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付连专利>正文

一种废钒钛系催化剂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2477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14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催化剂回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废钒钛系催化剂回收装置,包括上旋撕装置,安装在上驱动座上,由驱动电机驱动转动且具有上下运动的自由度,其上设有多个旋撕齿牙;以及下旋撕装置,安装在下驱动座上,与所述上旋撕装置转动方向相反,用于在破入催化剂载体后对其进行撕扯,使载体上的催化剂从载体上剥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通过旋撕齿牙刺入到催化剂载体上,然后下旋撕装置与上旋撕装置的同步反向转动,利用旋撕齿牙破坏催化剂载体的疏松结构,使得其内的催化剂快速与载体剥离,同时利用旋撕齿牙与上驱动座的相对运动可以有效的防止催化剂载体的骨架缠绕在旋撕齿牙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钒钛系催化剂回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催化剂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废钒钛系催化剂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的火电厂广泛应用钒钛系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以脱除燃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这必将导致大量的钒钛系催化剂在其服役结束后被弃置。废弃钒钛系催化剂已经被国家列为危险废弃物,其危害性主要表现为重金属的浸出毒性,因此废弃钒钛系SCR催化剂在进入填埋场之前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由于钒钛催化剂以V205、TiO2/WO3为主要成分,催化剂本体全部是催化剂材料,因此其表面遭到灰分等的破坏磨损后,仍能保持原有的催化性能,对于其回收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由于催化剂是附着在载体上的,一般来说载体均是输送的骨架结构,现有技术无法将骨架结构中的催化剂进行有效回用。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废钒钛系催化剂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钒钛系催化剂回收装置,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废钒钛系催化剂回收装置,包括:上旋撕装置,安装在上驱动座上,由驱动电机驱动转动且具有上下运动的自由度,其上设有多个旋撕齿牙;以及下旋撕装置,安装在下驱动座上,与所述上旋撕装置转动方向相反,用于在破入催化剂载体后对其进行撕扯,使载体上的催化剂从载体上剥落。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驱动座连接在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与立柱通过导向轨道滑动配合,所述立柱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工作台升降运动的驱动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旋撕装置和下驱动座均设置在收集筒内,所述收集筒用于收集剥落的催化剂。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旋撕装置还包括处于所述上驱动座内的固定盘,旋撕齿牙固定在所述固定盘上,所述固定盘由上驱动座带动使旋撕齿牙进出所述上驱动座。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驱动座包括外壳和安装在外壳内的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端部与所述固定盘固定连接,外壳上还设有供旋撕齿牙进出的让位通孔。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柱的自由端通过连接座与弹性膜片连接,所述弹性膜片安装在外壳中,使得所述弹性膜片与外壳形成油腔,所述油腔通过进出油孔与所述油路接头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柱的外部还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在所述连接座和外壳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通过旋撕齿牙刺入到催化剂载体上,然后下旋撕装置与上旋撕装置的同步反向转动,利用旋撕齿牙破坏催化剂载体的疏松结构,使得其内的催化剂快速与载体剥离,同时利用旋撕齿牙与上驱动座的相对运动可以有效的防止催化剂载体的骨架缠绕在旋撕齿牙上。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废钒钛系催化剂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废钒钛系催化剂回收装置中上旋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废钒钛系催化剂回收装置中上驱动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立柱、2-导向轨道、3-工作台、4-上驱动座、401-外壳、402-伸缩柱、403-弹性膜片、404-进出油孔、405-连接座、406-让位通孔、407-油腔、408-弹簧、5-上旋撕装置、501-固定盘、502-旋撕齿牙、6-驱动电机、7-油路接头、8-下旋撕装置、9-下驱动座、10-收集筒。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废钒钛系催化剂回收装置的结构图,包括上旋撕装置5和下旋撕装置8,所述上旋撕装置5安装在上驱动座4上,由驱动电机6驱动转动且具有上下运动的自由度,其上设有多个旋撕齿牙502;所述下旋撕装置8安装在下驱动座9上,与所述上旋撕装置5转动方向相反,用于在破入催化剂载体后对其进行撕扯,使载体上的催化剂从载体上剥落。实际上,下旋撕装置8与上旋撕装置5的结构是相同的,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将催化剂载体放入到下旋撕装置8上,上旋撕装置5在下行后对催化剂载体进行挤压,使得旋撕齿牙502刺入到催化剂载体上,然后,下旋撕装置8与上旋撕装置5同步反向转动,由于旋撕齿牙502的数量为多个,能较快的破坏催化剂载体的疏松结构,使得其内的催化剂快速与载体剥离,而且可以通过多次正反转来实现彻底的剥离。如图1所示,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上驱动座4连接在工作台3,所述工作台3与立柱1通过导向轨道2滑动配合,所述立柱1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工作台3升降运动的驱动装置。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驱动装置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伺服丝杆组件,其具有传动精度高的优点,可以方便的实现上旋撕装置5的上行和下行。如图1所示,作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下旋撕装置8和下驱动座9均设置在收集筒10中,所述收集筒10用于收集剥落的催化剂。在实际应用时,催化剂载体在被破坏时,会产生大量的碎屑,这些碎屑都可以进入到收集筒10内进行收集,等待进一步的处理。而且,作为优选的,催化剂载体在被破坏时,还有可能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因此可以在收集筒10上设置真空泵等负压源,来对进行烟雾进行收集,避免其散发到附近环境中,对操作人员造成身体伤害。如图2所示,作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上旋撕装置5还包括处于所述上驱动座4内的固定盘501,旋撕齿牙502固定在所述固定盘501上,所述固定盘501由上驱动座4带动使旋撕齿牙502进出所述上驱动座4。由于催化剂载体的疏松结构,催化剂载体的骨架极易缠绕在旋撕齿牙502上,因此,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盘501由上驱动座4带动使旋撕齿牙502进出所述上驱动座4,也就是说,旋撕齿牙502可以相对于上驱动座4运动,当需要刺入到催化剂载体内时,旋撕齿牙502是伸出所述上驱动座4的,而当剥离完成后,旋撕齿牙502沉入至上驱动座4内,利用两者的相对运动可以有效的防止催化剂载体的骨架缠绕在旋撕齿牙502上,之后,其骨架可以落入到收集筒10内,由于骨架结构体积很大,因此,很容易实现骨架与催化剂的分离。如图2~3所示,作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上驱动座4包括外壳401和安装在外壳401内的伸缩柱402,所述伸缩柱402的端部与所述固定盘501固定连接,外壳401上还设有供旋撕齿牙502进出的让位通孔406。在本实施的一种情况中,所述的伸缩柱402可以由气缸、液压缸、电缸或者伺服丝杆组件等实现带动,具体不做限定。如图3所示,作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伸缩柱402的自由端通过连接座405与弹性膜片403连接,所述弹性膜片403安装在外壳401中,使得所述弹性膜片403与外壳401形成油腔407,所述油腔407通过进出油孔404与所述油路接头7连接。在实际应用时,在旋撕齿牙502需要刺入到催化剂载体内时,油液通过进出油孔4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钒钛系催化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旋撕装置(5),安装在上驱动座(4)上,由驱动电机(6)驱动转动且具有上下运动的自由度,其上设有多个旋撕齿牙(502);以及/n下旋撕装置(8),安装在下驱动座(9)上,与所述上旋撕装置(5)转动方向相反,用于在破入催化剂载体后对其进行撕扯,使载体上的催化剂从载体上剥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钒钛系催化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旋撕装置(5),安装在上驱动座(4)上,由驱动电机(6)驱动转动且具有上下运动的自由度,其上设有多个旋撕齿牙(502);以及
下旋撕装置(8),安装在下驱动座(9)上,与所述上旋撕装置(5)转动方向相反,用于在破入催化剂载体后对其进行撕扯,使载体上的催化剂从载体上剥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钒钛系催化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驱动座(4)连接在工作台(3),所述工作台(3)与立柱(1)通过导向轨道(2)滑动配合,所述立柱(1)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工作台(3)升降运动的驱动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钒钛系催化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旋撕装置(8)和下驱动座(9)均设置在收集筒(10)内,所述收集筒(10)用于收集剥落的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废钒钛系催化剂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旋撕装置(5)还包括处于所述上驱动座(4)内的固定盘(501),旋撕齿牙(5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付连
申请(专利权)人:常付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