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迎亮专利>正文

一种纸板背靠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2444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的一种纸板背靠椅,包括主体板、靠背承重板、横向支撑板和背靠板,整张的座椅完成,无需其它辅助件辅助固定,由于其整体性强,且承重结构紧凑,该座椅的承重能力很强,远超普通或者市面上的纸板椅子,经过测试,完全能够承重体重两百斤以上的使用者,且由于结构上的设计,使得纸板座椅承重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解决了纸板座椅最大的缺陷,让纸板座椅能够得到更多的使用和推广,充分发挥纸板质量轻,成本低,回收方便的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纸板背靠椅
本技术涉桌子
,尤其涉及及一种纸板背靠椅。
技术介绍
椅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需求量大,同时,由于损坏,老旧等原因被丢弃,需要回收的座椅数量也很多,然而,目前市面上的座椅材质,不是都能够回收的,回收不了的会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纸板背靠椅,整体由纸板做成,组装时无需非纸板的零部件,拆装方便,包括椅子主体板、靠背承重板、横向支撑板和背靠板;所述椅子主体板折叠成纸板背靠椅的外框架由一块纸板裁剪而成,包括正面板、坐面板、侧面板、背靠板、次底板、底板、中间支撑板和背后收尾板;所述坐面板、正面板、底板和背后收尾板均只有一片且从上到下依次连接形成正面板块,所述背靠板、侧面板、次底板和中间支撑板从上到下依次连接形成侧面板块,所述侧面板块有两片且对称设置在正面板块的两侧,所述侧面板块与正面板块通过侧面板连接正面板;所述正面板为四边形的板,从纸板背靠椅的正面看,所述正面板位于前腿的位置,类似前腿;所述坐面板和正面板之间存在第一折线,将所述坐面板折叠到接近水平面,充当纸板背靠椅的椅面;所述底板与所述正面板之间存在第二折线,将所述底板折叠到接近水平面位置,且与所述坐面板同侧,充当纸板背靠椅的底部支撑;所述侧面板与正面板等高,且之间存在第三折线,将所述侧面板折叠到与所述正面板接近90度的位置,且与所述坐面板同侧,充当纸板背靠椅的椅腿的侧面;所述背靠板、次底板和中间支撑板跟着所述侧面板对折,所述背靠板高于所述坐面板,充当纸板背靠椅的靠背;所述次底板与所述侧面板之间存在第四折线,将所述次底板折叠到接近水平面,且叠加在所述底板之上;所述中间支撑板与次底板之间存在第五折线,所述中间支撑板的轮廓与所述侧面板相同,将所述中间支撑板向上折叠,形成纸板背靠椅的支撑;所述背后收尾板与底板之间存在第六折线,将所述背后收尾板向上折叠;所述背后收尾板上存在与第六折线平行的第七折线,将所述背后收尾板沿着第七折线向中间支撑板方向折叠成重叠的两片,且尾部收于中间支撑板的侧部;所述侧面板靠近背后收尾板的底部设有向外延伸的卡板,将所述卡板折叠收于两片重叠背后收尾板之间;所述靠背承重板包括靠背主板、靠背肋板和侧板;所述靠背肋板和侧板连接形成肋板块,所述肋板块有两块,对称连接在靠背主板两侧,所述肋板块与靠背主板之间存在第八折线,将两肋板块折叠成与靠背主板接近90°;将折叠后的靠背承重板嵌入折叠好后的椅子主体板中,所述肋板块设置在侧面板和中间支撑板之间,所述侧板、侧面板和中间支撑板构成纸板背靠椅的竖直支撑件;所述靠背主板设置在两背靠板之间,所述靠背主板、靠背肋板和背靠板构成纸板背靠椅的靠背支撑件;所述横向支撑板包括折叠成槽型的纸板,且槽的两侧面设有条形开口,包括对称的中间开口和对称的侧开口,将所述横向支撑板安装在所述椅子主体板上,所述中间支撑板插入所述中间开口内,所述侧板插入所述侧开口中,所述横向支撑板横跨侧板和中间支撑板,且位于所述坐面板底部;所述坐面板、横向支撑板构成纸板背靠椅的的横向支撑件;所述背靠板包括折叠成槽型的纸板,且槽的两侧面设有肋板条形开口,所述背靠板横跨两侧的靠背肋板和背靠板,且靠背肋板和背靠板插入所述肋板条形开口中,所述背靠板构成纸板背靠椅的靠背件。进一步的,所述侧板和/或中间支撑板对应所述条形开口的位置开设有对接开口,所述对接开口与条形开口的长度和等于所述横向支撑板槽深。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支撑板槽深至少两块。进一步的,所述靠背肋板和/或背靠板对应所述肋板条形开口的位置开设有对接开口,所述肋板条形开口与对接开口长度之和等于所述背靠板的槽深。进一步的,所述背靠板至少两块。进一步的,所述背靠板正中间存在第九折线,将所述背靠板折叠并夹住所述靠背肋板。进一步的,所述坐面板朝向靠背的一端设有收尾端,所述收尾端的端部设有对称的开口,包括侧面开口、中间开口和侧开口,所述收尾端向下折叠,所述侧面板、中间支撑板和侧板分别插入所述侧面开口、中间开口和侧开口中。进一步的,所述侧面板、中间支撑板和侧板对应所述开口设有对接口,所述开口和对接口的长度和等于收尾端的竖直方向的宽度。进一步的,还包括侧面支撑板,所述侧面支撑板的轮廓与所述侧面板相同,所述侧面支撑板设置在所述侧板和侧面板之间,或者,设置在所述侧板和中间支撑板之间。进一步的,所述次底板的宽度等于所述底板的一半,当两片次底板拼一起时,两片中间支撑板仅靠一起。进一步的,所述侧面板的顶部设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向坐面板方向折叠后,收于所述坐面板的底部。进一步的,所述做面板和横向支撑板之间设有铺平板。进一步的,所述侧面板和次底板之间设有内凹支撑板;所述内凹支撑板为矩形,包括从上到下平行于水平面的第十折线,第十一折线和第十二折线,且第十折线和第十二折线为内凹支撑板的上下两条边,分别位于所述侧面板内和次底板内,所述内凹支撑板的两条竖直方向侧边均与所述侧面板和次底板断开;将次底板沿着第四折线折叠时,所述内凹支撑板以第十一折线为尖角且朝向椅子内部折叠,所述第十折线和第十一折线之间的板形成水平支撑板,所述第十一折线和第十二折线之间的板形成竖直支撑板;所述侧板的底部对应所述内凹支撑板设有让位口,所述侧板通过所述让位口跨在所述水平支撑板上面。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纸板背靠椅,包括主体板、靠背承重板、横向支撑板和背靠板,整张的座椅完成,无需其它辅助件辅助固定,由于其整体性强,且承重结构紧凑,该座椅的承重能力很强,远超普通或者市面上的纸板椅子,经过测试,完全能够承重体重两百斤以上的使用者,且由于结构上的设计,使得纸板座椅承重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解决了纸板座椅最大的缺陷,让纸板座椅能够得到更多的使用和推广,充分发挥纸板质量轻,成本低,回收方便的特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一种纸板背靠椅的椅子主体板正视图;图2为一种纸板背靠椅的椅子主体板折叠后简图一;图3为一种纸板背靠椅的椅子主体板折叠后简图二;图4为一种纸板背靠椅的的椅子主体板折叠后简图三;图5为一种纸板背靠椅的靠背承重板正视图;图6为一种纸板背靠椅的靠背承重板折叠后简图;图7为一种纸板背靠椅的横向支撑板正视图;图8为一种纸板背靠椅的靠背横板正视图;图9为一种纸板背靠椅的内凹支撑板折叠后简图;图1到图9中的标记分别表示:1-椅子主体板,11-正面板,12-坐面板,13-侧面板,14-背靠板,15-次底板,16-底板,17-背后收尾板,18-中间支撑板,19-内凹支撑板,2-靠背承重板,21-靠背主板,22-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纸板背靠椅,其特征在于,整体由纸板做成,包括椅子主体板、靠背承重板、横向支撑板和靠背横板;/n所述椅子主体板折叠成纸板背靠椅的外框架,包括正面板、坐面板、侧面板、背靠板、次底板、底板、中间支撑板和背后收尾板;所述坐面板、正面板、底板和背后收尾板均只有一片且从上到下依次连接形成正面板块,所述背靠板、侧面板、次底板和中间支撑板从上到下依次连接形成侧面板块,所述侧面板块有两片且对称设置在正面板块的两侧,所述侧面板块与正面板块通过侧面板连接正面板;/n所述正面板为四边形的板,从纸板背靠椅的正面看,所述正面板位于前腿的位置;/n所述坐面板和正面板之间存在第一折线,将所述坐面板折叠到接近水平面,充当纸板背靠椅的椅面;/n所述底板与所述正面板之间存在第二折线,将所述底板折叠到接近水平面位置,且与所述坐面板同侧,充当纸板背靠椅的底部支撑;/n所述侧面板与正面板等高,且之间存在第三折线,将所述侧面板折叠到与所述正面板接近90度的位置,且与所述坐面板同侧,充当纸板背靠椅的椅腿的侧面;/n所述背靠板、次底板和中间支撑板跟着所述侧面板对折,所述背靠板高于所述坐面板,充当纸板背靠椅的靠背;/n所述次底板与所述侧面板之间存在第四折线,将所述次底板折叠到接近水平面,且叠加在所述底板之上;/n所述中间支撑板与次底板之间存在第五折线,所述中间支撑板的轮廓与所述侧面板相同,将所述中间支撑板向上折叠,形成纸板背靠椅的支撑;/n所述背后收尾板与底板之间存在第六折线,将所述背后收尾板向上折叠;所述背后收尾板上存在与第六折线平行的第七折线,将所述背后收尾板沿着第七折线向中间支撑板方向折叠成重叠的两片,且尾部收于中间支撑板的侧部;所述侧面板靠近背后收尾板的底部设有向外延伸的卡板,将所述卡板折叠收于两片重叠背后收尾板之间;/n所述靠背承重板包括靠背主板、靠背肋板和侧板;所述靠背肋板和侧板连接形成肋板块,所述肋板块有两块,对称连接在靠背主板两侧;/n所述肋板块与靠背主板之间存在第八折线,将两肋板块折叠成与靠背主板接近90°;/n将折叠后的靠背承重板嵌入折叠好后的椅子主体板中,所述肋板块设置在侧面板和中间支撑板之间,所述侧板、侧面板和中间支撑板构成纸板背靠椅的竖直支撑件;所述靠背主板设置在两背靠板之间,所述靠背主板、靠背肋板和背靠板构成纸板背靠椅的靠背支撑件;/n所述横向支撑板包括折叠成槽型的纸板,且槽的两侧面设有条形开口,包括对称的中间开口和对称的侧开口,将所述横向支撑板安装在所述椅子主体板上,所述中间支撑板插入所述中间开口内,所述侧板插入所述侧开口中,所述横向支撑板横跨侧板和中间支撑板,且位于所述坐面板底部;所述坐面板、横向支撑板构成纸板背靠椅的横向支撑件;/n所述靠背横板包括折叠成槽型的纸板,且槽的两侧面设有肋板条形开口,所述背靠板横跨两侧的靠背肋板和背靠板,且靠背肋板和背靠板插入所述肋板条形开口中,所述靠背横板构成纸板背靠椅的靠背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纸板背靠椅,其特征在于,整体由纸板做成,包括椅子主体板、靠背承重板、横向支撑板和靠背横板;
所述椅子主体板折叠成纸板背靠椅的外框架,包括正面板、坐面板、侧面板、背靠板、次底板、底板、中间支撑板和背后收尾板;所述坐面板、正面板、底板和背后收尾板均只有一片且从上到下依次连接形成正面板块,所述背靠板、侧面板、次底板和中间支撑板从上到下依次连接形成侧面板块,所述侧面板块有两片且对称设置在正面板块的两侧,所述侧面板块与正面板块通过侧面板连接正面板;
所述正面板为四边形的板,从纸板背靠椅的正面看,所述正面板位于前腿的位置;
所述坐面板和正面板之间存在第一折线,将所述坐面板折叠到接近水平面,充当纸板背靠椅的椅面;
所述底板与所述正面板之间存在第二折线,将所述底板折叠到接近水平面位置,且与所述坐面板同侧,充当纸板背靠椅的底部支撑;
所述侧面板与正面板等高,且之间存在第三折线,将所述侧面板折叠到与所述正面板接近90度的位置,且与所述坐面板同侧,充当纸板背靠椅的椅腿的侧面;
所述背靠板、次底板和中间支撑板跟着所述侧面板对折,所述背靠板高于所述坐面板,充当纸板背靠椅的靠背;
所述次底板与所述侧面板之间存在第四折线,将所述次底板折叠到接近水平面,且叠加在所述底板之上;
所述中间支撑板与次底板之间存在第五折线,所述中间支撑板的轮廓与所述侧面板相同,将所述中间支撑板向上折叠,形成纸板背靠椅的支撑;
所述背后收尾板与底板之间存在第六折线,将所述背后收尾板向上折叠;所述背后收尾板上存在与第六折线平行的第七折线,将所述背后收尾板沿着第七折线向中间支撑板方向折叠成重叠的两片,且尾部收于中间支撑板的侧部;所述侧面板靠近背后收尾板的底部设有向外延伸的卡板,将所述卡板折叠收于两片重叠背后收尾板之间;
所述靠背承重板包括靠背主板、靠背肋板和侧板;所述靠背肋板和侧板连接形成肋板块,所述肋板块有两块,对称连接在靠背主板两侧;
所述肋板块与靠背主板之间存在第八折线,将两肋板块折叠成与靠背主板接近90°;
将折叠后的靠背承重板嵌入折叠好后的椅子主体板中,所述肋板块设置在侧面板和中间支撑板之间,所述侧板、侧面板和中间支撑板构成纸板背靠椅的竖直支撑件;所述靠背主板设置在两背靠板之间,所述靠背主板、靠背肋板和背靠板构成纸板背靠椅的靠背支撑件;
所述横向支撑板包括折叠成槽型的纸板,且槽的两侧面设有条形开口,包括对称的中间开口和对称的侧开口,将所述横向支撑板安装在所述椅子主体板上,所述中间支撑板插入所述中间开口内,所述侧板插入所述侧开口中,所述横向支撑板横跨侧板和中间支撑板,且位于所述坐面板底部;所述坐面板、横向支撑板构成纸板背靠椅的横向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迎亮
申请(专利权)人:陈迎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