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鞘管及引导鞘管的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021703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引导鞘管,包括第一鞘管,呈中空管状,且为柔性材料;第二鞘管,呈中空管状,与所述第一鞘管连接,且为刚性材料;锁定结构,部分或全部设置于所述第二鞘管的外侧,用于锁定所述第二鞘管在人体支气管内的位置。所述引导鞘管中,第一鞘管为柔性材料,能够使所述引导鞘管容易到达目标组织位置,第二鞘管为刚性材料,能够起到支撑作用,从而避免组织样本脱落,提高了组织样本的取样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引导鞘管的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引导鞘管及引导鞘管的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引导鞘管及引导鞘管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针对肿块(例如支气管癌)或者在周围肺组织中的发炎的间质性肺病,需要从周围肺组织取得组织样本,通过组织样本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诊断。但现有的取样设备中,探头和鞘管均为软性材料,软性材料能够很容易的控制探针到达治疗或取样组织处。公开号为CN103284775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颅内血栓取出装置,包括取栓系统、输送及解脱系统、手柄系统和引导鞘管,所述引导鞘管由聚合材料聚四氟乙烯制成。由此可以看出,所述引导鞘管整体由一种材料制成,若通过该种类的引导鞘管进行活检取样,由于鞘管是软的,组织样本容易在拉出的过程中很容易脱落,导致取样的效率不高,甚至失败。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引导鞘管及引导鞘管的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导鞘管及引导鞘管的使用方法,提高组织样本的取样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所述引导鞘管,包括:第一鞘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导鞘管,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鞘管,呈中空管状,且为柔性材料;/n第二鞘管,呈中空管状,与所述第一鞘管连接,且为刚性材料;/n锁定结构,部分或全部设置于所述第二鞘管的外侧,用于锁定所述第二鞘管在人体支气管内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导鞘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鞘管,呈中空管状,且为柔性材料;
第二鞘管,呈中空管状,与所述第一鞘管连接,且为刚性材料;
锁定结构,部分或全部设置于所述第二鞘管的外侧,用于锁定所述第二鞘管在人体支气管内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鞘管和所述第二鞘管相互粘合或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鞘管包括:
金属管,呈中空管状;
接合部,呈中空管状,外壁与所述金属管的内壁贴合,并与所述第一鞘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鞘管为硬质高分子材料,且所述第二鞘管远离所述第一鞘管一端的外侧设有显影环,且距离所述第二鞘管远离所述第一鞘管的一端端口处的距离为2-5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导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鞘管的长度为5-10m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导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位于所述金属管内的长度为2-7m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导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鞘管的一端呈破口结构,且所述破口结构撑开后形成喇叭口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引导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口结构包括破口,所述破口的数量为2-16条。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引导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加源陈军祥谢芳芳袁海宾张琴潘玉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胸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