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伟专利>正文

一种能够避免针道种植转移的穿刺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2176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的一种能够避免针道种植转移的穿刺针,包括针杆和针柄,所述针杆的外壁套接有滑环,所述滑环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充气嘴,所述滑环的内部设置有滑环气道,所述滑环的顶壁粘接有柔性膜套,所述柔性膜套套接在针杆的外壁,所述柔性膜套的内壁顶端与针杆顶端近针尖的外壁粘接,本装置进针、退针时,均是柔性膜套与针道壁软组织接触,而针杆始终不与针道壁软组织接触,避免针杆、针尖和柔性膜套在针道内滑行而可能造成的针道种植转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避免针道种植转移的穿刺针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避免针道种植转移的穿刺针,具体为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目前医学上进行穿刺操作时,特别是对恶性肿瘤灶或感染灶进行穿刺时,穿刺针会因为肿瘤细胞或病原微生物粘附在针尖或针杆上而被污染,当退针时,污染的穿刺针从针道退出时,这些粘附的肿瘤细胞或病原微生物有可能脱落在机体针道壁软组织内而发生针道种植转移。为了尽量减少针道种植转移的几率,目前临床上常采取如下2种方法。第1种方法:退针时在针道内预防性使用治疗手段,如注入无水乙醇、消融后退针时对针道进行预防性消融、等,以期尽量杀死可能脱落在针道内的肿瘤细胞或病原微生物;但这种方法只是预防性使用,虽然可明显减少针道种植转移的概率,但是并不能完全阻止针道种植转移。第2种方法:使用同轴技术,利用套管针,使可能粘附有肿瘤细胞或病原微生物的穿刺针在外套管内退回,避免了它们与针道壁软组织的直接接触,从而避免发生种植转移。但是当外套管上也粘附有肿瘤细胞或病原微生物时,则在外套管退针时仍会发生在针道种植转移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针道种植转移的穿刺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够避免针道种植转移的穿刺针,包括针杆和针柄,所述针杆的外壁套接有滑环,所述滑环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充气嘴,所述滑环的内部设置有滑环气道,所述滑环的顶壁粘接有柔性膜套,所述柔性膜套套接在针杆的外壁,所述柔性膜套的内壁顶端与针杆的外壁粘接。r>优选的,所述针杆在穿刺时,所述针杆外壁的柔性膜套与针道针道壁软组织接触,所述针杆始终不与针道壁软组织接触。优选的,所述柔性膜套的内径值大于针杆的外径值,所述柔性膜套与针杆的之间设置有腔隙,所述滑环气道与柔性膜套与针杆之间设的腔隙连通。优选的,所述柔性膜套为弹性膜。优选的,所述柔性膜套通过充气嘴进行充气,使得所述柔性套膜充气扩张而与针杆分离。优选的,所述柔性膜套充气状态下退针,所述针杆自充气腔及滑环中央退出,所述针杆牵动柔性套膜以内馅翻转的方式自滑环中央退出,所述针杆及柔性套膜均不在针道内滑行。优选的,所述柔性膜套的下端横截面为梯形、L型或半球形的一种。优选的,所述充气嘴和滑环均为橡胶、树脂、硅胶、金属或塑料的一种或多种结构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在针杆的外壁设置有柔性膜套,进针时,柔性膜套外壁与针道壁软组织接触,而针杆不与针道壁软组织接触,退针时,通过对柔性膜套内部进行充气,使得柔性膜套的内壁与针杆外壁分离,手扶滑环固定,向后退针,针杆自滑环中央退出,同时牵动柔性膜套内陷翻转,与针道壁软组织接触的柔性膜套外壁翻转进入柔性膜套的内腔,并自滑环中央退出,继而避免针杆、针尖和柔性膜套在针道内滑行而可能造成的针道种植转移。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转移穿刺针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转移穿刺针正视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转移穿刺针充气状态示意图。图中:100针杆、110针柄、200滑环、210充气嘴、220滑环气道、230柔性膜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针道种植转移的穿刺针,进针、退针时,均是柔性膜套与针道壁软组织接触,而针杆始终不与针道壁软组织接触,避免针杆、针尖和柔性膜套在针道内滑行而可能造成的针道种植转移,请参阅图1和图2,包括针杆100和针柄110;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针杆100的外壁套接有滑环200,滑环200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充气嘴210,滑环200的内部设置有滑环气道220,滑环200的顶壁粘接有柔性膜套230,柔性膜套230套接在针杆100的外壁,柔性膜套230的内壁顶端与针杆100的外壁粘接,滑环200通过滑环气道220对柔性膜套230进行充气,柔性膜套230用于避免针杆100与针道接触,柔性膜套230为弹性模,充气时表面光滑,无弹性,柔性膜套230不充气时,表面会形成皱褶,柔性膜套230通过充气嘴210进行充气,使得柔性套膜230充气扩张而与针杆100分离,柔性膜套230充气状态下退针,针杆100自充气腔及滑环200中央退出,针杆100牵动柔性套膜230以内馅翻转的方式自滑环200中央退出,针杆100及柔性套膜230均不在针道内滑行,针杆100在穿刺时,针杆100外壁的柔性膜套230与针道针道壁软组织接触,针杆100始终不与针道壁软组织接触,柔性膜套230的下端横截面为梯形、L型或半球形的一种,充气嘴210和滑环200均为橡胶、树脂、硅胶、金属或塑料的一种或多种结构组成;请参阅图3,柔性膜套230的内径值大于针杆100的外径值,柔性膜套230与针杆100的之间设置有腔隙,滑环气道220与柔性膜套230与针杆100之间设的腔隙连通。工作原理:进针时,移动滑环200朝向针柄110移动,使得柔性膜套230紧绷在针杆100的外壁,使得柔性膜套230跟随针杆100一同通过针道滑行进行机体内,由柔性膜套230与针道壁软组织接触,完成穿刺相关操作后,准备退针时,移动滑环200远离针柄110,通过充气嘴210进行充气或充液,使充气腔扩张并维持一定气压或液压,在气压或液压的作用下使柔性膜套230与针杆100分离撑开并贴附于针道壁,退针时,柔性膜套230因气压或液压的持续作用而扩张紧贴于机体针道壁软组织上,然后拖拽针杆100自扩张的充气腔及滑环200中央滑行退出,从而避免针尖、针杆100与针道壁软组织的接触。同时在针杆100退出时,针尖会牵动柔性膜套230采取内陷翻转的方式自充气液腔和滑环200中央退出。由于柔性膜套230不是从针道内滑行退出,因此当柔性膜套230被污染时亦可避免柔性膜套230在针道内滑行而可能造成的针道种植转移。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了一些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专利技术所披露的各个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如:可用充液的方式代替充气,或者内置硬性支撑物代替充气使柔性膜套与针杆分离,或选择无弹性的柔性膜。本专利技术可相应改动用于各种穿刺针,可结合不同的针芯、针柄结构,实现不同目的的穿刺操作。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的描述仅仅是处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且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避免针道种植转移的穿刺针,包括针杆(100)和针柄(110),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100)的外壁套接有滑环(200),所述滑环(200)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充气嘴(210),所述滑环(200)的内部设置有滑环气道(220),所述滑环(200)的顶壁粘接有柔性膜套(230),所述柔性膜套(230)套接在针杆(100)的外壁,所述柔性膜套(230)的内壁顶端与针杆(100)顶端近针尖的外壁粘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避免针道种植转移的穿刺针,包括针杆(100)和针柄(110),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100)的外壁套接有滑环(200),所述滑环(200)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充气嘴(210),所述滑环(200)的内部设置有滑环气道(220),所述滑环(200)的顶壁粘接有柔性膜套(230),所述柔性膜套(230)套接在针杆(100)的外壁,所述柔性膜套(230)的内壁顶端与针杆(100)顶端近针尖的外壁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避免针道种植转移的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100)在穿刺时,所述针杆(100)外壁的柔性膜套(230)与针道针道壁软组织接触,所述针杆(100)始终不与针道壁软组织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避免针道种植转移的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膜套(230)的内径值大于针杆(100)的外径值,所述柔性膜套(230)与针杆(100)的之间设置有腔隙,所述滑环气道(220)与柔性膜套(230)与针杆(100)之间设的腔隙连通。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李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