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孔氢氧化镁药物载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502285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介孔氢氧化镁药物载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药物载体材料为二维片状氢氧化镁单晶,其红外光谱在3691c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介孔氢氧化镁药物载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介孔氢氧化镁药物载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给药方式,易引起体内药物含量迅速上升。若给药量过多会造成系统毒性而给药量不足又难以发挥治疗效果。此外,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较快,为了维持必要的治疗浓度需要多次给药。将药物负载与特定载体上可提高药物稳定性,增强药物的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延长药物作用时间,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理想的药物载体需要具有较高的药物负载能力、生物安全性、可降解性、缓释作用和靶向功能。现有药物载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机药物载体,包括脂质体、胶束、树状大分子等;另一类是无机药物载体,包括二氧化硅、纳米金、磁性纳米颗粒、碳纳米管等。其中,有机载体本身或其制备过程中引入的副产物易诱发机体过敏反应,而现有无机载体在体内降解较为困难,具有潜在毒性。构建生物相容性佳且可降解的新型药物载体具有重要意义。氢氧化镁在体内可缓慢分解,其代谢产物为镁离子和水,镁离子为人体内常量元素,生物安全性高。因此,氢氧化镁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载药基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目前药物载体可降解性差,生物安全性不佳等问题,提供了一种介孔氢氧化镁药物载体材料,其制备方法简单,载药率高,且不含毒性元素,生物相容性优异。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介孔氢氧化镁药物载体材料,该药物载体材料为二维片状氢氧化镁单晶(化学式为Mg(OH)2),其红外光谱在3691cm-1波数处有强吸收峰,该载体材料表面含有密度为500-1000个/μm2的介孔。进一步的,所述二维片状氢氧化镁单晶直径为100-400nm,厚度为10-30nm,表面介孔尺寸为2-6nm。进一步的,所述二维片状氢氧化镁单晶边缘有1-10nm的非晶区域,即边缘有一圈非晶区,边缘向内的径向宽度为1-10nm。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介孔氢氧化镁药物载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水溶性镁盐、聚乙烯吡咯烷酮与去离子水,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2)在800-1000r/min的磁力搅拌条件下,迅速加入氨水,室温下反应5-10分钟,然后升温至60-100℃,保温20-60分钟;(3)冷却至室温后,进行离心分离,收集产物,超声重新分散于去离子水中;(4)清洗两次后,离心干燥得到介孔氢氧化镁药物载体材料。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的可溶性镁盐为氯化镁、硝酸镁或硫酸镁,浓度为0.01-0.4M;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平均分子量为1万(K15),5万(K30)或22万(K60),浓度为2-10g/L。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的可溶性镁盐的浓度为0.1-0.3M;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浓度为4-10g/L。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氨的终浓度为0.02-0.8M。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氨的终浓度为0.04-0.2M。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离心分离的速度为3500-5000r/min,离心时间为5-10min。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介孔氢氧化镁药物载体材料在制备抗炎或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介孔氢氧化镁药物载体材料,其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利于大规模生产。二维片状介孔结构使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最高可达40m3/g),从而可提高材料的药物负载量。片状结构边缘的非晶层可降低材料表面能,提高材料稳定性。此外,介孔氢氧化镁载体中只含有人体内的常量元素镁,可保证其较高的生物相容性,培养液中加入10g/L上述材料,其对血管内皮细胞仍不显示毒性。附图说明图1经实施例1制备材料的X射线衍射(XRD)图谱。图2经实施例1制备材料的透射电镜(TEM)图像。图3经实施例1制备材料的原子力显微镜(AFM)图像。图4经实施例1制备材料的原子力显微镜(AFM)图像。图5经实施例6处理所得的紫外可见光谱。图6经实施例7处理所得的不同浓度实施例1制备样品对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具体实施方法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调整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下实施例中所用原料均可通过市售获得。实施例1(1)将8mmol硝酸镁、0.2g聚乙烯吡咯烷酮(K-30)于室温搅拌条件下溶于40mL去离子水中;(2)将1.2mL浓氨水溶于10ml去离子水中(氨的终浓度为0.2M),在800r/min的磁力搅拌条件下迅速加入体系中,室温搅拌反应5min,然后升温至80℃,保温30min;(3)冷却至室温后,进行离心分离,收集产物,超声重新分散于去离子水中,离心速度为4000r/min,离心时间为5min;(4)清洗两次后,离心干燥得到介孔氢氧化镁药物载体材料。图1是经本实施例制备材料的XRD谱图,样品特征峰位与氢氧化镁完全对应(PDF#07-0239),说明所制备材料为晶态的氢氧化镁。图2为经本实施例制备材料的透射电镜图片,从图中可以看到,所制备氢氧化镁载体为二维片状结构,直径约为200nm,表面均匀分布着直径约为5nm的介孔。图3是经本实施例制备载体的原子力显微镜照片,由图可知所制备二维氢氧化镁片厚度约为10nm。图4是经本实施例制备材料的高分辨透射电镜图,从图中可以看到所制备氢氧化镁边缘有2nm的非晶区。实施例2(1)将4mmol氯化镁、0.2g聚乙烯吡咯烷酮(K-15)于室温搅拌条件下溶于40mL去离子水中;(2)将0.6mL浓氨水溶于10ml去离子水中(氨的终浓度为0.1M),在800r/min的磁力搅拌条件下迅速加入体系中,室温搅拌反应5min,然后升温至90℃,保温40min;(3)冷却至室温后,进行离心分离,收集产物,超声重新分散于去离子水中,离心速度为4000r/min,离心时间为5min;(4)清洗两次后,离心干燥得到介孔氢氧化镁药物载体材料。所得介孔氢氧化镁药物载体材料:表面含有介孔的二维片状氢氧化镁晶体,所述片状氢氧化镁直径为300nm,厚度为15nm,表面介孔密度为600个/μm2,介孔尺寸为4nm,所述片状氢氧化镁边缘有3nm的非晶区域。实施例3(1)将8mmol硫酸镁、0.4g聚乙烯吡咯烷酮(K60)于室温搅拌条件下溶于40mL去离子水中;(2)将2.4mL浓氨水溶于10ml去离子水中(氨的终浓度为0.4M),在800r/min的磁力搅拌条件下迅速加入体系中,室温搅拌反应10min,然后升温至100℃,保温60min;(3)冷却至室温后,进行离心分离,收集产物,超声重新分散于去离子水中,离心速度为5000r/min,离心时间为10min;(4)清洗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介孔氢氧化镁药物载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载体材料为二维片状氢氧化镁单晶,其红外光谱在3691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孔氢氧化镁药物载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载体材料为二维片状氢氧化镁单晶,其红外光谱在3691cm-1波数处有强吸收峰,所述载体材料表面含有密度为500-1000个/μm2的介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孔氢氧化镁药物载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片状氢氧化镁单晶直径为100-400nm,厚度为10-30nm,表面介孔尺寸为2-6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孔氢氧化镁药物载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片状氢氧化镁单晶边缘有1-10nm的非晶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介孔氢氧化镁药物载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水溶性镁盐、聚乙烯吡咯烷酮与去离子水,室温下搅拌混合均匀;
(2)在800-1000r/min的磁力搅拌条件下,迅速加入氨水,室温下反应5-10分钟,然后升温至60-100℃,保温20-60分钟;
(3)冷却至室温后,进行离心分离,收集产物,超声重新分散于去离子水中;
(4)清洗两次后,离心干燥得到介孔氢氧化镁药物载体材料。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玉翠张其胜徐建华高鹏董智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