上,通过蒸汽管道与蒸汽入口连通;加热装置,设于内胆下方,加热端朝向集水槽设置。蒸汽触碰到温度相对较低的内胆的内壁时冷凝成水珠,水珠沿内胆侧壁流向内胆的底面。由于底面凹陷形成集水槽,因此水珠汇聚并收集在集水槽内。加热装置对集水槽进行加热,使集水槽内收集的冷凝水受热再次产生蒸汽。一方面对收集的冷凝水进行二次利用,消耗了积攒的水量。另一方面,由于冷凝水本身具有一定温度,通过加热装置进行加热转化为蒸汽消耗的能源相对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箱
本技术涉及烹饪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蒸箱。
技术介绍
蒸箱是常用的厨房烹饪设备,现有的蒸箱,通常包括用于容纳食材的内胆,内胆开口通过蒸箱门封闭。内胆具有蒸汽发生装置,蒸汽发生装置,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将蒸汽发生装置内部的水加热成蒸汽。在使用时内胆内部充满蒸汽,蒸汽遇到相对温度较低的蒸箱内壁会冷凝形成冷凝水,冷凝水汇集在内胆底部,增加用户清洁负担,用户体验变差。并且,现有的蒸箱,由于食材通常放置在蒸箱底部的中间位置,蒸汽从底部直接吹向食材。而食材初始温度相对蒸汽温度较低,蒸汽容易在食材表面发生大量的冷凝,导致食材表面附着大量冷凝水,而影响食材口感。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蒸箱内胆底部冷凝水积攒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蒸箱。一种蒸箱,包括:内胆,一端开口,且所述开口通过门体封闭;蒸汽发生器,设于所述内胆的侧壁上,通过蒸汽管道与所述蒸汽入口连通;加热装置,设于所述内胆下方,加热端朝向集水槽设置。所述内胆侧壁上设有蒸汽入口,所述内胆的底面向所述内胆外凹陷形成集水槽。所述底面为圆弧面。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管,贴合所述集水槽底部设置,所述加热管具有发热的第一状态,以及停止发热的第二状态;温控器,设于所述集水槽底部,根据所述集水槽的温度控制所述加热管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加热管为环形。所述集水槽的底部为弧形面,所述加热管的圆心靠近所述集水槽底部的中心设置。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蒸汽管道,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顶部与所述蒸汽入口;注水管,连通水箱与所述蒸汽发生器,所述注水管上设有注水泵。所述蒸汽发生器还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一端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底部,另一端连通废水箱,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排水泵。所述蒸汽入口靠近所述底面设置。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蒸箱,包括:内胆,一端开口,且所述开口通过门体封闭,所述内胆侧壁上设有蒸汽入口,所述内胆的底面向所述内胆外凹陷形成集水槽;蒸汽发生器,设于所述内胆的侧壁上,通过蒸汽管道与所述蒸汽入口连通;加热装置,设于所述内胆下方,加热端朝向所述集水槽设置。蒸汽发生器通过蒸汽管道从蒸汽入口处将蒸汽送入蒸箱的内胆,蒸汽触碰到温度相对较低的内胆的内壁时冷凝成水珠,水珠沿内胆侧壁流向内胆的底面。由于底面凹陷形成集水槽,因此水珠汇聚并收集在集水槽内。内胆下方对应集水槽设置的加热装置,对集水槽进行加热,使集水槽内收集的冷凝水受热再次产生蒸汽。一方面对收集的冷凝水进行二次利用,消耗了积攒的水量,降低了内胆底面积水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冷凝水本身具有一定温度,通过加热装置进行加热转化为蒸汽消耗的能源相对较小。同时,由于冷凝水可看做蒸馏水,再次转化为蒸汽不易污染食材。由于集水槽常用加热状态,加热状态下,通常为加热到冷凝水转化为蒸汽,所以加热状态下的温度较高,集水槽内不易滋生细菌,方便用户清洁。2.本技术提供的蒸箱,所述底面为圆弧面。圆弧面具有一定的弧度,当冷凝水流动到底面时,不易在底面上停留,而是依靠底面的弧度汇聚到集水槽内。3.本技术提供的蒸箱,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管,贴合所述集水槽底部设置,所述加热管具有发热的第一状态,以及停止发热的第二状态;温控器,设于所述集水槽底部,根据所述集水槽的温度控制所述加热管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温控器通过判断集水槽的温度来执行控制加热管加热或停止加热管加热。当集水槽内收集冷凝水时,集水槽的温度要相对周围环境温度较低。由于蒸箱内部使用温度具有一定范围。因此,针对蒸箱内部环境可预先设定一个温度阈值。蒸箱工作时,若集水槽的温度低于上述温度阈值,说明集水槽内具有一定的冷凝水,则温控器控制加热管发热。若集水槽的温度落入上述温度阈值,或超过上述温度阈值时,说明集水槽内不存在冷凝水,则温控器控制加热管停止加热。4.本技术提供的蒸箱,所述加热管为环形。环形的加热管更易贴合集水槽为集水槽进行更均匀的加热。5.本技术提供的蒸箱,所述集水槽的底部为弧形面,所述加热管的圆心靠近所述集水槽底部的中心设置。集水槽底部为向外凸出的圆弧面,圆弧面的顶点即对应集水槽底部的中心。加热管自身为环形,可将加热管所在的面看做基准面,则集水槽底部的中心在上述基准面上的投影靠近加热管对应的圆心设置。使加热管更易均匀的对集水槽进行加热。6.本技术提供的蒸箱,所述蒸汽发生器还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一端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底部,另一端连通废水箱,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排水泵。在蒸汽发生器处于闲置状态时,通过排水管将蒸汽发生器内部剩余的水抽走,并收集到废水箱中。防止蒸汽发生器在闲置时内部滋生细菌,还防止蒸汽发生器内部积攒水垢,从而保证食材具有优异的蒸制环境。7.本技术提供的蒸箱,所述蒸汽入口靠近所述底面设置。蒸汽入口位于内胆侧壁,且靠近内胆底面设置。防止蒸汽直接冲向食材喷射,导致冷凝水在食材表面大量产生,防止过多冷凝水影响食材口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表示本技术蒸箱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1蒸箱内胆底部结构的仰视图;图3为图1蒸箱背面结构的后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内胆;11、蒸汽入口;12、底面;2、蒸汽发生器;21、蒸汽管道;22、注水管;221、注水泵;23、排水管;231、排水泵;3、集水槽;31、加热管;32、温控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箱,其特征在于,包括:/n内胆(1),一端开口,且所述开口通过门体封闭,所述内胆(1)侧壁上设有蒸汽入口(11);/n蒸汽发生器(2),设于所述内胆(1)的侧壁上,通过蒸汽管道(21)与所述蒸汽入口(11)连通;/n加热装置,设于所述内胆(1)下方,加热端朝向所述内胆(1)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胆(1),一端开口,且所述开口通过门体封闭,所述内胆(1)侧壁上设有蒸汽入口(11);
蒸汽发生器(2),设于所述内胆(1)的侧壁上,通过蒸汽管道(21)与所述蒸汽入口(11)连通;
加热装置,设于所述内胆(1)下方,加热端朝向所述内胆(1)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1)的底面(12)向所述内胆(1)外凹陷形成集水槽(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12)为圆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
加热管(31),贴合所述集水槽(3)底部设置,所述加热管(31)具有发热的第一状态,以及停止发热的第二状态;
温控器(32),设于所述集水槽(3)底部,根据所述集水槽(3)的温度控制所述加热管(31)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志文刘敏陈勇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